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星标
哔哔News
每天1次“好看”
带你看不一样的区块链资讯!
2014年,PoC就存在了,只是一直没火。这种通过普通硬盘就能挖矿的共识机制,在2014年就在Burst项目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因为缺乏激励没能完成共识,以及几乎没有二级市场的支持,Burst就这样非常低调地存在了四年。
随着以PoC共识机制为代表的BHD的价格的走高,BHD算力本身的疯涨,以及虫哥、Alex等PoC布道者在各地用脚布道,所有这些似乎再一次将沉寂已久的PoC共识协议推向了舞台。
不过,当前的PoC依然很小众,目前开通映射交易BHD的交易所还不是很多,BHD在二级市场的流通性也并不是很好。
在逐渐搭建起行业高壁垒,让新矿工望而生畏的四年后,没人知道以“人人挖矿”“节能环保”“重返2012年”口号宣称的PoC挖矿是不是一次新的机会。
6月13日晚,哔哔圆桌派组局《PoC,还能再火一点吗?》,Hpool.com CEO Alex、比升资本合伙人 徐佳、美国42tech创始人 曾林钏、51ASIC联合创始人 胖仔、Trichain Capital 合伙人 李庆楠以及
Hpool.com创始人 虫哥
做客哔哔圆桌派畅聊PoC生态,以下为文章整理。
圆桌大咖秀
大家好!我是比升资本合伙人徐佳,除了关注区块链项目,我们也在关注区块链矿业,包括pow、PoC生态。目前我们和顶级挖矿服务提供商在推一个算力合伙人的项目,为投资人提供最简单的挖矿投资一站式服务,PoC合作挖矿就是我们服务方向之一。
我们在2年前做了一家专注PoC挖矿的矿池——HPool,也是目前最大的PoC矿池。我们对PoC算法及生态发展关注了很久,也捐助过一些真正在推进PoC学术演化的研究者。
大家好,我是胖哥,2012年入行的老矿工一枚,我挖过BTC、LTC、PTS、ETH 等。我对新的共识机制有极强的兴趣,在2015年开始挖PoC的鼻祖币Burst的时候,我做了很多相关的教程。我现在的主力机器是在挖BHD,除了挖矿以外,我还做了PoC的矿机、矿机托管、矿池、PoC云算力等项目,目前都很顺利。同样,我也是目前全网最大的单体矿工(不知道这地方能不能用“最”字,不管怎么说,真是最大。)
大家好,我是42tech曾林钏,主业是挑战美联储,PoC项目主要是跟Alex和胖仔玩。我在p网上买过burst入如今要下架了,伤心。
大家好,Trichain Capital是一家新锐投资基金。从2017年我们就在关注PoC领域的机会,去年也看了很多PoC 矿机的项目,我们也关注了ipfs生态,和很多布道者进行了交流。我们还在继续寻找这个领域的机会,大家有好的项目欢迎和我们沟通。
- 01 -
圆桌第一问
Q1:诞生于2014年8月的Burst,为什么没有将
PoC
推向主流?为什么
PoC
现在突然又火了起来?你们分别看中了
PoC
生态的哪些机会?
