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巴西市场的投入,一批医药企业以授权许可、本土化生产和战略并购等方式积极开拓巴西市场,并产生了较强的示范效应。成功的市场开拓经验反映了深入理解当地政策法规和市场特质的重要性,以及合理规划税务策略、加强合规审查的必要性。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和中国在南美地区最大的医药贸易伙伴,巴西具有哪些市场潜力和医药投资机会?
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2.15亿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预期寿命,展现出巨大的健康需求和市场潜力。巴西的医疗支出占GDP的9.47%,凸显了该国对健康领域的重视和不容小觑的消费潜力。据IQVIA报告,2023年巴西医药市场销售额达35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2%,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医药市场。巴西药品市场以专利药和品牌仿制药为主导。政府通过推出非专利药计划和药价控制措施来缓解药品短缺问题。2023年,仿制药市场销售额达到210亿美元,占据近六成份额。
巴西医药市场竞争激烈,跨国药企和印度企业凭借早期的市场进入,已确立了较为稳固的市场地位。IQVIA数据显示,2021年巴西共有349家制药公司,其中国际制药公司118家,国内制药公司231家。在这些企业中,赛诺菲、诺华、罗氏、武田等全球制药企业表现不俗,通过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满足了巴西对于高质量治疗解决方案的需求。巴西本土药企如Ache、EMS Pharma、Eurofarma、Neo Química等则专注于仿制药市场,常年位居营收前列。
为了抢占巴西医药市场,跨国企业相继在当地设立办事处,并通过收购本地药厂扩充仿制药的产品组合和分销网络。如早在2009年,赛诺菲就通过收购巴西仿制药厂Medley,在仿制药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通过合作加强了免疫学研究;武田制药于2012年将巴西Multilab纳入麾下,丰富其在OTC领域的产品线,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诺华则通过在巴西生产原料药和建立新生物技术工厂,加强差异化布局抢占市场;2023年7月,专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Neuraxpharm启动对巴西Libber Pharma的收购,利用Libber的基础设施优势,扩大在巴西市场的产品分销和商业化能力。
尽管巴西市场被看作是业绩增长的沃土,但要在当地取得成功并非易事。武田制药在2017年出售Multilab,剥离了仿制药业务;辉瑞与巴西Laboratório Teuto Brasileiro的合作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大型药企对巴西市场热情减退之时,印度药企在巴西的耕耘迎来了收获期。他们采取本地化生产为核心的战略,通过在巴西和墨西哥等关键市场建立制造基地,实现了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并通过收购的方式迅速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在监管合规方面,印度已成为巴西药监局批准制造场地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产品线也从仿制药和原料药拓展到了高附加值药品和生物类似药。
在巴西,药品上市的注册要求和商业化挑战很高,目前中国药企进入巴西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license-out,将注册和市场推广的成本分摊给当地药企。专注于新药研发的复宏汉霖和百奥泰是这种模式的代表。授权方通过经销商的资源快速启动销售并减少合规风险,但面临的挑战在于授权方对终端市场的控制力较弱,会限制企业在当地市场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策略的灵活性。
二是并购当地企业。2022年,国内隐形矫治知名品牌时代天使以194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巴西正畸市场领先品牌Aditek 51%的股权。时代天使受益于Aditek 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品牌产生协同效应,有望显著提升时代天使在巴西市场的竞争力。但并购涉及较高的前期成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并购后需投入资源以确保经营管理体系的统一,辉瑞与巴西Teuto就曾因管理上的文化差异遗憾“分手”。
三是深耕当地市场。如甘李药业自2014年开启与Biomm公司的合作,通过技术输出,已在巴西糖尿病治疗市场占据了有利地位。2024年5月,Biomm胰岛素工厂成功投产,获得巴西媒体广泛报道,显著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挑战——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且在本土化生产和产业链建设中,必须应对市场和政策的波动,但甘李药业的成功实践展示了这种模式的长期效益和可行性。
迈瑞医疗通过在当地设立子公司,积极与当地领先的医疗机构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提供数字化智能解决方案,提升公共医疗机构诊疗协作效率。这种模式要求较高的资源投入,但赋予了迈瑞医疗在经销商选择和本土渠道管理上的灵活性。
珉科医药和南京法默凯等企业则在巴西成立分公司,深入了解和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成功构建了强大的本地化服务网络,CRO、CSO等服务为更多中国企业进入巴西市场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巴西并非是一个供给贫瘠的市场,在消费医疗、慢性疾病治疗和传染病防控等关键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市场竞争激烈。有意进入巴西市场的中国企业,无论选择以何种方式“出海”,都将面对巴西复杂的税制和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果想在巴西市场商业化落地,需要与专业合作伙伴紧密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开拓市场,完善服务以增强渠道把控,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商业规则和医疗环境。在与国际医药巨头的竞争中,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具有如下机遇:
第一,价格优势突出。中国医药企业通过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质优价好的产品呈现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些产品不仅迎合了巴西市场的需求,也使中国成为国际公共采购的重要供应国。
第二,巴西市场对创新设计和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有较高的偏好,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通过差异化创新设计展开竞争。与此同时,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可以加强市场开发力,共同利用当地资源和经验,更好地融入市场。
第三,随着巴西监管政策改革和宏观经济稳定,中国企业有望享受到税收减免、市场准入和通关便利化等政策优惠。
第四,与公共卫生机构和政府间的合作潜力进一步增大。如通过生产性发展伙伴关系(PDP)项目与当地实验室合作,积极参与政府项目和招标,以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Fiocruz基金和布坦坦研究所等公共卫生机构也是潜在的合作伙伴。如布坦坦研究所与中国科兴的临床研究合作,不仅加强了两国在医药领域的联系,也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陈慧君
来源:《医药经济报》2024年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