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是经济日报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以经济报道、资讯传播和经济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最权威的综合经济类网络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网

特朗普击碎外国人的"美国梦",印度人慌了,中国却成为大赢家

中国经济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2 16: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中国和印度长久以来为美国的高技术领域输送着大量人才。华裔和印度人也掌控着从华尔街到硅谷的众多工作岗位。


然而,特朗普4月19日签署了新的行政命令,要求收紧发放给外国高技术人才的H-1B工作签证名额,并严查外国公司在美分支机构的H-1B签证申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时间,美国很多科技和金融企业感到无奈,而对华裔和印度裔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心情则完全不同,前者认为即便不在美国,回中国仍有很好的就业机会;而后者则完全慌了神——如果回到印度,他们又能去哪里工作?


H-1B签证,一场关于“美国梦”的“摇号”


对很多来美国读书的留学生来说,就读名校,毕业后留在华尔街和硅谷从事高薪工作,是他们的“美国梦”。而H-1B签证,就是横亘在留学生梦想道路上的一道障碍。


根据美国联邦移民局法规文件显示,H-1B签证是发放给外国高科技人才留美工作的签证。这项签证原则上只允许那些能够填补美国技术空白的高科技人才申请。


▲每年4月,H-1B签证都是留学圈热门话题 (图片来源:相约西雅图)


目前,H-1B普通签证每年有6.5万个名额,另有2万个名额只允许在美国大学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外国人申请。每年4月初,移民局将开放下一财年的H-1B签证申请,一般三四天之内报名人数就会超过发放名额。按往年经验,摇号抽中H-1B签证的几率大约为三分之一。


印度IT业慌了,“外包公司”日子难过


特朗普在签署行政命令时表示,H-1B签证本应该留给“最贤能的专业人士”,而很多“外包公司”却钻了空子,使用H-1B签证雇佣廉价的外国劳工取代美国人的工作岗位。


在特朗普的要求下,H-1B签证要求的最低年薪门槛将被大幅提高,以限制廉价外国劳工的输入。这让很多将技术部门设在美国的印度IT公司慌了神。


记者注意到,很多印度IT巨头出于成本考虑,习惯将业务部门放在美国,然后从印度招募程序员赴美工作。这种外包模式使得印度公司带去美国的印度籍员工抢占了大量H-1B签证名额。据CNBC报道,2015年印度籍员工包揽了总计8.5万个H-1B签证名额中的70%。


而发放H-1B签证数量最多的十位雇主里,有7家都是印度公司,印度几大科技公司都榜上有名。


▲印度公司是H-1B签证的最大雇主


印度媒体《经济时报》报道,印度IT业协会已发布声明,宣称将积极与美国政府协调,以期降低对印度IT行业的冲击。印度IT业巨头的Infosys公司也宣布将雇佣更多美国本国人士,并且会投入资金在美国开展社区公益活动,以期争取公众支持。


中国前途无限,归国将成主流选择


与彷徨失措的印度IT人相比,留美的中国学生则面临抉择时却更加从容。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一份报告,在1978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留学生选择归国的比例只有大约三成左右;而在2017年,预计80%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回国。


根据美国媒体CNBC报道,随着薪资待遇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中国留学生回国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主动自愿的选择。


一位候姓人力资源经理就对CNBC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软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在高技术人才最集中的金融和互联网两个行业里,中国都能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侯经理甚至表示:


“如果你只想稳定地获得一份中上阶层水平的收入,那么去华尔街更容易实现。如果你有野心去拿更高的待遇,去中国大公司更能施展抱负。”


当然,美国愈发收紧的移民政策,也让那些有心留美的中国高材生们感到心寒。


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数学系硕士毕业生蓝宏礼(音)就对美国媒体发表过看法。他的平均绩点为3.9,学业表现优异,但因为在H-1B签证中运气不佳,无法进入理想的美国公司工作。蓝宏礼2014年硕士毕业后,在H-1B抽签中失利。但好在他学习的专业属于美国政府特别看重的数理科学学科(STEM),他也因此得到了3年后再次抽签的第二次机会。


如果在2017年的抽签中还是欠缺运气,蓝宏礼就必须离开美国。他认为H-1B抽签系统纯粹以运气筛选人群,缺乏对高科技人才应有的尊重。蓝宏礼表示,作为一名数量分析师,与其在美国不受尊重,不如去中国香港发挥自己的才能专长。


更多

▶公务员"联考"最热岗位1746:1 !录取后负责这项工作

▶@所有人!中国高铁首次跨省调价!这些招数可帮你省钱

▶别小瞧这些身边最常见的东西,它们才最养人的~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

责任编辑:宋雅宁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