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长假归来的第三天了,是不是还有不少小伙伴的状态没有恢复,依然一副恹恹欲睡的模样呢?注意了,这可不一定是“假期综合症”的表现,很有可能是你“湿”了!
什么?你说我开车?不不不,今天只是想给各位小伙伴们们说说
湿气
的底细。
其实湿气的概念,一点都不复杂,很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由身体里面的液体、营养因过剩或运行失常而诞生的一种物质。
给大家打一下比方。
人的身体,可以看做一片陆地,气血的运行就是这片陆地上的河流。在某一天,突然河流暴涨,河道无法承担突然增多的水,于是多余的水就会决堤而出,蔓延到这片陆地的每个角落,这就是“湿气”。
这洪水泛滥带来的后果,是让原本畅通无阻的河道日渐堵塞,人就会总是觉得疲倦不堪、肢体沉重、上班散漫~
特别是当“洪水”冲刷脾胃时,会导致食欲不佳或者吃完后腹胀如鼓,冲刷到头脑的时候,会导致上班的时候呵欠连天,还会让人不知不觉就“肿”了起来,皮肤和头发各种出油及其他麻烦的症状。
湿气的产生,通常是由以下四种原因引起的:
第一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以敞开了肚皮吃肉肉,长期的高热量且油腻的饮食习惯,超出了我们肠胃所能承受的范围。慢慢地,这些肥腻在脾胃中累积增多,最终化为痰湿。
第二种原因,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普遍缺乏足够的运动,导致气血流动减缓,基础体温降低,从而使得脾胃消化功能下降,代谢速率随之减慢,久而久之,废水就积存下来酝酿成湿气。
第三种,随着街头巷尾一家家奶茶店的开门,给逛街口渴的人们提供了大大的便利。但与之相对的,这种便利解了人们的一时之渴,却带来了无穷的后患,奶茶冷饮这些寒凉饮料极伤人体的阳气,从而影响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最终产生湿气。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很多人因为过食寒凉导致消耗了太多能量,基础体温下降而使得身体代谢的速率减缓,积存的水液化为了湿气。
第四种原因和生活习惯无关,和居住环境又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在环境非常潮湿的南方地区,如果不注意御寒祛湿,湿气就会侵袭进人体内并留存。因此,有些地区的人们嗜辣爱火锅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里提供三种简单的方法供小伙伴们自查:
第一种是
看舌头
,对着镜子伸出自己的舌头,通常来说,每个人舌头上都会有一层白苔,如果你的舌苔是薄薄的能透出俏皮的红色,那湿气不会重。但要是舌边有齿痕,舌苔厚得看不到红色,就表明湿气已经将你笼罩~
第二种是
看身体的感觉
,湿气重的人,不可避免地慵懒无力~
第三种是
看便便
是否黏又腻~如果你便便完回头一看,发现它黏在马桶边缘,被水一冲留下了一条尴尬的痕迹,那就说明湿气已经很重了~
如果以上三条至少两条都符合,那么恭喜你,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湿和远方,如今你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富有湿意的湿人了~
湿气有四种来源,而去湿气的方法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远离湿气重的环境,
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久待,也
不要在一楼的地板睡觉,特别是
洗完澡后更是要马上擦干哦~
第二种,通过科学地泡脚来祛除内湿,泡脚可以让身体
适当出汗,因此可以借此排出体内的湿气,
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
(如何泡脚具体教程见
历经无数坎坷的陆游活到85岁的秘诀竟然是这个!养生全靠它!
)
第三种,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10ml通管汁或清顺宝,然后马上喝350ml温开水。拥有强抗氧化能力的清顺宝能够有效祛除体内湿气,清理肺部,软化血管,预防三高,瘦身塑形,是调理身体的不二之选,与泡脚搭配效果更佳。
古人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湿气也不是一天两天累积来的。自然,
去湿气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获全功。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生活习惯、居住环境也不相同,体内寒湿的程度更是大相径庭。但
坚持热养生
,提高自己的基础体温,体内的湿气就会慢慢消退,舌苔恢复正常。
当你摆脱沉重的四肢,困乏的头脑后,你会发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