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神共奋
每周两篇原创,包括但不限于:职场心理系列,读名著品职场系列,知识管理系列、国民新女性系列。欢迎关注,请相信一个不靠脸吃饭的人是最要脸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神共奋

换季护肤:怎样保持皮肤颜值不下降?

人神共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8-29 21: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篇文章主笔:大E


时值处暑,下一个节气是白露。

秋意,渐渐近了……

我们的皮肤,又要面临新的挑战。


“换季时,怎样让皮肤恢复好状态?”

“避开雷区:换季护肤是个技术活”

“换季肌肤差哭了,怎样找回好皮肤”

“换季护肤,这些tips你需要知道”

……

每逢季节交替,这样的时令护肤话题,就会变得非常流行。


这是因为——

换季,确实容易让肤况变差。

就连向来安稳的健康肌肤,也需要多加留意,避免隐忧;

而原本就状况不稳定的,更是问题多多。


那么,怎样才能安然度过换季期?

今天这一篇,希望能帮你找到答案。


1

换季时,皮肤为什么容易出问题?

每一次季节更替,都带来外界大环境的改变。

比如:温度、湿度的不断变化

具体到夏秋之交,还有大风扬尘、昼夜温差加大、秋雨和秋燥的频繁切换等现象。

有时一天跨越两个季节,气温像坐过山车;

甚至短短几小时,就气温骤降,狂风大作,也都是平常事。


这样的大环境的改变,意味着:

皮肤表面,受到更多的物理刺激与干扰。


这些刺激或干扰,对于表皮角质层的这样的生物防御体系来说,当然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扒爷在之前这篇文章《 你对护肤的理解,可能完全都是错的。 》里面介绍过,皮肤对外界影响的防护机制,采取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 “消耗战”

角质层细胞们,前赴后继的自我牺牲、不断更新,为我们抵御来自外界的伤害。

而随着时光流逝、人体皮肤的自然老化,肌肤的新陈代谢减缓,抵御能力逐年下降。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博弈,本就是一场越来越艰难的动态平衡。

那么当外界环境突然改变时,等于是: 敌军在改变阵型。

敌方战术改变了, 皮肤的防御,也就变得更为艰难了。

皮肤一时难以调整适应,状况也就随之变得不稳定。


加上换季时,人体激素水平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也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机能。

原本自然脱落、更新的角质层细胞(下图左),受到环境刺激后,变得干硬起壳,无法有序脱落(下图右),抵御内外刺激的能力减弱,产生一系列的肌肤问题。

形象的来说,就是:

原本整整齐齐、排好阵型冲锋陷阵的角质层先头部队, 由于敌军攻势太强,被冲击的七零八落,阵容大乱。

所以,原本平滑的皮肤,在换季时,就很容易出现干燥粗糙的问题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2

换季护理的重点,是保湿。

开宗明义——

保湿保湿,重点是“保”,不是“湿”。


每到换季,皮肤变得干燥,不少人就会觉得:

皮肤缺水,那就给皮肤“补水”吧。

用什么补水呢?多贴几片面膜,每晚湿敷一下吧。

这是错误的做法。



因为贴片面膜最擅长的所谓“补水”,只是对干枯角质层,来一针临时“强心针”。

湿敷所带来的水合作用,泡涨了角质层,使得原本萎靡不振的角质层的状态,看起来饱满和通透一些。

一时之间,肌肤仿佛恢复了新生。

对于飞来飞去赶通告的明星来说,为了追求镜头前的效果,确实可能会比较依赖面膜,依赖这种对肌肤状况的临时提振作用。

而明星光环,会带来示范效应。

这也就是贴片面膜,之所以这么流行的原因所在。


然而, “强心针”只能临时打打,作为日常补药就不合适了。

尤其是,皮肤已经出现严重经皮失水的状况下。

尤其是,换季期间,外界环境多变的情况下。


如果角质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干燥状况,那就说明,皮肤本身的挡水功能出现了问题。

皮肤不能有效地保住自身所含的水分——这才是皮肤干燥的真实原因


而对于结构已经出现松散的砖墙来说,再用水分泡涨,结构就会变得更加脆弱。

抵御外界环境侵害的能力,会变得更差。

所以,皮肤状况不好的时候,反而是需要避免面膜湿敷的。

这一点,和人的本能直觉相反。

所以非常容易被大家所忽视。


再说一个反直觉的科学护肤观念——

皮肤越长时间接触水分,越会造成天然保湿因子(NMF)的流失。

皮肤的天然保水能力,就会越弱。


为什么?

