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刘德华、周渝民方紧急声明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刚刚,谷爱凌宣布退出亚冬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你当如何操练“听道与行道”?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8-02-19 12:05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生命季刊 ,选择 关注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听道与行道

——雅各书信息(十一)


文/任运生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本文为“雅各书信息”之十,请点击阅读前九篇信息:

1. 新约中有几个雅各?谁是"雅各书"的作者?

2. 耶稣的兄弟雅各 从不信到主的仆人

3. 当你落在百般试炼中……

4. 为什么神允许试炼、艰难临到信靠祂的人身上

5. 何为智慧?聪明与智慧有区别吗?

6. 我如何能够胜过试探?

7. 数一下 神赐给你了多少恩典

8. 人世间,还有什么是不改变的?

9. 非常实用:如何快快地听、慢慢地说?

10. 慢慢地动怒:当如何控制自己的怒气?

1:22-27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唯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 1:22-27

埃里克·魏恩迈尔( Erik Weihenmayer ),生于 1968 9 23 日,毕业于波士顿学院英语和通讯专业,盲人登山运动员,冒险家,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励志演说家; 2001 5 月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2002 9 月,他完成了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

埃里克·魏恩迈尔的攀登记录大体如下: 1995 年他登上了麦金利山( Mt. McKinley )(北美洲); 1996 年登上埃尔卡皮坦( El Capitan ); 1998 年他登上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 Mt. Kilimanjaro ,非洲); 1999 年他登上了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山( Mt. Aconcauga ,南美洲); 2001 5 25 日,他登上了世界最高峰 --- 珠穆朗玛峰(亚洲)。

埃里克·魏恩迈尔因受眼睛退行性病变的影响,在他 13 岁时完全失明。他所有登山的成就,是在他视力完全丧失的情形下完成的。

埃里克·魏恩迈尔是靠什么完成他的登山壮举呢?靠听 --- 他逐步锻炼出来的敏锐听力!他会听到他前面同伴后背上的铃声;他要听见同伴对他的喊叫,告诉他身边几英尺远近可能的危险;他要仔细聆听辨别他脚下冰块破裂的声响等。

对埃里克·魏恩迈尔来说,听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但比听更重要的是,他要将听见的指引化作顺服的行动。很显然,如果他不照着所听到的指导去做,就必将自己陷于许多的危险之中,也根本无法完成他的登山壮举。

因此,对埃里克·魏恩迈尔来说,听 --- 不仅是听见,更是听从!这正是基督徒听道与行道关系的准确类比。

一、听道


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 (雅 1:19

快快地听 意为积极地、乐意地、认真地、仔细地听神的道,并且乐意遵行。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申 6:4-5

摩西向以色列呼喊说,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 (申 30:19

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一再地证明,什么时候他们敬畏神,信靠神,他们就蒙福,得复兴;什么时候他们离弃神,拜偶像,他们就遭祸,被掳掠。

对今天的世界和所有的人们,这个规律依然有效,因为以色列民族的命运只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样板。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太 4:4

当年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在旷野的遭遇,真切地应验并且解释了这句话的实在性。同样,这句话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效,而且永远有效。

有一个弟兄一天走到牧师面前说, 牧师,我在教会里呆了三十年,每年 52 个礼拜天,我至今至少听了 1500 篇道,感觉我还是这样子。那我听道到底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牧师回答说, 我和我太太结婚三十年,我太太每天给我做三顿饭,三十年我差不多吃喝了十万磅的食物,感觉我还是这个样子,那我吃的这些食物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雅各说,你们要 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 (雅 1:21

领受那所栽种的道, 如同耶稣撒种的比喻,预备自己的心成为好土,将神的道 栽种 在人的心里,成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诗 119:105

神的话如同树林中的小路( trail )旁边树木上的标志( Marker ),用来给人指路,免得人们在树林中尤其是纵深的树林中迷失。同样,神的话今天依然是人们生活的指引,免得人在错综复杂、充斥危险、布满陷阱的世界中迷失沦丧。

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我一心寻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离你的命令。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 (诗 119:9-11

微信上有人转发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孩子问他爷爷, 你要我每天读圣经,我读完后又忘记,有什么益处呢? 爷爷让他用竹篮去井里打水给他,小孩每次都打水后都很快地跑,但跑到爷爷身边时水还是漏得一点不剩。爷爷让他继续不停地打水。过一段时间后,爷爷让孩子看那打水的竹篮, 看,你虽然每次打水都没有留下,但你的竹篮却变得洁白干净了。

有人在送给人的圣经上写下这样一句赠言:

“This Book will keep you from sin, and sin will keep you from this Book.”

