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庐文化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GB湖南人  ·  云计算和本地一体机齐头并进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次旦玉珍夺得滑雪登山亚冬会历史首金 ·  3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庐文化

为什么巨头总会衰落,小企业总能崛起?

湛庐文化  · 公众号  ·  · 2021-12-28 21:00

正文



1994年,美国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写作《基业长青》这本书的时候,选择了18家表现优异的公司,包括福特、摩托罗拉、索尼和惠普等等,他试图去寻找这些企业成功的特点,希望找到能够让企业基业长青的管理秘密。


然而,这本书出版20多年之后,这里所列的18家公司,里面有12家的表现甚至不如道琼斯工业指数,曾经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和索尼等公司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光芒,而是已经陷入了危机。


那这是不是说明柯林斯的眼光不好,选择了错误的企业作为案例呢?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人就统计过,在1955年的《财富》500强公司榜单中,只有61家公司在2014年时依然在榜单上,这意味着有88%的公司会因为破产、被兼并或表现不佳,而跌落到榜单之外。


  • 为什么最伟大的企业,也逃不过消亡的宿命?

  • 如何用 规模法则,刻画企业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

  • 为什么小企业能保持更快速的增长?


企业如何改变组织结构,打破宿命的魔咒? 在湛庐阅读正在更新的《规模》精读班中,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乾元老师 将用复杂科学中的规模法则,为你揭开企业成长与消亡背后的奥秘 。如果你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话,就赶紧下单购买《规模》精读班吧。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精读班

会员立减89.7元

点击→ 成为【湛庐超级会员】


1 企业的规模法则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企业的规模法则,相信对于这种分析方法你已经不陌生了。在分析生命和城市的许多问题时,我们早就发现,很多看起来纷繁复杂找不到头绪的现象,只要从“规模”这条线索切入,就能马上从统计数据中,发现简单的普适规律。



从企业的数据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很多重要的普适规律。在书中,作者提到他跟合作者们利用标准普尔的数据库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数据库中近3万家公司的销售额、净收入和总资产,跟他们的雇员人数之间也满足 幂律关系


在这里,“雇员人数”是描述企业规模的一个变量,它相当于我们在分析生物问题时所说的“生物体积”,在分析城市问题时的“人口总数”。而销售额、净收入和总资产,则是每一家公司最主要的财务特征。 随着企业雇员数的增加,企业的这些财务指标会遵循简单的幂律法则发生变化


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这样的幂律关系会更显著 ,比如传统的农牧业、服务业,财务指标跟雇员人数是高度相关的。


最近,韦斯特还和北师大的张江教授等人合作,用更大规模的数据验证了企业的年销售额、年销售成本、年净收入和总负债,它们跟随总资产变化的幂律关系。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规模法则,在这个研究中,企业的规模不再是用企业的雇员总数来描述,而是用“总资产”来描述。有趣的是, 这些重要的财务特征或者经营指标,跟企业的总资产之间也存在着幂律关系


进一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其中的幂指数,会发现企业的各种不同的财务指标的幂指数各有不同。举个例子,企业的“销售额”是一个跟收入有关的变量,而“销售成本”则是一个跟成本有关的变量。这两个变量都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按照幂律不断增加。但是,企业的销售额和销售成本到底哪个增加得更快呢?



统计结果表明,随着企业总资产的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大约会随着总资产的0.9次方增加,而企业的销售成本会随着总资产的0.85次方增加,也就是说,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通常销售额会比销售成本增加得更快 ,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似乎企业规模越大,可以有更高的净利润。


然而,研究还显示,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的债务会近似呈线性增长 。一家企业有一些债务,其实未必是一件坏事,许多有债务的公司比没有债务的公司发展得更快,然而,大量债务可能带来债务性支出增加、杠杆率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最终导致破产。这些是我们从不同的幂指数中,所能读到的信息。


除此之外,数据还表明,虽然不同行业的企业各自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如果从幂指数的角度来看, 不同行业的企业遵循着相似的规律


可能你还会问,韦斯特的研究主要讨论的是美国公司的规模法则,不同国家可能会有自己的经济制度,“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会同时作用于市场,这时,企业的各种规模法则依然能成立吗?这个问题同样很重要。张江教授等人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表明,中国的企业跟美国的企业一样,同样满足相似的幂律法则,只不过幂指数稍有不同。这一结果清晰地表明,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是说,我们可以用一条普遍的规律,来描述不同雇员人数或者总资产规模的企业。请注意,这并不是说,大企业跟小企业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上有什么相似性,而是说,在企业从小变大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相似的挑战,需要解决许多相同的问题,而企业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做出的选择往往是很相似的。这样一来,企业实现增长的路径就有了相似性,我们也因此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幂律,来描述各种各样不同规模的企业。


2 企业会怎样增长?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精读班

会员立减89.7元

点击→ 成为【湛庐超级会员】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企业到底是怎样不断增长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到底企业会呈现出亚线性还是超线性的增长?如果企业呈现超线性增长,那么说明企业可以像城市那样,随着自身的发展形成正反馈,不仅总资产不断提高,而且还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员工,形成一种“开放式增长”。可如果企业呈现亚线性增长,那么说明企业更像生物体,公司最终将停止增长,甚至走向衰亡。


统计结果表明, 描述企业规模效应的各种幂律的幂指数通常都小于1,也就是说,企业更像生物体,而不是城市 。这对企业的管理者们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坏消息,这说明企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停止增长。韦斯特和张江等人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 随着企业总资产的增加,企业的资产的增速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同样成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这是因为 跟生物体类似,企业的增长也可以看成是由新陈代谢所提供的“资源”和“维护成本”之间的差额驱动的 。一家公司的总收入或者总销售额,看作是它获取的资源,而企业的各种支出,则可以被理解为企业的维护成本。


研究发现, 企业的“代谢率”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呈现接近线性的变化趋势,但就在这个时候,企业支出的变化则要复杂得多 。在企业的初期,支出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呈亚线性变化,在这一段时期里,企业的规模可以快速扩大。之所以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会出现这种亚线性变化,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在初期所接受的投资,往往会远大于企业本身的规模,这让企业可以在初期快速增长。


然而,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的支出也会逐渐转变为线性增长,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支出不断增加 。这时候,企业的收入和支出的变化都呈现为线性,于是,企业的发展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期,企业的增速便开始放缓。


事实上,我们对比一下过去10年,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区别。从2011年的11月1日,到2021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从2445.53点,涨到了3547.34点,年复合增长率是3.69%;而创业板在这段时间里,从840.06点涨到了3350.67点,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4%。


很早就有管理学家和企业家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试图打破企业增速放缓的魔咒。比如,管理大师克里斯坦森在他的代表作《创新者的窘境》里,就提出了 第二曲线的理论 ,鼓励企业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员工内部创新,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打破公司僵化与固定的架构,从而激发更多的创造力。


现在,很多企业也会尝试自己去做一些开放的平台,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外部的新鲜血液进入到企业生态中,提升多样性。这些尝试都可以看成是企业在向城市学习,尝试让自身实现 “开放式增长”。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精读班

会员立减89.7元

点击→ 成为【湛庐超级会员】



相关推荐

买书之前一定要看 :[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 [纸书5折封顶] ——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 [有声产品7折封顶] ——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 [充值膨胀115% ]——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