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的好坏还需要看它是否有“胆”,是“胆”大还是“胆”小,是否具有直面矛盾和问题的勇气,是否具有提出解疑破难的观点和举措的胆略。“文胆”的关键在于敢于创新。在机关写文章不是“写字”,而是“写事”;
不是“要笔杆子”,而是“用笔杆子”
,这是一个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如果遇到矛盾就绕道走,那么,不管你的文章费了多大的劲,也是事倍功半的。就像啼哭一声就夭折了的孩子,没有生命力。胆子太小,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会是好文章。所以我们讲,写文章要有胆气。要写出文章的胆气,借鉴体制外的经验和办法很重要。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的,因为人们接受新东西总会有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要具有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敢于突破的魄力。
创新的关键在于结合。借鉴体制外的经验和办法是一种结合,还有很多其他的结合。机关工作和基层工作相结合,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了解世界的情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方面面都要结合,结合得越多越好。世界上好多东西就是结合之美。比如说,我在朔州市、长治市工作的时候,提出了“小政府,大服务”,“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观点,解决了当地的问题。如果下边的乡镇、其他城市不加修改原样照搬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归根到底,只要能解决当地遇到的实际问题就行。
写文章时的胆量是和实践中的胆量相联系的。在实践中干事情,也要敢于往矛盾的堆子里边钻,特别是年轻人.要寻找矛盾而不是躲避矛盾,只有勇于跳进漩涡中,才能学到真本事。所以大家不要怕曲折,遇到困难不要悲观失望,机遇永远是给那些乐观向上的人准备的,机遇天天有,这个机遇走了还有其他的,所以大家要大胆实践,勇于实践。这是练就“文胆”的基础。
提出新的观点,阅历很重要。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一定的阅历和经验是不行的。阅历包括阅人、阅书、阅事、阅山、阅水。走过的地方越多,了解的事情越多,读的书越多,你的阅历就越丰富,你的写作水平就越高。在读和你有关的专业书的同时,一定要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书读的越杂越好,然后融会贯通,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要读好两种书,一种是有字的书,一种是无字的书。读无字的书就是要多听别人的观点,多了解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东西。如果无字的书读得多的话,就会读书成瘾,调查成瘾,你就再也没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唱歌、跳舞、打麻将、打扑克、吃喝等,就会更多地关注工作上的事情,比如说做一些类似调查研究等方面更有意义的事情,写好文章也就有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