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仁济医院医生被警察当场铐走一事在疯狂发酵中、我想:做人做事、哪怕只是网上评论、应该具备起码的常识和合理性。是的、没有人可以真正对于立场预设完全免疫、但能否尽可能压抑非理性和立场预设、看出的是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人格的健全程度。
那么多年来、
网上评论时我总体上明显「偏向」医生。
这是因为我看得非常清楚、中国医生是多么不容易、除了个别成功跃龙门晋升的之外、总体上工作负荷有多高、压力有多大、一些情况下甚至连基本的安全、乃至基本的尊严都得不到保障。
而这种状态是必须纠正、必须让公众明白中国医生的价值、中国医生的不易。
这决不只是基于情怀的呼号、更是非常现实的操作:当医改总是难航、越来越多的医生想尽办法跳出圈子从事周边其他哪怕去做个药代、越来越多的医生都不让自己孩子去考医学院的时候、这样的趋势若持续下去、最后受难的是迟早需要医疗的公众全体、无人可以幸免、无人可以生还。为了医生、更为了所有人、国内不正常的压抑透支医生的环境氛围理应纠正、越快越好。
然而。纠正不良氛围绝不等于每一个具体个案中、只要是医生、就天然正确、永远受害的。如果这样、那就事情颠倒至反面、问题却完全不变。医生是值得尊重的行业、但不是必须抬高、甚至无理由无条件年中午休地值得刻意拔高的行业。这个问题刚才前两天的快递外卖话题中我很认真地提到过。永远正确天然正确、那是帝王、赋予医生这样的舆论调性不仅是对其他各行各业的不公平、不尊重、更是无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甚至只会令双方的不信与恨意不断强化。
很明显、这次事情绝对是患者先挑起来的、这一点可以说毋庸置疑。因为这样的场景我人生中在上海不知道经历和目睹多少次了。什么意思?患者不讲道理、不懂规矩、总想图快、焦虑万分、不顾一切、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无论是医生、护士、护工还是其他患者。
主任医生赵晓菁让患者三点半回来。这句话、在任何有过中国大城市就医体验的人都不难理解:
三点半你可以直接来、但你要等一下、差不多就是那个时间段左右。
因为届时如果有其他患者正在问诊的话、你必须等待、这个时间无法精确保证。
患者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但患者就是急、不能多等一分钟、三点半在他眼里好像是火箭发射时间一样是绝对。其实
我想说OK你如果要追求这一点你就去国外治病(但实际上即便在国外也做不到这么精确)、中国就是这样、这不是赵晓菁医生发明的规矩。
可是患者不会在乎这一点:
只要我好、哪管他洪水滔天。
患者尤其恶劣的是、不是在外面敲门或者去护士前台催促、而是直接冲进诊室、直接妨碍医生工作。关于这点我尤其想说:这决不是一两个患者这样、在中国这样的患者你去三甲看看、十之八九。医生级别越高、越这样。去年初夏、我为了我妈妈的病去上海另一个知名三甲空军长海医院寻求Second Opinion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有点阔别的熟悉景象:专家本来还算相当宽敞的诊室里、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围死、360度前后左右彻底围死。医生就坐在当中看病、边上人声鼎沸。在这样的人群里、医生好像苏联革命时站在人民群众中演讲的列宁、那场面甚至有点滑稽。而医生自己、似乎早已适应、只是紧皱眉头目光向下、看病飞快。
所有围着的、除了直接和医生对话的患者和陪伴家属之外、按理其他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进入诊室围坐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医生的感受、正在接受问诊的患者的感受、隐私和尊严、灰飞烟灭。然而中国患者不在乎、他们不在乎别人、也不在意自己、他们只在意快、恨不得医生永远只看自己、永远只把精力砸在自己身上。没人在乎狗屁秩序、规则、隐私感受和尊严?笑话、你是不是太空了?就这种感觉。
所以惹事的这位患者的丈夫、正是每天都围坐在诊室里的80%到90%的最普通患者之一、自然得如同呼吸。唯一奇葩之处在于他特别极端、甚至不惜和医生口角与肢体冲突。
接下来、是重点。因为这样渣属性的患者、你作为白衣天使、有身份地位的主任医师你就天然获得了打人或者哪怕只是相互推搡的资格和正当性了?你把人的肋骨都打断了。患者是渣、不等于你有资格以眼还眼地一样去渣。最最平和简单的人间道理。而且别忘记、你真要打你还应该请他和你一起到医院墙外单挑、因为在医院里你是在工作岗位上、打起来你的责任大得多。可你还是动手了。
