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诈骗中,“卖茶女”骗局屡见不鲜,骗子通过精心编织的虚假人设和悲惨遭遇,骗取受害者钱财。这类诈骗手段被大肆曝光后,人们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别能力。
然而,当“卖茶女”开起了实体店,骗局手法延伸到线下,我们又能抵抗住“她们”各种骗术的几轮攻击呢?
且看......
近日,我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诈骗案例。
关某,在深圳某小区经营一家茶庄,看上去生意正常,实际上资金链早已断裂。
明知自己毫无还款能力,她仍然果断地将目光投向了认识没多久的万先生。
某日,关某谎称要进一批茶叶,急需资金周转,向万先生求助。出于信任,万先生通过其公司向关某指定的账号转入20万元。
收款后,关某立刻将这笔款偿还给她之前欠下的信用卡透支款。
不久后,关某又向万先生编造要借钱缴纳开发票税款的谎言,称开票后就能向客户收货款并偿还之前20万元借款。万先生信以为真,将16.7万元的电子承兑汇票交给关某。
关某套现以后,将钱用于偿还了其他债务,完全没有按照所说的用途使用这笔资金。
得到万先生的无条件信任后,关某不但没有恻隐之心,反而变本加厉。这次,她以朋友出车祸为由,再向万先生借款21万元。事实上,这笔钱关某用来偿还了自己的另一笔债务。
与此同时,关某还用同样的行骗话术和理由,向多位亲友提出借款。
过了不久,关某又以给客户开票为由,从万先生处获得一张金额为5.7万元的承兑汇票,套现后将其中的5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至此,关某完成对万先生的四层连环套。虽然万先生多次要求还款,然而靠着在多个朋友间“拆东墙补西墙”度日的关某,早已没有任何还款能力。
最终,万先生选择了报警。案件移送到罗湖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对关某所有的账户流水、证人证言等证据进行核实后,认为关某虚构购买茶叶、开发票、朋友出车祸等理由向万先生借款,但收到借款后,大多用于偿还其个人债务,与借款理由严重不符,且在没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仍通过欺骗手段不断从万先生处获取借款,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近日,法院依法判处关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责令其退赔被害人关先生60余万元损失。
检察官提醒:这些“借款陷阱”需防范!
1. “花式借口”要警惕:
若对方频繁以“突发事故”“高回报投资”等理由借款,务必核实真实性。
2. “拆东补西”是信号:
若发现对方总是借新款还旧债、资金链明显异常时,须及时止损,防止继续上当。
3. 留存证据是关键:
借款时要签订书面协议,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
撰稿:周婵
编辑:张桐铭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