李庆楠:我们希望PoC领域有“洪秀全”特质的精神领袖
2009—2019
年,区块链主要是在寻求一种新的货币和货币发行机制、支付和清算手段。这个期间主要还是以
pow为主,通过pow的方式(安全、去中心化)打破央行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实现货币的非国家化。
各种共识机制都在尝试把更多散户转化为数字币投资人,我觉得PoC也是一种在尝试的方法,通过“全民挖矿”带来更多的流量。我们一直在看PoC领域的机会,希望发现能有“洪秀全”特质的精神领袖。
人家说自己是耶稣的弟弟,引得一群农民信了,创造了一种新的共识——拜上帝教,发动了一场农民起义,撼动了清王朝的根基。
其实,币圈特别需要有“洪秀全”特质的人。大家并不真的了解洪秀全,他其实是一个有灵媒特质的人或者说是巫,确实有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
Alex:Burst虽然二级市场表现不佳,但是值得尊敬
我在
2015年就开始研究并参与Burst挖矿,我们的矿池一开始上线也是服务了Burst至今。个人认为Burst是第一个实现了PoC工程的币种,虽然二级市场表现不佳,但是也值得尊敬。
Burst为什么没有做起来呢?有如下几个原因:
天时:Burst发行时间约在2014—2015年,刚好处于熊市阶段;
地利:PoC学术在早期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缺陷,原有的POW经济模型也不适合PoC,再加上过快通缩衰减奖励还没形成共识就已经结束;
人和:没有人关注和推广PoC的基本逻辑和知识,原来的研发团队也很早就离开了Burst,而且原来的团队欠缺学术能力,白皮书都是用学者的引用论文,不是特别严谨。
为什么现在突然火起来了呢?因为有了一个成功的案例BHD。
天时:市场逐渐回暖,FILECOIN等项目引起了大家对硬盘挖矿的兴趣;
地利:学术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完善,BHD的经济模型也完全弥补了burst的缺陷部分;
人和:有大量的机构参与了PoC生态服务,大量的矿工参与了PoC挖矿,还有很多例如虫哥的自愿者在布道。BHD出现的时候正处于POW挖矿水深火热,正需要一种新型类POW的协议来解决,BHD曾经在大盘下跌的时候几度逆市上扬独立币市扩张了新的用户。
徐佳:BHD的算力在疯狂增加,说明关注的机构和矿工越来越多
刚刚几个嘉宾提到早期参与过
Burst挖矿,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也进行了学习。Burst刚推出的时候拥有不少的拥护者(比如我们今天几位重量级嘉宾),但是Burst在设计之初没有设计适当的激励方式,导致大部分的Burst被早期的矿工以非常低的成本挖到了,这极大的降低了后续加入矿工的热情,所以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PoC领域,我们目前也在关注和布局BHD,以及提供BHD的算力合伙人计划。最近,BHD的算力正在疯狂增加,也说明关注的机构和矿工越来越多。
- 02 -
圆桌第二问
Q2:BHD进行了百城行动,这种用脚行走布道PoC的效果怎样?布道一种共识机制,是不是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曾林钏:所谓日拱一卒
我觉得这是最靠谱的一种共识建立机制。所谓日拱一卒,当然,配上直播会效果更好。我自己也在布道,让受众能够见到本人是很重要的。
记得
13年我和虫哥
、
alex在杭州搞活动,把OK
徐明星、火币李林等负责人都请到了杭州。那时候大家对交易所普遍信任度有限,所以我们最朴实的想法就是项目负责人要露脸。百城活动看起来很辛苦,但是最接地气。
- 03 -
圆桌第三问
Q
3
:
BHD
在
Burst的基础上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创新,采取条件容量证明,矿工需要满足条件才能获得95%收益,裸挖只能获得30%收益,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经济模型?这种模型是否存在弊端?
Alex:
暂时还没发现
CPoC弊端
我在第二个问题提到过
Burst和BHD
的
PoC
的经济模型不适用于以前
POW那套,
因为PoC有新的特性,节能环保不费电,但是这也是个缺点,因为当矿工任何风险和成本都没有的时候,意味着矿业部分的生产没有成本支撑。
POW中有电力消耗和设备价值衰减来
作为某种玄学上的价值守恒:当你消耗一定的价值会产生新的价值。
BHD在原有PoC中加入CPoC经济模型非常合适,将持币在链上证明之后,作为条件容量证明,从而代替了POW中的电力,把币作为生产资料,继承了电力的风险成本,也不会因为生产币而外流资金。
裸挖的30%也让低风险偏好者有了进入的通道,再结合矿池的合作挖矿提高收益,共识也得到了扩张的状态,至于CPoC弊端暂时还没发现。
徐佳:矿工的收益覆盖成本需要一段时间,这可能会影响矿工的积极性
当矿工无抵押挖币时,
70%的挖矿奖励大部分会分配到运营团队,以维持新矿工引进和社区后期发展,这可以解决后期社区活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抵押成本问题,一部分的矿工会选择无抵押挖矿或者合作挖矿的模式,收益要覆盖成本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可能会影响新矿工挖矿的积极性,我觉得这可能会是一个弊端。
胖仔:动态博弈关系维持
矿工、持币者、推广基金三者的平衡
我只能猜测一下团队的用意,他们应该是想建立动态的博弈关系来平衡矿工、持币者、推广基金三者,让市场调节三者的关系,而不是定死规则强迫某一方。博弈产生共识,强迫则产生抵触。
- 04 -
圆桌第四问
Q4:目前Po
C代币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场外吗?基于PoC共识机制的代币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怎样?交易所支持PoC共识机制的项目还面临哪些技术难题?
