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厂日爆  ·  刚刚,B站财报来了 ·  11 小时前  
大厂日爆  ·  刚刚,B站财报来了 ·  11 小时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TEXT函数用处多,多干工作多背锅 ·  2 天前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接入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杨烁教子上热搜:废掉一个孩子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不断贬低他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12-28 19:35

正文

因为最近传的沸沸扬扬杨烁的教育方式,鹿妈特意跑去看了几期节目。

嗯,这是在养娃么? 感觉是在驯兽啊……心疼孩子!

——鹿妈

文 | 文娟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综艺节目《一起出发吧》(原爸爸去哪儿6)中杨烁的教育方式登上了热搜。

很多人直呼想冲进屏幕打杨烁,这个爸爸当的实在太令人气愤!

刚到目的地,因为儿子杨雨辰下车没和他走一边,杨烁立马大吼: “我从哪边走的? 走回去!

步行去房间的路上,杨烁对孩子的走路姿势不满意,继续教训: “会不会走? 脚尖冲前!

杨烁的每次要求,杨雨辰都乖乖照做,可是他依然不满意。

当发现孩子选择的 5 号房子距离最远,杨烁又开启了冷嘲热讽模式:

“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 你看这个1号是不是我要选的? 你要选5号! 你看你下次还选择5号吗?

杨雨辰小心翼翼地回答下次选择1号,杨烁却说: “那下次1号就是最远的。

担心会有高原反应,节目组的人好心提示杨烁,孩子累了可以抱抱他。

但杨烁却说: “我不管,他自己选的,自己承担。

弹幕里纷纷表示对杨雨辰的心疼,以及对杨烁的吐槽。

有网友说: 当爸爸的,全方位在摧毁孩子的自尊心,潜移默化,孩子自卑心就上来了。

想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对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都没有方向了,只会在恐慌中成长。

深以为然,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01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约克郡公爵艾伯特因患有口吃而特别自卑胆小。

成长于王室,生来高贵的他之所以口吃,是因为他的父亲过于严厉的管教,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也让他失去了自信,恶性循环下口吃更加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正常交谈的程度。

将艾伯特口吃治好的的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用潜移默化循序善诱的方式,让他渐渐忘记了儿时的不快乐,恢复了自信心。

儿童心理学家杜布森曾说: 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信都和他与父亲的关心直接相关。

如果爸爸太严厉,对孩子要求严格,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孩子跟爸爸在一起永远都会是紧张的状态,逐渐会让孩子缺失安全感,变得胆小、内向。

孩子得不到父亲的肯定和鼓励,他的内心就不会认可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没有了价值感,孩子就不再自信。

知乎上有个问题: 有一个严厉、苛刻的父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一位网友的回答让人心疼。
爸爸从小以来就很严厉,小的时候我甚至不敢面对他说一个不字。

如果我不听他的话就会挨打,即使我没有错,即使他误会了我,也从来不会道歉。

爸爸各方面要求严格,明明一直以来我的成绩还可以,为人也不错,但却总被批评。

因为他,我从小就把自己放得很低,导致现在不爱表现,自信不足。

因为他,我始终没办法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不想结婚生孩子,觉得人生很势力很孤独。

即使我表现的很开朗,但我知道,在内心深处,我没有表现的这么开心。
这样管教严厉、喜怒无常的父亲,也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无所适从、依赖他人指令、失去自我的人。

02

《我家那闺女》中,袁姗姗的爸爸经常在节目中贬低她、揭短。

看到袁姗姗把家里收拾干净,张口就是一句: “看来打扫卫生了,平时家里都烂七八糟的。

看到女儿做饭,他却爆料说: “她不行,拿刀就怕。 拿菜刀都拿不好。 根本不会煮饭,煮饺子都得求助她妈妈。

连袁姗姗本人都忍不住回复爸爸: “离你有个女婿又远了一步!

郑渊洁曾说: 毁掉一个孩子最佳的做法就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他贬到卑微的地位上。

当父母经常打击和贬低孩子时,很容易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个新闻。

湖南12岁的女生留下一张纸条后独自坐上火车离家出走,她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妈妈经常指责自己“成绩太差,不争气”。

其实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并不算差,但妈妈的贬低式教育让孩子异常受挫。

我的同学菲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当她考了第三名高兴地回家汇报时,爸爸却贬低他: “高兴什么? 你前面还有两名呢! 等你拿了第一再高兴也不迟!

