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美亚柏科
国内电子数据取证领域龙头企业、网络空间安全专家,主要服务于国内各级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执法部门。公司主营电子数据取证、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信息化产品、专项执法装备等产品,先后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孥孥的大树  ·  大跌,牛市没了? ·  昨天  
孥孥的大树  ·  大跌,牛市没了? ·  昨天  
香港商报  ·  升市背后藏隐忧,港股“T+1”势在必行? ·  昨天  
香港商报  ·  升市背后藏隐忧,港股“T+1”势在必行? ·  昨天  
投资眼老A  ·  tmd...出事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美亚柏科

智慧检务|检察机关全面建设“智慧检务” 提升司法效能

美亚柏科  · 公众号  ·  · 2018-04-08 23:23

正文

来源:《 人民日报 》2018年4月4日18 版



通过语音识别转换技术,就能将讯(询)问过程实时转录成文字;打开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当事人不用跑腿就能查询到办案进度等程序性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自动抓取、汇总互联网信息,及时发现敏感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的相关线索……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检察机关主动拥抱现代科技,不断推进“智慧检务”建设,加强司法办案信息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让办案加速度,化解案多人少矛盾“你叫什么名字?”“请交代一下你的犯案过程。”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检察院的远程讯问室,检察官对着视频大屏幕,就能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隔空讯问。“现在一个案件,平均20多分钟就能完成讯问过程。”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万山介绍,“过去在看守所进行讯问,往返路上就要花费3个小时,提审再有半个多小时,一趟跑下来就得一上午。”

有了智慧检务,检察人员从编制笔录等繁琐、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讯问过程中,我们对话的语音能实时被收集到智慧检务系统中,自动生成文字记录,不仅提审速度变快了,也给检察官办案减了负。”万山介绍。

“公诉科的4位检察官,一年受理案件760件,其中一位检察官办理简易案件420多件,平均一天办理2起案件。”借助现代科技,检察办案实现加速度,司法效能也得到有效提升。万山介绍,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借助智能语音和大数据科技手段,检察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办理司法核心业务,提高办案效率,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

这是智慧检务促进司法效能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一些地方探索运行量刑建议智能辅助系统,通过智能抓取案件事实、法定酌定量刑情节等结构化数据,对法院判决刑期进行数据归纳、分析和智能研判,为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和开展活动监督提供参考,提高检察机关办案质效。

“检察机关把握信息发展机遇,全面建设"智慧检务"。今年1月,最高检印发《关于深化智慧检务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升级完善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基础的司法办案平台,强化办案全过程的智能辅助应用。”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是集办案、管理、统计于一体的网络化信息系统,是“智慧检务”在检察业务领域的具体体现,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数据深度应用提高办案效率。

应用司法大数据,防范司法任意性

办案程序出现问题,能不能做到对办案人员实时自动预警? 在江苏,检察机关积极研发大数据案件监督管理平台“案管机器人”,实现对案件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系统自动比对,能够对办案检察官发出期限预警、风险预警、权利保障提醒、办案活动出错提醒等提示,从而确保办案检察官及时履行相关义务,防范司法任意性。

“案管机器人”还能全程监控办案留痕。依托刑事案件的唯一案号和录入时的提案程序,将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监督和对法院审判活动监督,以及对刑罚执行机关的刑罚执行监督有效“串联”起来,案件办理从侦查到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法院审理,最后到监狱执行,都全程留痕可供查询。

“点对点落实办案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王松苗介绍,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每位用户建立唯一ID,确保案件办理过程全程留痕,无论相关办案人员调整到哪个部门、是否退休,都可以查询到其所办理的全部案件;案件一旦进入到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除法定原因之外不可人为进行撤换更改,所有的司法办案活动都置于聚光灯下,最大限度挤压了暗箱操作的空间,有效消除管理死角与监督盲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