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者格拉德威尔的著作《异类》,讲的是成功背后的外因规律。不但在原产地美国,就是在国内也很畅销,看过的人很多。
在豆瓣上,两个不同版本加起来有一万一千多人评过分,点击读过的有一万四千多人。
罗永浩、周鸿祎、李彦宏都曾经在公开场合向他们的听众推荐过这本书。2014年第二次出版时,它成为了互联网圈的热门必读书。
一、如果有能力,尽量看原著
最近,在准备分享课的时候,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异类》。引进国外的书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翻译问题。
这问题已经被屡屡吐槽了,以致于现在看翻译著作,心里早有了准备,不通顺可能是翻译腔造成的,作者不是故意说不明白的。
说起来,这个问题在所难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一样,译者的水平上下不一,难免会有一些偏离原著的地方。
再加上市场的原因,急于上市或者稿酬有限找不到高水平译者,最终都会影响译著的质量。
翻译的稿费,你知道有多低吗?千字几十元,这水平如果不是热爱,谁会花大量时间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所以面对这种问题,如果你的英文水平还可以的话,尽量看原著。如果有不同译本,也尽量选择那个译者看起来更专业的版本。
二、阅读中的偏差
在重看《异类》的时候,我发现有些章下面的小节的小标题写得并不贴切。当你根据小标题去回顾一章内容的时候,总觉得某些环节是被误导了。
这个感觉就像,一整条链条,有些地方掉链子了,根据译者翻译的意思是连不上的。
于是,想找原文对照着看一下,也许是翻译偏差。
等真找到英文原文却发现,原来原著根本没有每节的小标题。每一节的小标题在中文版中都是为译者或编辑所加的。
这本书第一版中文版是2009年出版的。
格拉德威尔那时就很潮啊,用的是我们现在写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文章的方式,一章之中的每个小节都用数字来当标题,1、2、3、4这样来分小节,章有标题,但小节根本没有标题。
这一对照看,怪不得连不上了。
可能有些过渡段落连格拉德威尔都没有想要完整的一节写一个信息单元、能用一个标题概括。
中文译者硬是把所有小节都带上了帽子,加上标题,肯定会有以偏概全的时候。
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标注不到位的标题,省得以后再被误导。
三、阅读中要有“溯源”意识
现在网络信息丰富,但是存在太多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信息。
我们每天在网上看到大量这样的信息:
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书评等对书的评论、翻译资料、论文的通俗化解释、大量的公号文章传播着各种科学理论的“好理解版本”,但不是原貌。
在这个过程中,太多的信息被扭曲,甚至是夸张和造假。
很多人都玩过传话的游戏,几个人排成一排,第一个人把听到的东西告诉第二个人,就这样沿着队伍一直传下去,传到最后一个人后说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但凡复杂点,在传播中就会走形,最后跟一开始的就会不一样。
在现实社会中,对应的就是以讹传讹。
有些养生保健的文章就故意制作一些大众欢迎但是错误的内容,利用受众的一些恐惧心理。
所以,在看重要内容的时候,最好有个“溯源意识”。查查脉络,去找找知识的源头看看它长什么样子,不要被误导。
四、那些耳熟能详的“理论”不一定正确
格拉德威尔是写畅销书见长的,他本职工作是个记者,也是《纽约客》杂志专栏作者。
他的优势是懂得普罗大众的想法和需求,能把一个艰深的理论用故事说出来,说得大家都喜欢听。
但他毕竟不是学者,在传播和严谨发生冲突的时候,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就选择了概括,选择了一概而论。
《刻意练习》的作者就在他这本书里称:
1万小时天才理论中的这1万小时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格拉德威尔非要把比尔盖茨在上学时期练习编程的时间,还有甲壳虫乐队在汉堡演出名声大噪之前的练习时间都说成差不多1万小时,这很不“科学精神”。
对了,《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埃里克森是个心理学家,常年研究这个领域。
这本书虽然也有故事,但看起来也确实有种论文味。就像李银河在奇葩大会上说的那种感觉,她是学者,写小说人家看了也感觉有种论文味。
那你说这个1万小时,不就是传播上容易说、容易记吗?可是,这个数字不是很让人绝望吗?
需要1万小时去练习才能达到最高专业水平,差不多10年,新手会不会看到就沮丧,悲从中来,进而放弃。
可能为了不让人伤心,现在又出现了一种像是安慰剂的新说法——1千小时理论。
说的是从入门到会,到精通,所需的时间不用那么多,虽然不到世界顶级水平,但是只要比身边其他人都优秀就够了。
练到这种程度,你就建立了壁垒,可以靠这个吃饭了。
就算继续练下去也可以,有了1千小时,起码有成就感和动力了,拿出手就是碾压普通人,剩下的是跟高手过招。
另外一个我们在知识下游经常碰到的谬误,就是非常常见的21天养成习惯这个说法,它太有欺骗性了,时下已经泛滥得不要不要了。
科学研究中发现,不同习惯的养成时长不同,小习惯短时间容易养成。大部分你想养成的习惯都超过21天。
21这个说法,有人追溯文献,并不是实验实证得出的,只是某个人的一种说法,因为偶然的原因在畅销书中被提到,最后被炒热了。
你想想,如果你抱着期望,认为养成习惯都很简单,无非坚持21天,那真到了21天,还没养成,你是不是该怀疑自我了?
培训机构用这个招揽用户一起养成习惯,21天到了,结果大部分人没有养成习惯,那怪谁?
五、信息获取,要求我们对自己负责
我们现在周围充斥着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不少流行说法是错的,经常防不胜防。
比如过去都说莫扎特是个天才,其实他在4岁时就被他父亲有意培养成一个音乐家。
他父亲本是一个不得志的音乐家,而莫扎特少年时的谱曲,到现在也有人怀疑是父亲代劳。
莫扎特所谓的天赋其实是长期刻意练习的结果。天才就是很早开始进行长期刻意练习后进而超出同龄人的。
跟着流行去说容易做到,但是溯源,那却是少有人走的路。
知识溯源意识很重要。
它要求手不能懒,要挑剔,对进入自己大脑的东西挑剔,有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不要以为名号大的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只有这样才能挖得更深,更接近真相和事情背后的本质。
在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我们的大脑太容易被污染了,很多信息把关人已经消失了,是个人就可以传道,为自己负责的就只有自己了。
本文作者周昶帆,北极光阅读创始人,领英专栏作家,致力于分享个人成长的世界观与方法论。LinkedIn经授权转载。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