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小乡村,大时代,这本书看的我后背发凉 ·  16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工作4年,我发现通勤真没必要背包! ·  昨天  
青年文摘  ·  为什么医院坚决不让高度近视献血?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长大其实也很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中年人去油腻最快的方式:收起爹味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11 20:20

正文

图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图片

作者:洞见·姜榆木

人活到一定年纪,是要往里收的。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 朗读音频

01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有关交友的综艺。

其中的六号男嘉宾,一出场就让无数网友直呼受不了。

女嘉宾性格内向一些,他说对方“适合做贤妻良母”。

别人倾诉烦恼求安慰,他指点说:“不要把人生的内容当成人生的痛苦。”


尤其为了显摆自己懂书法,硬是拉着其他人一起练毛笔字。

明明对方意兴阑珊,他还一边写,一边像个教书先生似的说:“写书法能看出很多人的情绪。”


观众在网上评价他“爹味太重”,他更是反驳说“我这个年龄确实应该当爹了”。


坦白地说,卢嘉俊在同龄人当中,皮肤保养和身材管理,都算做得比较到位的。

可每当他表现出想要教会你什么的时候,就让人恨不能给他一瓶去油剂。

想起主持人马丁曾说:“中年以后最要命的,不是体态上的臃肿,而是精神上的油腻。”

自以为读懂世间百态,凡事都想说道说道,是中年人走向油腻的开始。

02

相比之下,节目的一号男嘉宾,向人们展示了中年人的另一种形象。

今年已经42岁的他,身材健美,穿搭清爽,干净的笑容中,带着满满的少年感。

作为节目最年长的嘉宾,江俊霖丝毫没有过来人的架子。

当小他好几岁的嘉宾问他是不是没学过冲浪,他不仅大方承认,还会虚心请对方教自己。


每次别人说话时,他都在一旁微笑着倾听,时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只有被问到时,他才慢条斯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言谈举止之间,没有满嘴爹味的说教,有的只是骨子里的谦逊和真诚。

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时就是中年以后区分开来的。

有些人会让你觉得,人生好似一坛美酒,年岁越长越醇厚。

另一些人你看着他,就只会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

那么如何避免成为后一种人?

你或许会说,努力锻炼,坚持阅读,多见世面。

这些当然都对。

但我觉得,就算你没有匀称的身材,没有出众的认知,没有广博的见识……

这一切,也都不妨碍你成为一个反油腻的人。

就像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

“最让人感到腻烦的中年人,是那种总觉得有很多东西能教你,而不是以平等的姿态跟你相处的人。

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只是在考虑谁能崇拜自己,谁能显得自己更牛。”

人过中年,相比生活上的自律,更要有不随地大小爹的自觉。

收起爹味,学会尊重,才是去油腻最快的方式。

03

豆瓣上有个话题:为什么爹味总和油腻绑定在一起?

高赞评论一针见血:

“爹味很重的潜台词,就是一个人从形象到思想都没什么可取之处,只能靠着说教和老皇历来刷存在感。

试问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让人觉得油腻?”

人活到一定年纪,是要往里收的。

总是向外寻求优越感,只能证明自己的生活乏善可陈。

想起前两年同学聚会时碰到的老杨。

梳着油亮的背头,一只手搭上椅子靠背,另一只手掀起衣服一角,露出圆滚滚的半边肚子。

上来第一句话:“谁选的时间呀,搞得我只好推掉跟领导的饭局。”

说着给周围人递烟,碰到有不抽烟的,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出来混的,尤其是男的,一定要学会抽烟!”

看到有人把肉放茶杯里涮一下油才吃,他啧啧连声:

“再讲究也没用,三四十岁的人了,该发福还是得发福。”

本来大家叙旧的聚会,活脱脱成了他的独角戏。

“小陈啊,都是当妈的人了,这样穿就不合适了……”

“老张啊,早跟你说了那个项目没什么油水的……”

“老钱啊,你那车也该换换了……”

差不多对每个人都品评了一番,他又吧唧着油嘴,开始感慨人生:

“最近在研究《心经》,里头有句‘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活大半辈子,真就这么回事!”

大家附和着点头,也懒得跟他说这话是出自《金刚经》而不是《心经》。

后来我们知道,老杨过得并不如意。

在单位候补了个小组长,十几年都没转正,遇到公司降薪,也只能默默忍受。

诗人傅里叶说:“同最响亮的话语相对应的到处都是最可怜的现实。”

一个中年人过得怎样,往往有迹可循。

有没有钱,体现在兜里;有没有才华,体现在思想里;有没有修养,体现在谈吐里。

一无所有,体现在满嘴爹味里。

04

作家喇嘛哥说:

“人到中年,即便是竭尽全力学着内敛,但在与人交谈中,也会不自觉地把话题引到别人难以参与的往事中,去炫耀自己的经历。”

想要避免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人群,不给自己表现爹味的机会。

多独处,多思考,向内求。

博主 @猫叔老徐 表示,自己以前最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挤。

碰到资历浅的年轻人,扯两句做过的大项目,传授些做人的大道理,就觉得自己厉害得不行。

直到被检测出血糖重度超标,他才在医生的要求下,停止这种生活方式。

起初,远离饭桌酒局的日子,让他感到无尽的空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