胖仔:交易所上线BHD是很简单的事情
交易基本上是场内和场外各占一半,由于前
4年是挖矿高产期,那么矿工们更倾向于将BHD和矿机一起合作产生全额收益,所以流动性不是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BHD出来流通,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BHD是传统的 Bitcoin QT UXTO 架构的钱包体系,所以交易所本身只要有BTC 或者 LTC 交易对,那么上线BHD是很简单的事情,他们的底层RPC指令是相通的。
但 Burst 则不然,Burst的钱包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新生成的地址需要注入一定量的Burst来产生初始交易方可激活地址,所以Burst上交易所需要开发人员花一定的时间去熟悉和了解钱包底层架构,其本身不太高的币值也很难吸引交易所去单独学习它的底层架构。
目前开通映射交易的BHD交易所也不是很多,这个问题会随着BHD慢慢步入主流而得到解决。我们也看到有部分交易所打通了和矿池之间的连接,使得投资者持有BHD自动生息,这也会刺激BHD投资者的入场。
- 05 -
圆桌第五问
Q5:PoC挖矿对硬盘的要求会比较高,容量大和性能好的硬盘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与矿池合作也比个人挖矿的收益更高,PoC未来会向垄断和中心化吗?
李庆楠:PoC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越有钱的人挖得越多
只要有不平等,就一定有垄断。从古至今,向来如此。
PoC并没有实现真的平等,本质上还是越有钱的人挖得越多,和pow、PoS一样,本质上都是资本游戏
。只要是资本游戏,就有垄断和中心化。除非共识完全是根据时间参数来的,因为大家只有在时间上是平等的。
胖仔:家庭挖矿劣势不大,现在正好
一个共识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公平性问题,投入多产出多才是良性的经济体系。
能在链上对每一个矿业参与者做到公平分配收益并且没有任何漏洞,才是一个矿业系统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相比于PoW,PoC的矿机耗电量低、噪音小,适合家庭挖矿和人人挖矿。
但是对于PoC而言,如果家庭挖矿就有丰厚收益,势必会刺激专业厂商的入场,专业厂商一定会用更专业的设备,更低的运营成本来打败家庭矿工。
但是PoC挖矿想拿到全额收益还有另外一个条件,就是需要有足额的BHD来合作,缺1个BHD都拿不到全额,这一点也使得集中化挖矿变得更有门槛。
BHD是越来越分散的,越来越趋于更好的流动性的,这点也在阻止着单一矿工的无限扩张,所以从家庭挖矿和垄断式挖矿二者而言,又产生了这一层博弈。
从目前看到的BHD的价格以及挖矿收益而言,集中化大规模的挖矿是没有太高的优势的,目前挖取1个BHD的电力成本大约在 20度耗电左右,对于家庭矿工而言,家庭的 1元/度的电价,仅为20元电力成本,而专业矿场标榜的低电价通常在0.4元左右,折合为8元电力成本,站在200元的价格角度来看,20元和8元区别不大
总的来说,家庭挖矿劣势不大,距离BTC、LTC 这种传统POW币种的矿业形态:”家用电根本不能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家庭矿工想参与挖矿,现在就正好!
