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ioworld
2019年10月9日,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在锂离子电池的发明和应用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与美国科学家 John B. Goodenough、英国科学奖 M. Stanley Whittingham 一起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吉野彰成为日本第27位诺贝尔奖得主。2001年3月,日本政府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日本要在“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此项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发布后引发巨大争议,国外主流媒体以“日本政府口出狂言: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为标题,表达对日本这一诺奖计划的质疑。即便是在日本国内,该计划也引发轩然大波,日本国内舆论一边倒的认为“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不太可能。之所以日本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该计划不可能,原因是,自1901年第一届诺贝奖颁发到该计划提出的2001年3月份,这整整一百年时间里,日本历史上一共才获得9个诺贝尔奖。其中3个物理奖、2个文学奖、2个化学奖、1个生理学或医学奖、1个和平奖。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速度突飞猛进,这20年间,共有19人获得诺贝尔奖,而且都是含金量最高的科学类奖项。“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50年的时间只过去了不到20年,就已经拿到了19个诺贝尔奖,平均一年一个诺贝尔奖。照此速度,50年30个诺奖几乎没有悬念。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拿到诺贝尔奖的人数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
诺贝尔奖是世界公认的最高奖项,尤其是诺贝尔科学领域奖项,代表了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成果,颁发给给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人数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截至2019年10月10日,美国共获得381人次诺贝尔奖,英国132人次,德国108人次,法国69人次,瑞典31人次,日本27人次。
我国目前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差距还很大。
不过,诺贝尔奖有滞后性,比如今年颁发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奖、化学奖,都是几十年前所做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研,得到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原创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可期,相信我们国家的科研水平会越来越好。BioWorld接下来介绍其中几位代表性诺奖得主:田中耕一、下村脩、本庶佑、吉野彰。1959年8月,田中耕一出生于日本富山市,出生后不久,田中耕一的父母相继病故,田中耕一自小被叔叔抚养长大。1983年4月,田中耕一从日本东北大学电子工学专业毕业,面试家电企业失败后,经论文导师介绍,就职于日本京都的一家专门制造仪器设备的企业岛津制作所下设的中央研究所。在当时,制药公司正在为无法测量药物的分子量而发愁,岛津制作所指示田中耕一及其所在的研究小组制作可以测量生物高分子的装置,其原理是使高分子离子化,在其基础上进行质量分析。1985年的2月的一次实验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田中耕一偶然犯了一个错误。在对测量的样品进行处理时,他不小心把甘油酯当作丙酮醇与测定材料金属超细粉末混在了一起。考虑到实验材料很昂贵,扔了太浪费,田中耕一决定把这个失败之作也放进分析装置测量了一下。为了让误入的甘油酯快一点气化消失,他使用激光频繁地对样品进行照射。几分钟后,奇迹发生了,谱峰显示,在不破坏分子量为1300的分子的情况下,分子的离子化实现了。田中耕一等人沿着甘油酯作为缓冲剂这一方向继续研究,最终研制出激光质谱仪,可以在不破坏分子量为35000的蛋白质的情况下,使其离子化,甚至可以测出分子量超过10万的分子。2002年,田中耕一因发明了在不破坏高分子的基础上实现离子化的“软激光解吸附离子化法”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消息传来时,整个日本措手不及,从学术界到新闻媒体,都不知道田中耕一是何许人也,因为田中耕一只有本科学历,也只是岛津制作所的一个普通职员。突然获得巨大荣誉的田中耕一并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而是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应酬,潜心做研究。2018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High performance plasma amyloid-β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检测血液中的β-淀粉样蛋白,可提前发现阿兹海默症征兆。田中耕一正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下村脩(1928年8月27日-2018年10月19日),下村脩出生在日本古都京都,从长崎医科大学毕业后遇到了科学家平田义正,开始研究海洋荧光动物海萤。1956年,下村脩从海萤体内提取出一种蛋白质,发光亮度比海萤本身强3.7万倍。因为这项发现,下村脩不仅被名古屋大学破例授予博士学位,晋升助理教授,还引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者弗兰克・约翰逊的强烈兴趣,1960年,在约翰逊的邀请下,下村脩前往美国。1962年,下村脩从十万只小水母中纯化出5毫克发光蛋白。同时被分离出来的还有另一种“绿蛋白”,在紫外光的照耀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下村脩和约翰逊发表论文,宣告发现绿蛋白,这个绿蛋白就是后来的“绿色荧光蛋白”。1979年,下村脩阐明了绿色荧光蛋白发光部分的化学构造。