医院有保安、医院有电话。本来发现患者人渣你为什么不叫保安或者报警?三甲医院保安问题我也能够理解、因为三甲医院保安就是外包的、从业人员素养令人唏嘘、能混就混、有时还有人搞副业倒卖专家门诊挂号、和高铁站前的Yellow Cow一样活跃。很难让他们的屁股挪动、态度也消极、处理速度也滞后。但如果这样、那就果断报警、无论如何不是自己去亲自处理秩序问题的理由:毕竟你是医生、管理医院现场秩序不是你的职责、你也无法负责、你只需要负责立即通告。所以、先报警的不应该是倒打一耙的患者、而是医生本人。无论如何不应该情绪激烈、陷入冲动。如果你天天被人乱闯诊室心情压抑(完全可以理解)无法忍受、那你可以选择跳槽去私立医院甚至莆田系、大药企、那里不仅环境会更好、而且钱也容易赚得更多、实话实说。没有人逼你非要站在国营公立医院的艰苦岗位上继续痛苦下去。你既然有你的考量继续留着、你就是不可以动手。而且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的很多年、每天来看你的患者十有八九还是这样的德性。很现实的状态、你不会不明白。
然而你动手了。然后媒体拼命跟进、用曲线救国的间接方式这里暗示那里煽情地渲染一种医生真苦、又受苦了、Life and Passion of Christ那样的悲剧氛围。
我的性格、向来对任何这类明显逻辑难以自洽、情感过度溢出的操作极度敏感、我会瞬间怀疑。我觉得中国警察是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基层警察的平均素养问题、一些案例中也的确呈现出流氓气息、但我认为一码事归一码事是起码的理性态度。当两者各执一词、信息还缺乏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先考虑动机上的合理性。
因为动机、是关键要点。
①患者家属是平民、而医生是上海顶级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属于社会精英。警察毕竟不是AI、执法的时候何以莫名其妙地偏袒向平民而冲动的患者?如果真要说不公平执法的话、即便在美国警察也更多地针对黑人不公平执法、这是因为整个社会存在不公平的偏见、即黑人社会地位更低更穷、黑人更容易犯罪。所以如果不公平执法、针对患者家属才合理、针对高级别医生从动机而言非常不合理。
②医院和警局关系向来不错、因为警局负责片区中这是一家鹤立鸡群的大医院、也是社会治安维系的重要目标场所、抬头不见低头见。警方因此故意为难关系密切的片区单位的动机无法合理解释、也令①变得更加不合理。
③上海三甲医院可以说没有一家一年当中哪一天是清闲到门可罗雀的、几乎永远爆满、人潮翻涌。在上海这样级别的国际都市、警方在热闹非凡、分分秒可以被吃瓜患者们里外三层围裹、并且从360度全景角度纷纷秒拍摄下现场实时视频的环境下冒着巨大舆论后果去扯淡的动机何在?。
④患者家属的确发生肋骨骨折。这难道是自己撞墙撞出来的?
⑤视频里医生的确表现出非常激烈的情绪。
任何一个事件、将视线从动机这个至为关键的点上挪开、只是一个劲地品味细节的话、都必然有失偏颇、同时酝酿出无数阴谋论。因为阴谋论无所谓合理、不需要动机、只需要开动想象力。
譬如有人问我:『“你把人的肋骨都打断了。”这话你说的,证据呢?』
我的回答是:上海警方这么正式公布的官方通告上这么写、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中文母语者阅读下来都只可能非常自然地认为这就是双方冲突的后果。
要不然呢?
难道会感觉是互相孤立毫无关系的两件事?
如果毫无关系、有任何写进去浪费篇幅增加字数的必要么?
我很理解许多人的立场与观点。
到现在还不断有文章出来质疑警方通告是一种『春秋笔法』、言下之意是警方在一手遮天地撒谎、扯淡、用各种办法蒙混拼贴事实碎片(譬如拿旧伤去暗示是打架新伤、但问题所谓旧伤一说根本也没有证据)以达到含混不清中诱导舆论的目的。
对这个可能性、我没有能力去完全否认。然而请注意:在目前状况下、我只能基于公开的官方信息作分析判断。警方若真如一些人所言、的确是偷梁换柱地玩到了这个程度、那这个话题本身已经没有去合理讨论的可能性、完全就变成一个黑箱了。因为谁又知道真相何在呢?官方信息完全是扯淡的话、非官方的微信朋友圈截屏就又一定是真相了?谁来保证呢?
稍微说开去的话、不得不承认:好的理性的社会思辨环境、需要靠谱负责的官方信息、如若不然谣言和阴谋论必定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任何讨论都将不再具备意义、甚至基础本身都会坍塌。但这的确是我们这片土地上时常会有的问题。可是、若这样一再展开下去、又能如何呢?
