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可持续增长的美国债务仅在过去十年就翻了一番,在5月9日已经超过34.7万亿美元,占GDP的122%以上,如此庞大的债务增加了美国最终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5月2日发表的报告中预计到2049年,美国债务将超过整个美国经济规模的2.3倍(目前约为1.24倍),很明显,暴涨的美国国债在利率高企下将对更多的美国银行陷入抽水效应,使得美国金融体系的信用裂缝继续扩大,进一步削弱美元作为全球金融秩序的基石作用,以及破坏美国国债作为世界资产价格之锚的共识,更让目标国家积极发展美元的替代方案。
美国财长耶伦在今年3月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上回答议员有关去美元风险的提问时曾罕见地承认美元储备地位正在下降,并警告“34万亿的美国债务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但认为美元将依旧是主导,不过承认一些国家可能因制裁而寻求替代美元。
随后有议员指出,即使是传统的美国盟友、比如法国和日本,也在做非美元的交易。所以,现在对离美元印钞机最近的人也公开承认“美元危机”的可能性而言,这是新的,值得我们关注。
很显然,目前美国正在将更大的债务赤字进行货币化,更是利用不同经济周期的美元松紧货币政策,收割包括日本、英国、韩国、欧洲等多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利差,收取铸币税,在全球获取了大量“不劳而获”的财富。
虽然,自2008年以来,超过75%的全球交易仍以美元完成,同时,美元还占外债发行量的60%以上和全球央行国际储备的59%,但现在在债务利息成倍增加和全球经济多极范式开始转变后,美元地位已经开始走向急剧下跌的边缘。
特别是,新消息表明,作为美元核心根基的美国和沙特之间的石油美元协议也出现了问题,将成为这次美元货币地位收缩的开始,沙特一度宣称或将要终止石油美元协议,不用美元交易石油。
目前去美元化的另一个新进展是,IMF在4月28日突然宣布将进行一项建立一个全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形式的去美元化金融变革,该体系将会自动取消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篮子新数字货币的结构,类似于SDR。
为此,IMF已经发布了一个名为XC的数字货币理论模型,该模型将所有的央行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美元和欧元)一起捆绑在一个金融体系下,使之成为全球数字储备货币,以进行跨境支付,XC平台将使各个相关国家从传统货币到CBDC的过渡变得不那么复杂,由此来自动结束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紧接着,目前,欧洲央行,日本,英国,瑞士,加拿大,瑞典以及国际清算银行也已经共同组成了一个数字货币开发小组以绕开美元中心化,更是超出市场预料之外。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据欧盟委员会在5月2日更新发布的在全球市场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提案显示,欧盟也计划在2025年为原油创建欧元定价的基准价格,并将在研究数字欧元的基础上,作为欧盟成员国与第三国能源合同的默认货币。
华尔街预言家、资深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坚定拥护者彼得·希夫在5月4日指出“以石油美元为基础的美元结构已经出现问题,因为,飙升的美国联邦借贷和支出已经将美元变成了一个由大规模庞氏骗局支持的垄断货币”。
按照英国央行前行长卡尼的解释就是,美元的主导地位已经给美国以外的决策者带来了问题,这将迫使全球都在思考美元的渠道作用,他认为降低美元地位的最好办法是可以用一种被全球接受的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以方便全球市场进行交易。
紧接着,伊朗央行表示,计划将更多货币纳入新外汇结算系统,允许与伊朗有进口业务往来的商家可以与其所对应的国家进行货币配对结算付款,并在和部分国家的商品交易中完全停用了美元。
据伊朗金融论坛报的最新数据,伊朗计划推出数字货币,而早在2018年,伊朗当局已经用人民币取代了原来美元的外汇位置,甚至,有消息称,伊朗新发行的货币“土曼”也将锚定人民币汇率。
紧接着,盛宝银行报告称,目前,包括亚欧市场在内的部分全球原油参与方已经非常乐意用人民币的形式进行交易结算,这不仅有助于从主要的国际基准手中取得部分石油定价权,而且还可以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
根据上期所一周前给到BWC中文网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金额高达30万亿,截至3月,有近70个国际经纪公司推出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服务,而一个新的石油货币体系是否有国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就是人民币定价功能发挥的具体体现,且取得了新进展。