1992年,格拉斯·普拉舍成功地从多管水母的DNA中分离出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复制与测序,为绿色荧光蛋白在异源生物体中的表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普拉舍未能获得后续的研究经费支持,遗憾地离开了科研领域,但他在离开科研领域前将质粒赠予了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1993年,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1952-2016)开始采用随机诱变的方式来改组GFP基因,进而筛选出激发峰和荧光强度等都得到优化的GFP衍生物。钱永健团队先后改造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以及青色、黄色、红色等荧光蛋白。1994年,Science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马丁·查尔菲的论文,成功的在线虫体内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这篇不足两页的论文标志着科学家们打开了用绿色荧光蛋白对活细胞进行示踪研究的大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脩 (Osamu Shimomura,1928-2018) 、马丁·查尔菲 (Martin Chalfie,1947-) 和钱永健 (Roger Yonchien Tsien,1952-2016) 三人,以表彰他们对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表达和开发做出的杰出贡献。诺奖委员会在获奖原因中说到:“绿色荧光蛋白是当代科学和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从显微水平上照亮了生命。”本庶佑(Tasuku Honjo),1942年1月27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1966年在京都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并于1975年获得了医学化学博士学位(PhD)。1992年,本庶佑教授研究组在 The EMBO Journal 杂志发表论文首次报道并克隆了PD-1基因,但当时PD-1的发现并没有引起重视。1996年,James Allison课题组在 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文,首次在小鼠实验中证明使用CTLA-4抗体可以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1999年,陈列平在 Nature Medcine 杂志发表论文报道了B7家族的第三个成员B7-H1(也就是PD-L1),这项研究中找到了一个对免疫反应发挥负调节作用的蛋白。2000年,本庶佑与哈佛医学院的 Gordon Freeman 合作在 JEM 杂志发表论文,证实了PD-L1能够与PD-1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负控淋巴细胞的激活。2003年,陈列平在 Cancer Research 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发现在小鼠中使用PD-L1封闭抗体联合T细胞回输技术治愈了约60%的患有头颈癌的小鼠,这项研究第一次成功的在活体内有效的证明了PD-L1的封闭可以作为T细胞免疫治疗的一种新方案。2014年起,已有多个基于PD-1/PD-L1免疫疗法的药物上市,PD-1/PD-L1免疫疗法是当前备受全世界瞩目、正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引领癌症治疗的变革,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的新一类抗癌免疫疗法,旨在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抗击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实质性改善患者总生存期。201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主任 James P. Allison 教授和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人类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做出的贡献。吉野彰(Akira Yoshino),1948年1月30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970年在京都大学工学部石油化学科毕业,1972年获京都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72年进入旭化成集团,2005年至今担任旭化成(株)吉野研究室室长。1985年,利用钴酸锂和聚乙炔,吉野彰博士制造出了第一块可充电的现代锂电池。1991年,索尼公司与旭化成株式会社共同推出了第一块商业化锂电池。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人类进入了可充电时代。锂电池重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锂电池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可以充电的世界,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奠定了人类无线、无化石燃料社会的基础。2019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 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对开发和发展锂电池做出的卓越贡献。---完---
来源:Bioworld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们的微博:高分子科学前沿,欢迎和我们互动。
添加主编为好友(微信号:polymer-xiang,请备注:名字-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邀请您加入学术圈、企业界、硕博联盟、北美、欧洲、塑料、橡塑弹性体、纤维、涂层黏合剂、油墨、凝胶、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表征技术、车用高分子、发泡、聚酰亚胺等一系列技术交流群。同时可以在菜单中回复“交流群”,获取群目录。
添加 小编 微信(务必备注:名字-单位-职称-研究方向)
邀请您入讨论群
(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
我们的QQ交流群:451749996(务必备注:名字-单位-研究方向)
投稿 荐稿 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