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最近很多读者说,子木聊房的文章,不够深刻和犀利。
主要是最近被删的太多了,上一篇也没了,所以得低调几天,避避风头,否则这个号就危险了。
问了朋友,大概是被盯上了,只要流量超过10W+,就要预警审核,而我又不愿意藏着掖着。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小号,「子说一点」,影响力小一些,基本都能写。
最近全网“经济学”这三个字很火,很多读者后台留言,让我也讲讲这块,其实前段时间,我已经在星球开篇更新了系列文章,今天就把星球的部分内容更新于此,这篇纯干货基本没啥风险,先养养号。
经济学是我日常主要研究内容,它是一门深刻的学问,可以说,一些现象都可以被经济学所解释,一些现象的基础又源于经济学。
而普通人能学会它,既可以在人生中活得更通透,也可以在认知上有卓越的提升,尤其会领悟生财之道,这个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想得到的技巧。
比如古典经济学的《国富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纯粹经济学要义》、《经济学原理》等。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美国货币史(1860 - 1960)》。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供给学派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分析》;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经济学原理》;奥地利学派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人的行动》《通往奴役之路》等等。
大家看到这些书,肯定懵了,难道学习经济学要读这么多书吗?
其实当初研究了一圈全球各大流派的经济学后,我的脑子比较混乱,因为各个流派之间的观点有时候是对立的,而且根本没有现象去解释它的合理性。
而我又在追求卓越的经济学思维,就好比金庸小说里,我一直在寻找最高阶的武功。却总是求而不得,这时候往往会走火入魔。
那是一个深夜,我坐在台灯下,夜深人静,偶然翻开了《易经》,竟然发现,易经的很多学问,就是经济学的本质含义……
没错,是易经,我顿时汗流浃背,原来从伏羲开始,他就已经在为华夏民族解读经济学的底层奥义,只不过我们被西方的后来文化影响了思维,被一些高大上看起来深奥的词汇蒙住了双眼。
对啊,当西方1600年,还在坚持神造论,把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时,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在7000多年前,就用八卦推理出,这只是自然现象和宇宙规律的一个细节。
那时候他早开始通过夜观天象,给人们做天气预报了。而西方在很多很多年后才发明了天文学。这足以证明华夏人的智慧是引领全地域、全生物种的存在。
在我日夜研究《易经》后的几年,终于一层层解开了心中的所有谜团,最后确定,我们根本不需要西方的经济学思维,老祖宗留下的这本秘籍,才是经济学的最高阶武功秘籍。
然后我又研究孔子和儒学和老子的道学,然后把这套逻辑,应用于楼市和股市的判断,基本精确性达到80%以上,又通过几年时间的不断论证,终于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经济学逻辑。
那么接下来我也将斗胆开辟先河,结合老祖宗留下的国学大作《易经》,来解读我们身边的经济学,从小白到高手,一本以形成。
今天讲一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周期。这也是理解经济运营规律的核心要义。我们来看易经: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其中两仪就是阴阳,阴代表着诸如黑暗、寒冷、柔软、内敛、消极等特性;阳则代表着光明、炎热、刚硬、外放、积极等特性。
阴阳二者相互对立,如白昼与黑夜、春夏与秋冬等,彼此界限分明。但同时它们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阴就无所谓阳,反之亦然,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阴可转化为阳,阳也能转化为阴,这种阴阳的动态平衡和相互作用,是推动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最终合二为一就是太极。所以阴阳进一步解释了,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吉凶扭转的宇宙规律。
其实阴阳对应着经济学中存在的四个周期,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而且四个阶段组成一个周期,为一个轮回。
任何个人、社会、国家、世界,都脱离不了轮回,脱离不了阴阳学说。其实这是一种内在的潜意识设定。
比如美国2008年,是何等的繁荣,结果突然间崩塌,盛极而衰,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比如新中国在76年倒退了10年后,经济疲软无力,而终于在1978年出现否极泰来。
很多人说,这不都是人在主导吗?如果美国当初不是缺乏对金融的监管,也不至于出现危机,如果当初不是邓公提出“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也不会否极泰来。
