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看到你终于抛弃了我,我就放心了”|未被解决的关系议题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18-02-03 14:25

正文


简单心理Uni,一个 有态度 的心理咨询学习社群。


文 |  刘改  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编辑 | 山兔


关系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关注职业发展、情感婚姻,还是自我成长,都离不开“关系”二字。并且很多时候,我们最终发现, “关系”正是问题的核心。


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与咨询师恰好的关系,是咨询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抱持的环境,让来访者去探索、发展,以及成长。 对于成人的未被解决的关系模式,Bowlby创立的依恋理论将其大致分成 冷漠型 的(dismissing)、 迷恋型 的(preoccupied)和 未解决型 的(unresolved),这里我着重谈谈 “未解决型”成人关系模式 。


那些“未解决”的关系困扰


“未解决型”成人的关系模式,如同字面意思一样,充满了未解决的议题。


他们很渴望关系,但是人际关系模式刻板、僵化、非黑即白 ,很努力地对他人好,一旦对方不接受,他们陷入痛苦中,就会更加变本加厉,有时也会因为过于痛苦而主动在关系中退缩;


他们很难相信关系的稳定、安全,以至于建立关系后,内心会不断质疑这段关系,在经历关系的“密月期”后,就开始 制作各种“试探的小伎俩”,直到对方远离自己 ,他在内心再次肯定了他人会“抛弃”自己



他们记忆中似乎都有着若干不解的创伤和丧失体验,这种记忆似乎又那么模糊与不真实,无法用言语表达,时间、空间也都不是那么明确;


他们 需要把内心无法忍受的感觉分裂出去 ,譬如被虐待的经历,无法接受的幼稚的、需要被照顾的自我等等,常常会把这些需要投射给关系中的他人,告诉自己“他需要被照顾”、“他很哭闹”,让自己很反感……


以上的描述或许让你感受到矛盾、混乱,然而这正是那些“未解决型”成人的内心世界,并且不仅是一时或持续的情绪湮没体验,更深深地影响到了他们的人格。


混乱的童年

多数情况下, “未解决型”关系缘于童年混乱的依恋关系 ,通常他们也有着“未解决型”的父母,他们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反复体验着恐惧、无助、耻辱、羞愧,以及被抛弃感 ,并且这些体验从未被修复,甚至在成长过程中继续经历着创伤体验,以及关系中经常性和灾难性的破裂。


在依恋理论中,混乱的依恋关系类型也被观察实验证实。

Main在 陌生情境实验 中发现,婴儿对母亲的行为,偶尔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奇怪和明显地前后矛盾,甚至是 解离 的。到了6岁时,儿童在看到分离照片时,往往沉默不语、过于焦躁不安以至于无法做出反应,或者想象出灾难性的结果,表现出言语或行为的紊乱;


但是在与母亲重聚时,却使用了一种有别于婴儿时期的全新的行为策略,在婴儿时显示出的崩溃、恐惧,如今却发展成为了“控制”父母,而颠倒了自己与父母的角色,以此来获得自体的稳定感与统整感。他们会反过来照顾父母,或者表现出直接的攻击性和惩罚性,命令父母说:“闭嘴!坐下!把东西放好!”



所以,如果没有经过修复和整合,直到成年,他们仍然需要在关系中投射对方是需要自己照顾的,或者在关系中表现出控制、命令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他们的父母通常是焦虑的,与言行不一致的,在情绪失控时甚至会虐待儿童。 父母对自己的创伤和丧失体验无法整合和理解,因此也很难帮助儿童发展出这些能力。

在咨询中,“未解决型”来访者在对成长经历的回忆中,也充满了对父母行为的不解,例如不知为什么父母突然地暴怒或离开,而他们只能“懵”在那里,不知所措…… 然而 这是他们唯一的赖以生存的依恋对象,既不能靠近,也不能逃开。


比这种创伤体验更危险的,是父母在情绪失控后,表现出的恐惧、退缩和否认行为,始终没有让儿童整合和修复创伤,只能被解离,遗留下了一团团地困惑…


从关系中来,到关系中去


咨询室中的“未解决型”来访者,在咨询初期通常都显示了对咨询极大的“配合度”,很遵守咨询设置,甚至有一些来访者会表达出对咨询师的讨好。但是也不难发现来访者 在咨询中有些焦虑的状态:频繁看时间,滔滔不绝地诉说,游离的目光等


慢慢地,在咨询中,来访者很快会出现一些“行动化”: 在咨询中迟到、更改咨询时间等等,或是对咨询/咨询师表达不满 :自己的情况仍没有改善、咨询师对自己的共情不够等等。


来访者通过这些行为,一是在“试探”咨访关系,二是希望通过对咨询的控制来获得更多的稳定感。


这时咨询师往往会在来访者的“ 负性移情 ”中感到了一些焦虑和不稳定感,也会有些无力感:自己如此真诚地对带来访者,为什么她还不信任自己。



当然,在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同调体验中,咨询师对自己感受的觉察, 对来访者的耐心与抱持,使来访者逐步建立起安全感,并使治疗同盟稳定下来


但随着咨询的进行,咨询师会发现这种张力状况会定期在咨询中出现,咨访关系一直在摆荡,一次又一次地在冲击着治疗同盟,似乎有些进展的咨询工作又回到了原点……


不错,在心理咨询的任何一个理论流派与治疗技术中,咨访关系的建立都是一个先决条件,来访者可以在一个安全的关系中,进行自我整合与成长。


对于未解决型来访者,需解决的就是关系建立问题,建立关系是起点,也是终点 。换句话说,对于未解决型来访者,治疗关系本身就是治疗。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咨询师,在共情中体会到被关注、被理解,然而却不断在内心中否认这段安全关系地存在,质疑并退缩……咨询正是一个关系建立—冲突和修复创伤的相互交织的过程。



来访者的关系模式是僵化、刻板的, 咨询师很容易在咨询中体验到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愤怒、害怕、混乱 ,这些都是理解、共情来访者的资源,因为这是来访者在用非言语、投射的方式与咨询师进行沟通,进而可以与来访者一同觉察并修复创伤体验。


很欣喜的,我的“未解决型”来访者在能够跟我的咨访关系稳定后,他的现实关系确实在发生着微小的、进展性的变化…… 可能他仍会在关系中体验到纠结和痛苦,但是不再以关系的断裂和被抛弃感为代价 ,并且在关系中体会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愈趋真实与稳定,也逐步获得了更加适应性的自我统整感与掌控感。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你是心理咨询师,怎么可以发脾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芭莎娱乐  ·  美和气质,我们都想要
8 年前
哈哈搞笑视频  ·  这视频太现实!敢看吗?
7 年前
青年电影手册  ·  长假福利:免费观赏黄立行的裸臀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