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象君了解,
“
玻璃大王”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蓝思科技
”)发布公告称,
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经充分研究论证,
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告显示,蓝思科技董事会同意聘请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以下简称德勤)为此次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审计机构,并在蓝思科技完成发行上市后继续聘请德勤为审计师。
蓝思科技表示,本次寻求港股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
象,增强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此次发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丰富产品组合、拓宽应用领域、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蓝思科技的实控人为周群飞,一致行动人为郑俊龙。胡润百富榜显示,截至2024年8月30日,周群飞、郑俊龙两人的财富达635亿元,排名第56位。
据官网资料,蓝思科技1993年成立于深圳,2006年总部落户湖南长沙,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蓝思科技
在湖南、广东、江苏和越南等地区和国家拥有9大研发生产基地,自建办公、厂房建筑面积近900万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超13万个,总资产近800亿元。
蓝思科技是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重要一员,也是苹果在中国的龙头供应商,
业务聚焦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领域,客户包括众多海外巨头,如三星、谷歌、Meta、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等。
资料显示,蓝思科技的国外销售收入占比一直颇高。2022年、2023年,来自国外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82.66亿元、368.07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94%、67.55%。
此外,苹果是蓝思科技最大的客户,数据显示,蓝思科技2022年来自苹果的销售额达331.36亿元,营收占比达70.96%;2023年来自苹果的销售额达315.12亿元,营收占比达57.83%。
2024年前三季度,蓝思科技营收达到462亿元,同比增长3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增长43.74%,市值稳定在1000亿以上,
截至4月11日收盘
,蓝思科技总市值为1005亿元,
蓝思科技在A股上市第十周年之际筹划A+H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近年来,蓝思科技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蓝思科技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与制造优势,迅速切入市场。它为众多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关键零部件,像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以及动力电池结构件等,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蓝思科技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大尺寸汽车玻璃,如大型双联屏、三联屏,以及侧窗、挡风、天幕玻璃等新产品,力求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美观化的发展需求。
智能穿戴领域同样有蓝思科技活跃的身影,作为行业内较早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它在该领域已布局超过8年。2025年2月,蓝思科技与AI交互领军企业杭州灵伴科技(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线实现全链条覆盖,助力Rokid突破产能瓶颈,加速产品规模化交付,为全球AI眼镜出货量爆发式增长提供核心支撑。蓝思科技在光波导和光学引擎领域的深耕,也为其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人形机器人这一极具潜力的赛道,蓝思科技自2016年便开始涉足。早期自主研发并量产多种工业机器人,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储备。如今,公司组建专项团队,成功攻克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及头部面罩与总成等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形成了从精密零部件到整机组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25年1月,蓝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公司合作成功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深度参与核心部件的开发组装与测试控制,彰显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蓝思科技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是其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实现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未来,随着这些业务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公司有望在新的领域中取得更大的突破与成就,持续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力 。
蓝思科技赴港上市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布局上,蓝思科技可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与资源,加速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包括东南亚、北美在内的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全球供应链,满足客户产品和供应链多元化需求 ,推进国际化战略。品牌影响力上,有助于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尤其是国际长期资本的配置,优化股东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
业务拓展方面,所募资金能助力公司丰富产品组合,在AI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提升全球研发和制造能力,抢占新兴技术赛道发展先机。
然而,赴港上市也伴随着挑战。监管合规上,港股对信息披露要求严格,在环保、财务等方面,企业需加强合规管理与投入,港交所还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并计划实施更严格的气候信息强制披露规定,蓝思科技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与合规体系。
市场环境层面,港股估值相对A股较低,流动性也较弱,中小型企业甚至可能面临“僵尸股”风险,蓝思科技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来吸引投资者。此外,蓝思科技此次赴港上市的必要性也受到部分投资者质疑,如何回应市场疑虑、稳定投资者信心也是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VC/PE/MA金
融圈》:
做靠谱的金融人群体。
汇
聚风投、创投、私募、投行、并购、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等朋友。感谢高盛、摩根、红杉、IDG
、
复星等数千家机构朋友的鼎力支持。
21世纪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订阅我们,占领投资信息高地。
【
商务合作
】专用通道:请点击菜单栏或回复1查看。
回复 2 查看如何加入社群(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