(这本书可以使你远离罪,反过来罪可以使你远离这本书。)

主耶稣对犹太众人说,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约 6:63

在新约圣经中,主耶稣多次重复告诫人们: 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太 13:9

二、行道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 (雅 1:22

1:16 ,论到关于神自身的属性,雅各说不要被人欺骗:各样美善的恩赐和赏赐是从神来的。

1:22 ,论到关于神话语的属性,雅各说不要欺哄自己:那单单听道而不行道的人乃是自欺。

不但是知道,而且要行动,即中文成语中所谓的 知行合一

在绵羊和山羊的比喻中,主耶稣称赞祂的仆人说, 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太 25:40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祭司和利未人都是能说而不能行,对那被打伤的人毫无怜悯之心。唯有那个撒玛利亚人,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路 10:34 )正是他的爱心行动为他赢得了好撒玛利亚人的称号。

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 (罗 2:13

基督信仰是有很强实践性的。保罗书信的格式通常是前一半讲教义真理,后一半讲实际应用。圣经对保罗书信的总体安排也是如此:第一本书罗马书着重教义,最后一本书腓利门书着重实践。当然在罗马书内部,一至八章讲教义,九至十一章为插段,十二章至十六章为实际应用。保罗书信中基督教义实践性总的原则,正如以弗所书中所提到的 --- 脱去旧人、穿上新人。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雅 1:23-24

如同学数学,单单听一遍,只能记住一小部分,听完后再看一遍,会记住一半左右,但将学的数学公式反复不断练习演算,则最终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熟练地步。

练武功大概也是如此,据说功夫影星李小龙曾经说一句话大意是:我不怕那些声称会一万种功夫的人,但我怕那把一种功夫练习了一万次以上的人。

弹钢琴、拉提琴尤其是如此,要想弹或拉得一手好琴,需要经过漫长枯燥的练习。有人说,几乎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得熟练顺畅,大概都需要一万个小时左右的反复练习。

唯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 (雅 1:25

这里提到 详细查看 时常如此 实在行出来 等,都是强调反复演练、身体力行的意思。

雅各把那些听道而不行道的人,比喻为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面目的人,有趣的是,他这里使用的词是 “a man” ,即一个男人。( “Anyone who listens to the word but does not do what it says is like a man who looks at his face in a mirror.”

男人照镜子总不像女人照镜子那样细心,瞥一眼就走开了,不会像女人那样坐在镜子前面花许多时间浓妆厚抹,又加上古代的镜子是由铜制作的,正如保罗所说是 模糊不清, (林前 13:12 )难怪他会 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雅 1:24

说到照镜子,神的道就是一面镜子。

一面镜子,需要具备如下特征:

首先,镜面不能改变,因为镜面改变,人影就跟着改变。其次,镜面要平滑,不能是凹凸镜,这样才能真实反映人的形象。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唯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 (赛 40:8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彼前 1:24-25

神的道可以光照人心,照出人的本相。

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 (诗 119 130

当先知以赛亚在异象中看见神的荣耀,便说, 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 (赛 6:5

但没有被神的道光照的,就不能认识神也不能认识自己,活在自我欺哄的状态。

典型的例子是约翰福音第九章, 耶稣说, 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同祂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 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耶稣对他们说, 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 (约 9:39-41

在哥林多后书第四章保罗所说的是又一个实例。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 (林后 4:4

镜子是要经常使用的,照镜子是要检查一下自己的面目,看有没有肮脏污秽的东西。如果发现脸上有不洁净的东西却毫不在意,任凭它肮脏污秽,那是不可思议又蠢不可及的事。照镜子看见有污点,就要去除它、洁净它。

神的道正是这种对照、矫正的标尺。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 3:16-17

“All Scripture is useful for teaching, rebuking, correcting and training in righteousness…”

神的道不仅具有光照作用,照出人们生命中的污点,神的道还同时具有洁净功能。

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 (约 15:3

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弗 5:26

然后,雅各给出那些凡是用神的道洁净自己之人的生命特征:

他们能够勒住自己的舌头;他们看顾患难中孤儿寡妇;他们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雅 1:26-27

从人所说的话可以认出他是怎样的人,因为人 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