她想学画画,爸爸想也不想就说: “我们都不会画,你又没这基因,哪能学会?

即便她成年了要报驾校,爸爸都说要提前帮她找个脾气好的教练,否则“你这么笨,肯定被教练骂哭!

以至于从小到大,她都特别敏感,小心翼翼不敢多说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和长辈相处,任何人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了? 得罪对方了?

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父母喜欢贬低孩子,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这种贬低式教育,让孩子一直处于一个被否定的环境,自然而然也会对自我的评价过低,不敢将内心的情绪释放。

逐渐变得胆小懦弱,敏感自卑。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浑然不知,却已然成为孩子一生痛苦的回忆。

03

热播剧《庆余年》中的范思辙对钱财兴趣浓厚,所以他脑子里想的都是商贾之术、敛财之法。

但是父亲范建对儿子非常冷漠,认为他“文也不行,武也不行,成天游手好闲,简直是一无是处。

当遇到什么事情,范建第一反应就是范思辙的错。

这也导致范思辙一见到父亲就紧张,担心自己又要挨罚。

后来范闲对父亲说,范思辙之所以对钱情有多种,是因为父亲是户部侍郎,掌管天下钱财。 是他最崇拜的人。

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下意识里,希望能够帮助父亲,能得到父亲的肯定。

当范建终于答应要允范思辙一个要求后,范思辙开心地说要推牌九。

虽然嘴不离钱,但他最希望的还是和家人一起玩,足以显示范思辙内心对父亲的渴望。

范思辙赢光了父亲所有的钱后,父亲终于看到了他的天赋,露出了久违的笑。

这一笑,让范思辙久久沉浸在喜悦中,“这次我爹怎么没训我。

父母只要一句赞美,一句夸奖,一句鼓励,都可以让孩子开心半天,感受到父母的爱意,可是很多时候,父母总是以自己心中的目标和期许来衡量孩子,看不见这个最简单的诉求。

高晓松曾在节目中提到自己的父亲。

他一个人长大,父母在国外生活,从小没有问过父亲任何一个问题。

成年后忍不住和父亲说: “你要不要跟我谈心呢? 你想不想听听我是怎么成长的?

结果却被拒绝了。

这导致他在长达20多年的一段人生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讨厌别人干预自己、爱较劲等。

直到40岁之后,他才慢慢摆脱了原来的东西,真正走了出来。

李雪说, 看见,是真正的爱。

成长道路上,孩子最需要最渴望的是被父母看见,那些不被父母看见的孩子,最委屈。

父母只有看见孩子的诉求,重视孩子的情绪,才能抵达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纳。

04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父母的一句鼓励和夸赞,就能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经常被父母肯定的孩子,更容易活出自己的精彩。

1.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爱迪生上小学时,学校买来了新教具,好奇心十足的爱迪生拆了却还原不了。

老师气得喊来了他母亲,说: “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掉这个毛病。

母亲却说: “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让他改掉这一点,不就和别人一样了吗?

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正是因为他有一位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母亲。

她看到拆东西的背后是孩子的好奇心,是动手能力。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父母要做的是去发现它,并正确地引导。

孩子就能抬起头走路,自信满满。

2. 从现在开始肯定孩子。

范晓萱在《奇遇人生》中透露,妈妈特意打电话给她道歉。

“我把你的那些视频又看一遍,妈妈想跟你说,你真的很棒,那个时候妈妈没有支持你,妈妈跟你说声对不起。

一番话让范晓萱泪目,她说: “妈妈给我的肯定永远不会太晚,谢谢你告诉我你对我的肯定,对我来讲很重要。

虽然迟到了很多年,但妈妈终是认可了她。

孩子童年的幸福并不是来自于有求必应的物质条件,而是父母对自己的接纳。

父母的肯定和认同能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的人格,让孩子乐观自信,从而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快乐成长。

肯定就从现在开始吧,为时不晚。

你的认可和鼓励,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