徐佳:哪怕未来出现矿霸,BHD矿工还是能被公平地得到它的收益
从产业链上来说,
PoC刚需的硬盘并不像传统的POW ASIC矿机一样被各大矿机生产商所垄断。
相比于现在POW矿机的一机难求,PoC只要能买到硬盘就可以进行挖矿,大大降低了挖矿门槛。我觉得哪怕未来出现矿霸,BHD矿工还是能公平地得到他的收益。
Alex:
PoC不会被垄断
从概率上来说,每个人的相同容量收益都是对等的,就好像翻硬币的两面抛
3次可能3次都是同一个面,但是当你把抛的次数无限增加就会无限接近于1/2的理论值。
PoC的基本原理就类似于抽奖,容量越大奖票越多但是相同容量基本等效。
不等效的是平滑度,容量越大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爆块次数(相对抛硬币数少)就能接近于理论值,越小的容量需要观察更多的时间和爆块次数(相对抛硬币数多)才能接近于理论值,只是体验上会比较差,但是不存在越大收益不等效。
与矿池合作可以找到合作挖矿的撮合来提高收益,矿池也可以化零为整之后二次分配收益使其不用等待间断的爆块观测时间。例如理论上一年才能爆一个块的容量,可以每天都分得一些。
PoC不会被垄断。因为其硬盘的每年产值大约为几千亿人民币,而且寿命较长,加上沉淀的是一个接近万亿的产业。所以设备不会垄断,非常民用化市场化,而且对电力没有依赖,对资源也不会垄断。
至于中心化的确可能会有类似POW一样的大户或者特大规模的矿工参与,但是与POW不一样的是,PoC是同时兼容大中小矿工,虽然大矿工的容量更大但是大矿工投入的成本也更高资金风险也更大,挖矿的过程不是平均主义,假设A投入10万和B投入1万的收益结果是一样的,反而是一种经济上的不公平。而且去中心化不是行业目的只是实现去信任介质化的过程,相对的过程公平更加重要。
胖仔:除非
西部数据、东芝和希捷三家联手都来挖BHD,才会形成垄断
从挖矿基本设备来讲,
PoC的主流挖矿设备在近几年都会一直停留在机械硬盘上,而机械硬盘目前也只剩下三家,西部数据、东芝和希捷。
除非这三家厂商联手决定硬盘不卖了,自己都拿来挖BHD,才会形成彻底的垄断。
你把垄断权给到这三家知名厂商,比给到比特大陆这种寡头公司要靠谱的多,发生的几率也要小得多。
- 06 -
圆桌第六问
Q6:基于PoC共识机制的项目的安全性如何?是否也存在51%的攻击?基于PoC共识机制的项目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增强安全性?
胖仔:BHD是一个拥有N多座舱的豪华邮轮,无论是头等舱还是普通舱都能享受豪华邮轮的安全系数
PoC的鼻祖Burst已经上线5年了,其早年的PoC1时代出现了一些Bug,导致矿工们可以虚构容量空间来挖矿,打破了已有的公平收益分配模型。
值得庆幸的是,BHD上线就用的PoC2 格式,也就是第二代PoC底层的数据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数据被完全打散,其熵几乎等于100%,无法被压缩,也就完全杜绝了扩容作弊手段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矿业参与者收益的公平分配。
对于一个去中心化系统而言,投票是其公平性的一个直接体现,就好比这个星期天到底是去动物园还是游乐园,老爸 老妈 傻儿子三个举手表决,就是一个 51%攻击——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在PoC这里,51%依旧存在,如果你能掌握全网51%以上容量,一样可以发起51%攻击。
对于BHD而言,目前全网算力1250PB,如果你想对它发起攻击,至少需要同等算力方可发生,而要知道,PoC系统是把矿机制造权交还给了矿工的,也就是目前看到机械硬盘只是共识数据的一个载体。
当更有容量价格比的设备出现时,这个载体是可以更换的——SSD HDD U盘 都可以用来存储 Plot 文件,反而是 Plot文件的生成,也就是所谓的P盘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没有任何一个个人或者厂家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如此大容量的Plot文件
,以我们为例,我们目前的P盘能力是全网第一的,也仅为3PB/天,全网的算力增长目前至少为10PB/天,我们是永远追不上全网算力增长的。
也就避免了单一团体对 BHD 发动 51%攻击的可能性。
而 PoC 另一个安全性则体现在对新生币种的关怀上,为什么目前再也没有任何团队发起 SHA256 币种?因为BTC就是用的 SHA256,以BTC的算力规模而言,市值明显会小很多的新生币种,其算力肯定不大,可以随意被BTC算力调动过来发起51%攻击,所以小币种选择 SHA256 算法根本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