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司法
打造安徽人指尖上的法律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Nature社论】量子力学一百年:一场未完 ... ·  2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为什么王兴兴说顶尖学校不过如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徽司法

一周速览|上周工作动态集中看!

安徽司法  · 公众号  ·  · 2025-01-22 12:29

正文


亳州市


亳州市司法局坚持依法能动复议,将调解工作贯穿到行政复议办理全过程,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工作模式,切实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亳州市司法局“全链条”发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蚌埠市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蚌埠市司法局 组织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宣传活动。


淮南市


淮南市寿县司法局“三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助力护航。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淮南市寿县司法局“三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助力护航


六安市


六安市司法局举行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会前集中学习研讨。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市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会前集中学习研讨


宣城市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宣城市司法局召开“公证+仲裁”工作座谈会。


安庆市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安庆市司法局在普法宣传上同向发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媒体聚焦








阜阳市


安徽法治报

全文如下:↓↓↓

阜阳司法:多举措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


2024年,阜阳市司法局以提升合法性审查工作质效为主线,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阜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审查过程中,坚持分类提出审查意见,对目的、实效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探索性改革举措,充分考虑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积极助力改革措施的推进。对于政府合同事项,遵循合法、审慎、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注重预防和避免签订及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在参与处理重大敏感案件、信访事项、投资项目和涉诉工程案件等疑难复杂涉法事务时,审查人员认真厘清事件背后隐藏的法律问题,从法治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通过审查一件事,提炼出审查一类事的经验做法。

积极组织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应用安徽省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智能辅助系统。同步做好历史审查办件系统录入工作,建立起完整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在系统应用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系统开发公司对接联系,提出改进建议,最大程度发挥系统在辅助审查、提高审查实效方面的作用。通过智能化辅助系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审查时间,提高了审查质量,审查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阜阳市司法局加强与市财政、数据资源部门的协调,共同做好公共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前置协同审查工作,共促营商环境优化。还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动,强化公平竞争审查规定落实。在审查涉及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时,司法局与市场监管局共同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政策措施不会对市场竞争造成不公平的影响。此外,阜阳市司法局还加强与承办部门的沟通,针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主动召集相关单位会商座谈,指出存在的问题,共商整改对策,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阜阳市司法局与阜阳师范大学共建阜阳法治政府(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就市委市政府关心关注的集体土地征收、法治政府建设与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事项开展联合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理论支持。针对行政执法监督、提升仲裁公信力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阜阳市司法局委托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咨询委员会开展研究。充分发挥法律专家的专业优势,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滁州市


安徽日报

全文如下:↓↓↓

滁州市“四个加法”助推行政复议提质增效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一年来,滁州市新收复议案件1121件,同比增长38.2%,是同期一审新收行政诉讼案件数的2倍,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滁州市聚焦申请受理、调查审理、纠纷化解、执法监督等环节,积极探索行政复议“四个加法”工作模式,形成科学畅通、规范有序、公正高效的行政复议新体系,助推行政复议提质增效。

“线上+线下”申请,打造复议受理新平台。复议申请人可通过当面递交、网上和邮寄等方式申请行政复议。依法及时受理符合条件的复议申请,始终秉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线上申请跑好“最先一公里”,当事人除了可以邮寄材料申请行政复议外,还能通过查找政府门户网站所公示的复议机关办公地址、电话、受案范围和文书模板等事项,方便咨询申请;线下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政务中心设置行政复议咨询受理办公室,现场受理当事人咨询和复议申请;在县(市、区)设立行政复议便民窗口,负责行政复议事项咨询、申请材料接收及转送,实现群众行政复议“家门口办理”。

“书面+实地”审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坚持书面审理和实地调查并重的审理模式,强调审查的全面性和深入性,综合运用办案检索、类案审理、公开听证、实地调查、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等方式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能力,还有助于从源头上把控案件质量。滁州市本级2024年度实地勘察复议案件26次,邀请市政府法律顾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30余次,采取听证方式审理案件13件。实地审查能够深入到实际场景中去获取书面难以呈现的直接信息,有效地补充书面审查可能存在的不足与漏洞,进而极大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复议+调解”联动,促进争议实质性化解。在承办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滁州市实行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全流程覆盖机制,坚持应调尽调,努力把行政争议解决在初始、化解在内部,彰显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2024年各级行政复议机构通过案前+案中化解行政争议351件,占比33.2%,近1/3的案件以终止方式结案。如通过与公安部门建立案前化解纠纷联合工作机制,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小额标的行政处罚案件,征得申请人同意后,转交公安、交警部门对案件进行回溯核查、沟通化解,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2024年成功调解多起有关工伤复议案件,维护了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既体现了复议机关为民利民的法治温度和情怀,也是落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体现。

“执法+监督”分析,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滁州市高度重视行政复议作为政府系统自我监督纠错的作用发挥,采取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错案讲评等方式,在层级监督中强化个案监督,及时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对纠错或败诉的行政违法案件,“深挖病灶”汇总分析其主体、类型、原因、比重等要素,以数据为支点进行横向比较、纵向分析,摸排案发量和错案量分布较多的执法领域和事项,通过法律风险提醒、以案促改活动、积极参与典型案例评选等方式,对行政执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全面监督,达到“纠错一案,指导一类,规范一片”,行政执法工作短板进一步补齐补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社会经济与法治的同步协调发展。(滁州司法)


马鞍山市


中安在线

全文如下:↓↓↓

行政复议渐成马鞍山市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

有效促成调解 作用日益凸显


记者日前从市司法局获悉,2024年全市共接收行政复议申请879件,是同期行政诉讼一审案件数量的1.6倍,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去年1月1日,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正式施行。一年来,围绕打造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目标和主线,全市行政复议机构积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利用网、端、微、屏等多渠道全面公开各复议服务点地址和联系电话,通过在行政复议受理大厅以及公共法律服务场所设立行政复议咨询窗口,实现行政复议现场接待全覆盖,开通“现场申请+邮寄申请+线上申请”三种受理模式,确保行政复议案件应收尽收。在办理申请时,全面落实行政复议事项“一次性告知”、涉企行政复议“容缺受理”等服务机制,切实优化群众办理流程,方便群众申请行政复议。

围绕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这一目标,马鞍山市行政复议机构不断探索“行政复议+调解”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建立依法履责保护机制,鼓励支持行政复议人员依法公正开展调解。通过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利用人民调解组织、律师、法律援助等资源,协调有关行政机关积极参与行政复议调解,凝聚调解合力。通过健全调解方案制定机制,对涉案标的额较大、利益关系复杂的案件,采取提交行政复议委员会咨询论证、行政复议机构集体讨论等方式确定调解方案,准确把握申请人的利益诉求,彻底解决行政争议“背后”的矛盾纠纷。

在查明事实、争议原因的基础上,全市复议机构将行政复议调解贯穿到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在调解过程中通过查阅证据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召开听证会、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诉求沟通、法理辨析、情绪疏导,找准案件争议焦点,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调解工作的切入点,合理回应申请人诉求,积极指导形成调解方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群众有所“呼”,复议有所“应”。下一步,全市行政复议机构将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联动,不断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铜陵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