要讨论、则不得不回归原点:
非凡的主张、需要非凡的证据。
但结果证据尚未非凡、煽情却更加非凡了——很快、又有媒体继续煽情、说赵晓菁医生为了看不起病的肺癌患者、还去设立了慈善基金。
更多群众感动到稀里哗啦、不能自已。
可是真的好奇怪:
慈善基金和打人之间有任何关系吗?
慈善了就不可以与患者之间发生非理性冲突了?
就不可能在非理性冲突中导致患者家属受伤了?
慈善基金又哪里能为医生在这件事情上增加哪怕半个占领道德高地的砝码?
如此这般的逻辑、港真我无法理解、甚至有些恶心、会令我对一些媒体更加不信任、更加警惕。没有关系的事情、不应该东拉西扯揉到一团、否则会令读者怀疑如此操作的动机在于试图迂回地让公众相信、上海
警方就是在一手遮天、而很多人也就是这么坚信的。
不得不说、这是大家的自由。
但是坚信本身、不等于事实。
一些基于事实的猜测、完全可以更加合理、譬如医生在现场也有过非常激动的瞬间、产生了过激的行为、甚至可能对警方造成了过度反应、无论是言辞上的还是身体上的、令警方在现场判断需要下强制措施。人都有脾气不是AI、情绪上来了完全可能相互强化、愈发极端、而警方毕竟是控制强制权力的那一头。而直到现在警方也没有公布执法完整视频、同样可能是因为整个过程中警方也有过度的、吃相难看、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一面、因此尴尬、只能藏拙。这都有可能。
当双方都有难言之隐时、我更加注重于背后动机的考虑。不符合动机的观点、我认为不合情理、不是事实的可能性更高。
我也因此很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将所有现场视频等资料彻底公开、因为这是让我们社区变得更好的重要契机、也是
为什么多年来我明显更多地站在医生这一边而这次我不这么做的理由。
以前、不分是非地一个劲哀叹患者的弱势。
今日、又不分是非地一个劲为医生不平。
假如中国媒体还是继续以这种方式报道医患纠纷的话、将来这恶性循环只会更加猛烈。相对而言、最新发表的中国医师会观点是比较中肯的:
最后我想说:
这件事情如果从头到底只把视线聚焦于医生和警方、那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的吃瓜节、不会有任何正面的建设性意义。
宏观而言、未来更大力量应该倾注于广大患者素质的提高
、否则整个剧院都是问题、只不过看到的是上台演戏的医生和警方罢了。
从患者角度而言中国很多医院、尤其
大三甲里的用户体验之糟糕常常可以和医生护士毫无关系、而是被患者整体给糟蹋的
:没有秩序、到处插队、高声喧哗、还有人开着手机放音乐、大声播放微信语音、挂号配药窗口常常直接围成扇形、尤其一些中老年人过来插队的时候眼皮都不抬、甚至让你觉得你是他身边的空气。好不容易叫到号码进去和医生说话、一会儿探脑袋一会儿敲门自说自话地站在门口问医生各种问题(不径直闯进来已经算是给面子的了)、随时打断问诊过程、把正在眼前的其他患者根本不当人看、没有基本教养和体面、除了自己。患者之间还非常敏感、排斥甚至敌视、歧视链、地图炮急剧放大、常常没有什么事情相互高声争执怒骂甚至直接开打、非常常见。中国人家庭里很有人情味、但社会公德简直是No word to say、这方面最好的秀场就是去一线城市大三甲看患者众生态。夸张的还有素昧平生的患者串门对方诊室、聊得有缘起来之后还在医生面前交换微信。他们完全不会想到就算你们两个此刻关系已经好到可以开房了你们这样做也是不符合规则的、因为这是一个专业的公共场所。
真的、我们这片土地常常让人觉得离真正意义的现代社会还差得太远太远。
。
。
未来很长时期里、患者的平均素养这个问题估计无解。这个时候、只能说规则更加重要、亟待改善:
①绝不允许轮到自己之前患者擅闯诊室、门口张望探头也不允许、频繁违背者需要考虑一定程度的惩罚、
硬闯硬插队者甚至定性为医闹。
②院方和医生感知情况失控则立即发动保安或者报警、不要拖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分工明确而严谨。
③医患之间关于问诊时间等等沟通时多交待一句细节或者在单据上打印清楚:三点半过来排队而不是就诊、具体情况视当时总体问诊状况而定。
④警方应该全程佩戴执法视频记录仪、有争议立即公布、必须公布。
如不改善、社会全体一同承担后果。这才是远比纠结着24小时维护医生、谴责警察更加重要的头等大事。但愿这次契机能够带来改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