分析称,中国接下去将开始用人民币大规模结算和购买进口原油,在数千万吨伊朗石油持续运抵中国的过程中,大多数结算都是以人民币进行的,这说明,人民币在伊朗石油交易结算中已经发挥了石油货币的作用。
这在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定价权功能和市场交易份额不断扩大化的背景下,叠加数字人民币的领先优势,伊朗的石油交易选择用人民币结算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
这更意味着打开了未来人民币大规模结算石油合同的空间,更代表着由于石油人民币国际化的巩固,从而为那些有绕开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方便,并对冲以美元定价的原油期货价格波动风险。
据我们团队持续跟踪报道统计,目前,俄罗斯、意大利、印尼、阿联酋、安哥拉、土耳其、卡塔尔、巴基斯坦、罗马尼亚、西班牙、爱尔兰、荷兰、亚美尼亚、葡萄牙、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巴西、南非、委内瑞拉、伊拉克、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瑞士、文莱、瑞典、伊朗、沙特、以色列、立陶宛、越南、科威特、尼日利亚及柬埔寨在内至少有3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去美元中心化的进程,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继这37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开始去美元化后,又有7个国家加入,全球去美元化的,并将最终形成一股合力,再次让市场感到意外。
最新进展是,德国、瑞士、法国、英国已经与伊朗相关机构在进行谈判,以开展数字货币的交易系统,同时,瑞典已经在一周前宣布将使用锚定国家货币的数字加密货币以支持金融结算,并支持区块链技术以去美元化。
而让美联储更加意外的是,4月,日本、欧洲央行、瑞典、瑞士、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及国际清算银行也共同组成了一个开发数字货币的小组,旨在部分商品交易或金融结算领域实现去美元化。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印尼已经在中印贸易间只使用本币,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另外,印度央行也发布公告称,卢比汇率也将放弃锚定美元而重点关注人民币,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因为人民币更稳定。
而作为美国经济的传统盟友印度也在寻求叫停锚定美元汇率,在外汇市场中去美元化,这很明显让市场感到意料之外,这也意味着印度成为第44个开始去美元化的大国。
而随着沙特,伊朗,阿联酋,埃及等国还正式加入了金砖国家机制,使得金砖国家之间可以更广泛地采用本币进行结算,而不是使用美元,并有可能将会在全球石油市场定价和结算方面带来剧烈的变化,而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产油国加入金砖机制,并远离美元的新表态被视为开始加速去美元化。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货币和人民币与黄金也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同时,由世界黄金协会和IMF为我们提供的最新数据也在验证上述逻辑,正如下图所示,近几年以来,随着全球央行美债持有量下降,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却飙升至历史新高,以对冲美债敞口风险。
据世界黄金协会在5月2日公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至今年3月,全球央行共购买黄金高达1388吨,冲至历史第二高位,仅较2022年的历史高点减少45吨,比2017年高出73%,比最近五年的平均水平高39%,超出市场预料之外。
紧接着,世界黄金协会在一项有关全球央行未来购金趋势的调查报告中表示,各国在这两年购买了创纪录的黄金后,70%的央行计划在2024年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等非美元资产,比去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并将黄金定义为宝贵的战略性资产,因为,黄金没有信用和违约风险,这表明,具有天然货币属性的黄金将开始为美债出现的信用风险定价。
正如下图所示,我们财经研究团队据美财政部和世界黄金协会历次公布的数据统计还发现,在过去二十年里,全球央行从最大的美债买家变成了最大净卖家的同时,置换黄金的趋势非常明确。
分析认为,目前,全球金融系统正在经历一场与美元强权的“货币离婚”,美元的力量正在下降,并将在未来的5到10年里变得更加多极化,走向一个拥有黄金的再货币化以及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等来建立的一个全新的金融体系,即多种储备货币,并非美元占主导的世界,这些效应将会对美元和美债的结构性需求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