因为皮肤中的天然保湿因子,之所以可以保湿,是因为具有亲水性。

NMF可以和水分子结合,把到处闲逛容易走失的[游离水],变成[结合水]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也就是说, 天然保湿因子,是水溶性的。

当天然保湿因子,和水分子欢欢乐乐的融为一体之后,当然也很容易, 随水一起“离家出走”了。

这种情况,每天我们洗脸的时候,都在发生,但通常比较短暂。

所以我们提倡: 洁面要温和,冲洗要轻柔快速,减少天然保湿因子的流失。


而用贴片面膜湿敷,则会加大天然保湿因子流失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实在忍不住想贴面膜的话, 含天然保湿因子成分的面膜,相对来说会是更好的选择。


同时还要注意,贴面膜的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来说是15~20分钟,如果大于20分钟,对皮肤的伤害会比较大。

我们甚至建议,控制在15分钟以内会更安全一些。


科学护肤的真相,有时确实与大多数人的直觉反应不同。


我们建议:

保湿不能靠湿敷,要靠“保”与“护”。

保: 日常补充流失的天然保湿因子

含有天然保湿因子的妆水或精华产品,用量比平时稍多一些即可,单位时间内,皮肤能吸收的量很有限。

所以,含天然保湿因子的水类保养品,是需要作为日常基础护肤产品,天天补充的。

这比肌肤出现问题后,再临时抱佛脚,要更加科学有效一些。

护:以油护水,增援肌肤抵御力

选择成分出色的乳霜产品,抚平角质层表皮的毛躁,帮肌肤一起抵御外敌。

关于乳霜产品的作用与意义,扒爷在之前这篇《 论一瓶乳霜的自我修养 》中,写的很详细,感兴趣的可以补充阅读一下。

3

既有外患,可别再有内忧了。

——避免护肤品来源的刺激

如果说,护肤品存在的核心意义,正是帮皮肤加强对外在环境的抵御能力。

那么反过来看,如果你的护肤品,本身就存在刺激,在换季的关键时刻还要来添乱,那岂不成了重金购买的内奸了吗?

要知道,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再坚强的皮肤阵线,也是要溃不成军的。


因此,我们尤其不建议,在换季时,安排以下存在刺激的高风险美容计划——

  • 使用比较刺激的美白产品

  • 刷酸去角质、果酸焕肤

  • 激光射频微针……等等

    各种存在微创口的医美疗法


这就好比,拔牙之类的治疗,务必要避开生理期一样。

千万不要在皮肤容易出问题的时节,采取过于激进和冒险的护肤策略。

这是得不偿失的。


或许,前面说的这些比较激烈的美容措施,大部分人很少涉及。

但日常的护肤产品,可就不一样了,是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需要格外加以留意。


夏秋换季,干燥和大风,让皮肤已经备受考验,变得敏感异常。

此时护肤品的使用,更需要保持温和,尽可能减少肌肤受到的刺激。

之前曾经有过一度非常流行的护肤误区——

“护肤品使用后出现刺痛,那是因为你皮肤缺水

这种情况下,需要继续使用,等皮肤充分补水后,就可以缓解了“

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是一种误导。


以保湿为核心保养目标的产品,是不应该出现刺痛反应的。

出现刺痛,就说明产品含有某种刺激性成分,并不适合日常的基础保养。

也不符合我们一贯的温和护肤的理念。

尤其换季期间,更应该避免使用。


除了各种猛药,需要避免之外

还有日常清洁的环节,一定要温和。

尤其是各种流行的洁面仪、洁面刷、洁面工具,都应该严格避免。

多事之秋,任何刺激性因素,都可能会带来皮肤状况的下降。

其中也包括紫外线的伤害,对皮肤产生的不利影响。

所以,秋季气温下降后,即便衣着开始增多,对于裸露在外的肌肤部分,也是需要做好防晒的。


多说几句

温和护肤、科学保养

说多了,真有点像念经一样。

可是,有了正确的护肤观念,才会指导科学的护肤行动嘛~


所以这个科学护肤经,还是要时不时,翻着花样念念的。

请自动脑补:扒爷念扒爷念,扒爷念完洪哥念,洪哥念洪哥念,洪哥念完大E念~~

(手动微笑)


最后,祝大家平稳度过换季,偷偷变美——

细腻光滑不粗糙,水润柔嫩不干燥

不红不痒不过敏,不油不腻不长痘。



扒爷在线

欢迎你选择我们家的产品,我会为你提供私人顾问服务。

下方可了解产品信息。

护肤•奇扒说

SKIN•TALK

不看不知道,美丽有奥妙~ 喵~~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小扒的网上专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