经济学并不是一台无情的机器,而背后其实主要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在起作用,人的思维主导了政策,政策影响了市场,市场出现反馈,又在影响人,这是一个闭环。
一个人的人性代表了一个行为,两个代表两个行为,当千千万万的人性一起发挥作用,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推力,达到改变历史的作用,就会促发周期的轮转。
当初美国其实很多金融机构都知道,问题很严重,让穷人贷款买房是不健康的,垃圾贷打包成优质资产,也不对,但大家都想赚钱,人性的欲望无法遏制,机构已经停不下来了,只能随着车轮滚滚向前,直到灭亡。
大量人口的集体人性的失控,决定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灾难。
当初我成功预测了国内烂尾楼灾难,和p2p暴雷和基金暴雷灾难,救了不少人。
因为当初打压房地产,甚至用了银行停贷的这种严重违反市场规律的举措,造成了楼市的大脑休克。而且动用了三道红线这种不计后果的措施。
那时候正是所有大型开发商的扩张时刻,热火朝天,突然房子卖不出去了,怎么办?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结果都补不住了,房子工程款都没了,房子不烂尾等啥。
还有P2P和基金暴雷,那时候这些高利息的理财产品,底层逻辑都是房地产,因为整个市场上唯有房地产能支付得起如此高的利息。
前些年炒房严重,房价泡沫历史最高,肯定会盛极而衰,但我们在顺势而为的时候,用了最错误的一刀切方法,直接把房地产打到了ICU,这是不对的。
《易经》乾卦九三爻辞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是说君子整日勤奋努力,到了晚上还保持警惕,不冲动、不极端、不情绪化,如此即使遇到危险也能无咎。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意思是,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凭主观意愿去强行改变它,也不能将它据为己有。如果执意去做,就会招致失败;如果执意去占有,就会失去它。
你看,人家早说了,不要动不动走极端,不要用强力治天下,但总有人不听。但这在国内又是一种风格,之后我会在具体的“中国式管理经济学”的篇章里解读。
易经有乾卦与坤卦,乾卦象征天、刚健、阳刚,代表着强大的力量和进取精神。
其六爻从初爻的 “潜龙勿用” 逐步发展到 “飞龙在天”,展现了一个不断上升、强大的过程,强者往往能在类似乾卦的发展轨迹中持续向上,借助自身优势不断强化实力。
而坤卦象征地、柔顺、阴柔,若一味处于坤卦所代表的柔顺、顺应的状态,缺乏主动改变和突破的勇气,就如同弱者在困境中难以翻身,只能随着外界形势被动变化,进一步加剧自身的弱势。
对于强者来说,可能处于高位爻且爻辞呈现吉利态势,这意味着他们在所处情境中有更多的优势和发展机会,能够凭借这些有利条件继续壮大。
而弱者可能处于低位爻且爻辞多有不利,象征着其面临诸多限制和困境,难以突破,比如处在困境中的弱者可能类似处在坤卦的某些低位爻,受到诸多束缚,导致弱者越弱。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存在“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西方称这是“马太效应”,而我们的老祖宗称之为,卦爻变化,善利者上,不善利者下。
这应用到城市经济学上,就是大城市越来越大,小城市越来越小,一方面是客观因素主导,低位爻,受到诸多束缚,另一方面就是掌管这些城市的人,不思进取,缺乏主动改变和突破的勇气。
最长命的周朝维持了791年,最短命的大顺,从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到同年四月多李自成撤出北京,前后历时不到一年,大约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我们采取中间值,唐宋元明清,也各有各的命途,你会发现都经历了繁荣与衰败,但有的就很长有的就很短。
这是因为命长的朝代,皇帝们的能力都很强,善待人民,军事强盛,国泰民安,而突然到了某一任皇帝,天天就知道酒池肉林,沉迷后宫佳丽,对百姓苛捐杂税,那么就走了下坡路,势必会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选手掀竿起义,推翻政权,创造新的朝代。
理论上,如果每一代皇帝都好好的工作,那么朝代就可以永远维持辉煌,但这是个概率问题,因为老有皇帝选不对下一任接班人,他们在客观判断的时候,参杂了主观情感,而情感就是最大的变量。同时周边的环境也在变化,有时候即使一个皇帝再矜矜业业,但是外强群起,天灾频落,也会被时刻吞噬。
所以我们在易经里又看到,天地人三要素,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元素决定了王朝的寿命,人只能主导人和,但决定不了地利,更决定不了天时,但往往人和,又会让天和地向好的方向走。
这就是我经常讲的,如果一个人要想有大成就,你选对好的城市,这是地利,你是一个很努力爱学习的人,有完备的人格和对其他人的相处条件,这是人和,最后就是等待天时,有时候天时来了,你就能抓住,从而改变命运。
而天时不可多得,需要你有非常强大的嗅觉,就在那一刻你就要下手,否则就溜走了。而天时没有来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即使再动也没用,反而会得到更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