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华人在新加坡有特权?李显龙:毫无根据 ·  14 小时前  
新加坡眼  ·  在新加坡偶遇家乡父母官,而且还是副国级 ·  2 天前  
新加坡眼  ·  949新币!iPhon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文献速递】D-KRd联合双重移植治疗高危NDMM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4-08-18 00:00

正文



摘要

高危细胞遗传学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中与不良预后相关。法国骨髓瘤工作组的2018-04期研究评估了一种强化治疗策略的可行性,包括四联诱导和巩固治疗,并进行双重移植,用于治疗高危、适合移植的NDMM(TE-NDMM)。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高危TE-NDMM患者,D-KRd联合双重移植是可行的,并且取得了高的缓解率和PFS。


研究背景

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尽管已纳入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但对于高危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改善尚不确定。到目前为止,三联疗法(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简称VRd)或四联疗法(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简称D-VTd)诱导联合移植,随后进行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已成为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TE-NDMM)的标准治疗。

近年来,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KRd)三联疗法加移植显示出对TE-NDMM患者具有高效且安全性良好的效果。将达雷妥尤单抗加入VTd、VRd或KRd疗法,还使TE-NDMM患者获得深度缓解率和极低微小残留病(MRD)率。近年来,双重移植也比单次移植改善了TE-ND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这一背景促使法国骨髓瘤工作组(IFM)设计了2018-04期研究,评估了在高危TE-NDMM中,D-KRd诱导和巩固治疗加双重移植的可行性和疗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Blood 杂志上,现介绍如下。


研究方法

本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2期研究在法国骨髓瘤工作组(IFM)的11个中心进行,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岁,未经治疗的症状性NDMM,血清中可测量的单克隆蛋白(≥0.5 g/dL)或尿中单克隆蛋白(>0.2 g/24小时)。主要纳入标准包括:适合移植(TE)、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2级、肾功能正常,以及存在至少一种HR细胞遗传学异常,包括del(17p)、t(4;14)或t(14;16),由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确定,阳性阈值为30%。主要排除标准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其他恶性肿瘤史(除基底细胞癌和宫颈原位癌外),以及周围神经病变≥2级。

诱导治疗包括6个28天周期的静脉注射达雷妥尤单抗(第1和2周期在第1、8、15和22天,第3-6周期在第1和15天)、静脉注射卡非佐米(第1-2、8-9和15-16天,剂量为20/36 mg/m²)、口服来那度胺(第1-21天剂量为25 mg)、口服地塞米松(第1-2、8-9、15-16和22-23天剂量为20 mg)。计划在第6个周期后进行干细胞采集,采用高剂量环磷酰胺(3 g/m²)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 μg/kg)。在造血恢复后一个月,未进展的患者继续进行巩固治疗,包括4个28天周期的D-KRd治疗,包括静脉注射达雷妥尤单抗(第1和15天剂量为16 mg/kg)、静脉注射卡非佐米(第1、8和15天剂量为56 mg/m²)、口服来那度胺(第7周期剂量为15 mg,第8-10周期剂量为25 mg的第1-21天)和口服地塞米松(第1、8、15和22天剂量为40 mg)。患者随后接受第二次移植,并接受2年的来那度胺(每28天10 mg的第1-21天)和达雷妥尤单抗(每8周16 mg/kg)维持治疗。

主要目标是评估可行性,主要终点为完成第二次移植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每个阶段的缓解率(总缓解、部分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完全缓解和严格完全缓解)和MRD、干细胞采集质量、PFS、OS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从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法国的11个中心纳入了50例符合条件的有症状TE-NDMM患者。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疾病特征总结如表1所示。入组时的中位年龄为57岁。根据修订的国际分级系统(ISS-R),38例患者(76%)属于II期,12例患者(24%)属于III期。43例患者进行了PET-CT,其中4例患者(9.3%)存在髓外病变(EMD)。3例患者(6%)符合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CL)的诊断标准。根据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在20例患者(40%)、26例患者(52%)和10例患者(20%)中分别检测到del(17p)、t(4;14)和t(14;16)。此外,在25例患者(50%)和6例患者(12%)中分别检测到1q增益和del(1p32)。30例患者(60%)至少存在2种高危异常。总体而言,有46例患者(92%)完成了诱导治疗(2例患者因疾病进展,2例患者因不良事件[AE]而退出),42例患者(84%)接受了ASCT 1次(4例患者由于干细胞采集失败)。40例患者(80%)完成了巩固治疗(1例患者撤回同意,1例患者由于不良事件而退出),36例患者(72%)完成了第二次移植(4例患者由于干细胞采集失败)。至少70%的患者完成了第二次移植,因此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总体而言,14例患者在维持治疗前退出,原因包括干细胞采集不足(n=8)、疾病进展(n=5)或不良事件(n=1)。36例患者进入了维持治疗阶段。目前仍在进行维持治疗的有24例患者,6例患者已经完成了维持治疗。流程图总结如图1所示。

