他,曾参加中日韩300公里徒步马拉松;曾环台湾岛骑行1074公里;曾带队科考西藏羌塘、尼泊尔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并在2018年5月,率领北京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她,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攻读天体物理,从小就喜欢看机器人漫画的她,对科学有着无比浓烈的兴趣,但同时她也热烈爱着哲学和中文,经过多年的磨砺,她成功地把这几个看似跨度极大的领域融会起来,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北京折叠》,斩获了世界级的大奖——雨果奖……
他们既是领域内的佼佼者,也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现在,他们想把这份宝贵的人生智慧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作为家长,常常苦恼于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公司纷纷推出了直播课的形式,大人们以为这样就解决了孩子学习的需求,但其实,这种形式却十分不利于孩子学习,没有了集体氛围,家变成了学校,甚至还要面对一系列严苛的打卡制度,他们必然无法适应。那么作为成年人,在此期间,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答案是:最好的教育,莫过于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也并不复杂,主要包括两点:
陪伴时的专心,与陪伴时所做事情的质量。
优秀的家长,采用的是“慢教养”法则,从自己的领域特长出发,从日常细节开始培养孩子的能力,给孩子打下良好的根基。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用日常科学小实验培养出潜在的“清华苗”;
北大心理学系副教授张昕,用互动游戏培养高情商的省心娃;
哲学系博导姜宇辉,用再简单不过的日常对话,让孩子轻松收获思考……
孩子从父母的引导与陪伴中收获的快乐,对自身的成长有着魔法般的作用。这些优秀家长的孩子们不一定有多么高调,却一直在父母的倾心教育下迅速成长,这样的孩子,终能在某一个领域内,做出不凡的成就。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这些优秀的家长,来向大家分享自己特别的教育方法。
经过不断的讨论,我们敲定了对孩子来说十分核心的十大能力
:
逻辑力、自控力、管理力、观察力、创造力、运动力、阅读力、思辨力、游戏力、生活力等
。这些优秀的家长分别是对应专业领域内的资深专家,每个人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一个领域,齐心协力,陪你一起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
10位事业有成的著名家长,在各自领域都是数一数二的“牛人”。但同时,他们也是非常注重下一代教育的精英,花了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他们的教育经验,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
十位家长分别把自己的经验投入到实践当中,经过跟孩子们不断的磨合、调整之后,找出了最好的方法。
如何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孩子、如何让孩子放下ipad涉足户外、如何通过陪伴,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这些脱离了泛泛之谈的实战经验,一听就能学会。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早在1959年,美国动物心理学家哈洛夫妇就通过对恒河猴的研究发现,母亲的身体接触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至关重要。此后,许多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因此,积极地了解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
但其实,要想给到孩子安全感,家长自己首先要有充足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来自于对亲子教育的充分自信和掌控力。
这门课从十大方面入手,把优秀家长的教育逻辑彻底剥出来,展示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