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呀~
吃粽子了吗?端午安康哦~
除了优酱和志玲姐姐轮番公布婚讯以外,这个夏天还有一件事很有趣,
那就是当红小花中的热巴去鹅的男团选拔节目里做了创始人。
不过大家对热巴的关注好像超过对这个节目其他男孩的关注欸,刚开始议论热巴的脸,后期议论导师,真正需要关注的选手讨论度却不高。对比去年孟美岐,杨超越女团版的创造101,
今年的创造营好像糊了。
今晚刚好也是创造营的成团夜,接近尾声的创2,雷声小雨点也小,为什么有热巴这样醒目的存在曝光度依然不行?
相比女性选秀,受众更大更广的男团选秀为什么水花如此小?
为什么偶像好看但就是不火?
1.新旧偶像审美的改变—璞玉到梵克雅宝
应该有很多人还记得去年的男团选秀,或者倒推到更早的选秀。从快乐男声到去年的偶像练习生再到今年的创造营。
大家可以看看不同时期的偶像都长什么样的。
从几个时期的对比,能看出不论是偶像选拔还是偶像审美都在往更成熟和专业化转变。
最早的偶像原生感很强
,适度舞台包装之后每个人的个人特征是很明显的,他们身上的标签也更偶像戏剧化一些,
略带草根与拼搏感的好看+技能+梦想
。
我们再看近期的偶像选拔,
不是说现在的选手原生感不强
,而是他们在参赛时就有一种
早被集体雕琢过
的感觉,舞台灯光、妆容表情。厂化痕迹重,加上妆发和服装一致,群像上个人的辨识度被削弱了。
早期的选秀是璞玉被雕琢的过程,赌石然后等待着结果。目前的选秀是直接跳过赌石打磨的过程。我们吃不吃这套呢?
至少在去年,我们是很受用的
。更专业完备的准备,更训练有素的偶像、更年轻漂亮的面孔与不那么强的草根感。
以及他们完全是电视上的男孩,区别于生活中男性的一贯形象。
2.被记住的成本变高—审美疲劳+闷油+重点飘忽不定
为什么延续到今年却不行了呢?
一是市场太饱和了
,这类型的男孩不断地出现在大众视线内,加上妆发一致,新鲜度被一分再分,我们有些审美疲劳。对于偶像来说,被记住本就是决胜的关键,
市场饱和与审美疲劳让被记住的成本变得更高。
二是,究竟是韩式欧巴还是中国男孩? 除了市场与审美疲劳,大众对男团的审美也在向更苛刻的方向转变—
真的太油腻。
男团审美的闷油感,不只出现在蔡徐坤身上。
应该说偶练的成功和长久以来韩系爱豆的文化侵染,
让许多新生代的偶像都有这个问题在。
男爱豆的发型真的比“辛芷蕾头”还火爆,
基本人头一个。
妆容能跟着五官变化,不至于完全一样,但为什么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相似又有些油腻呢?根据造型与五官对比,氧叔发现目前
偶像的长相审美
都是偏
“发面馒头类”
的。色白、软组织多、眼妆浓、高磨滤镜。
颌面平整、面部软组织感重、加上皮肤特白。第一视觉感受就是一摊肉上有点小五官,
最主要的油腻点来自于下颌和脖子的比例失衡,下巴与脖子直接连在一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部分下颌线条不好看的人,是存在骨相问题的,
下颌角外翻,下颌起点也低,加上下巴长,正面看脖子与脸无缝连接,侧面看线条也不是很好看。但是不论好看还是不好看的下颌线条都是有骨支撑的,且有一个转折点,没有一线式的。
但骨相的调整费力也有天花板,为了上镜和更省力,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轻微骨相调整+垫假体。但是
直接加下巴长度,和下颌骨自己的弧度带来的线条感是不同的。一个是直线型,一个是有骨骼的支撑弧度的。
量多则腻,软组织堆积则油,
再配上训练有素的wink示好,观众闷油了。而在偶像审美这块,女团的群像就做的更好。女团虽然也有统一制服,虽然技能上参差不齐,远不如今年男团的专业。
但是她们的脸与个人人设记忆点很强。
孟和吴是努力又训练有素的好学生,人设相似但长相的区分点也很多。
一个盐系一个甜系,一个五官平顺一个小有骨感。
杨超越与yammy更不同了,一个是立体紧小的五官,属于传统审美里的好看,记忆点是笨且德不配位;另一个是平细反传统,单眼皮酷女孩。
除开偶像审美,还有重点飘忽不定的因素。
到最后一期,
观众依然疏理不出十个核心人物。
镜头与剪辑的飘忽不定,让看节目的观众也飘忽不定。没有镜头的人自然不能被记住,有镜头的又是已经被淘汰掉的人,没有核心人物,没有情节冲突,也没有讨论度。
第三方渠道分流也导致话题度跟不上。
3..顶流热巴slay都救不了的节目,为什么“贫民锦鲤”杨超越能?
回到标题上的这个问题,为什么顶流热巴加盟,还有各大导师助力,
这个节目还不如去年“贫民锦鲤”杨超越的流量爆呢?
诚然热巴很美也足够大牌,
但她给观众的固有印象太深刻
,几乎没有颠覆认知的爆炸性可能存在。恰如其分的美和可爱,好像除了这些词汇真的很难在找到其他东西来形容她。
导师也足够大牌,性格很好冲突也有,也圈了一些粉,不过都是意料之中。杨超越不同,贫民好看,但业务能力不行,
自带原罪与争议。只要她能“德不配位”一天,
两极化的情绪就会沸腾一天,给节目带来月经式的流量与关注度。
综合一圈分析下来,在这个时代什么都在高速变化。
偶像审美在变
、群体心理在变、线上线下的规则都在改变,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不论是暂时的同质化,还是观众的审美越来越苛刻,但有些追梦人的心也许从未改变。
想来这里展现自我,想在这里实现梦想,不论结果如何,也许每个走进选秀大门的人在抬脚那刻都曾幻想
“试一试吧,要是真的成了呢。”
,希望今晚你们支持的追梦男孩都各有所得。
六月有高考、有毕业季、有选秀节目,
有好多与梦想相关与未来相关的重要时刻,希望在面临不同选择的我们都能坚持下去,
试一试吧,要是真的成了呢
。点个
“在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