表1 纳入研究患者的基线信息


图1 研究流程

缓解率总结如图2A所示。按照方案人群,在诱导治疗结束时总体缓解率为95%(n=46),包括60%(n=29)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和31%(n=15)完全缓解/严格完全缓解。在巩固治疗前,完全缓解/严格完全缓解率为48%(n=42),在早期巩固治疗结束时为70%(n=41),在维持治疗前为81%(n=36)。MRD分析(NGS,10 -5 和10 -6 阈值)在诱导治疗后(n=39 [of 48]),第一次移植后(n=37 [of 42]),巩固治疗后(n=32 [of 41]),和第二次移植后(n=33 [of 36];图2B)进行。按照方案,诱导治疗后MRD阴性率为10 -5 为53%,10 -6 为43%。在维持治疗前,诱导治疗后MRD阴性率为10 -5 为97%,10 -6 为94%。在意图治疗人群(n=50)中,维持治疗前MRD阴性率为10 -5 为64%,10 -6 为62%。

图2 缓解率和微小残留病

在生存预后方面,截至2023年7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共有9例患者疾病进展,其中2例患者因干细胞采集失败(n=1)或不良事件(n=1)退出研究。2例患者在诱导阶段期间疾病进展,5例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在这5例患者中,4例在维持治疗前达到了MRD阴性(10 -6 )。共有7例患者死亡,其中5例患者因骨髓瘤进展,2例患者因不良事件。PFS和OS尚未达到。30个月的PFS为80%,30个月的OS为91%(图3)。在3例原发性PCL患者中,1例在诱导期间早期疾病进展。其他2例患者目前仍在维持治疗阶段且无进展。

图3 PFS和OS

在安全性方面,2例患者因D-KRd相关不良事件死亡:1例为脓毒性休克(在诱导期间),另1例为JC病毒相关的进行性多发性白质脑病(在维持治疗期间)。总体而言,有4例患者(8%)因治疗相关毒性永久性停止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诱导期间(肿瘤溶解综合征和COVID-19感染)、1例在巩固期间(COVID-19感染)、1例在维持治疗期间(JC病毒感染)。卡非佐米、来那度胺或地塞米松的剂量减少分别有23例(46%)、37例(74%)和17例患者(34%)。在诱导期间,最常见的血液学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在18例患者(36%),主要为3或4级(n=16)。对于非血液学毒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感染(n=21 [42%])、胃肠症状(n=24 [48%])、疲劳(n=13 [26%])和精神问题(n=10 [20%]),大多数为1或2级。在巩固期间,最常见的血液学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在9例患者(21%),主要为3或4级(n=6)。对于非血液学毒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感染(n=15 [35%])、胃肠症状(n=15 [35%])、疲劳(n=8 [19%])和精神问题(n=10 [20%]),大多数为1或2级。21例患者(42%)出现COVID-19感染,大多数为1到2级,仅有3例患者为3级COVID-19感染。总体而言,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报告了7例患者(14%)和3例患者(7%),分别在诱导和巩固期间,全部为1或2级。5例患者(10%)在诱导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2%)发生可逆的2级卡非佐米相关心功能不全。

表2 不良事件汇总


研究结论

尽管高危细胞遗传学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与较差的生存率相关联,但专门针对这一难治人群的前瞻性试验很少。本研究结果显示D-KRd联合移植在HR TE-NDMM患者中是可行的,并获得高MRD阴性率和PFS。目前,这种方法(抗CD38-KRd联合移植)正在MIDAS随机试验(NCT04934475)中评估对诱导后MRD阳性的患者的效果。


参考文献:

Daratumumab, carfilzomib,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with tandem transplant for high-risk newly diagnosed myeloma. Blood. 2024 May 16;143(20):2029-2036. doi: 10.1182/blood.2023023597.


编译及审校组成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