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IT商业新闻网
6月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最近,美国联邦快递在我国发生未按名址投递快件行为,严重损害用户合法权益,已违反我国快递业有关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立案调查。
6月3日,纽交所收市,联邦快递报收152.34美元,下跌1.26%,以此计算,这家快递巨头当天蒸发5.1亿美元(
约合34.68亿元人民币
)。
包裹莫名被转运美国
联邦快递声明被“打脸”
据此前央视消息,北京时间28号上午,路透社记者发出快讯,中国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正在重新评估其与联邦快递的合作关系。华为称这家美国的快递公司在未经申明的情况下将两个原本是要发往华为亚洲办公点的包裹发往了美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查证发现,5月23日18点42分,联邦快递中国公司官方微博曾经发帖否认转运事件,称“有关近期社交媒体平台流传联邦快递将客户货件没收,并转运至美国检查的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但联邦快递在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出来后,
突然又改口承认“失误”,前后表态180度大转弯,背后更显蹊跷。
有网友称,这起所谓的失误属于“精准失误”,其所谓失误的说法实在难以服众。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表示,
联邦快递的这种举动令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接到了美国情报机构的指令,
因为这种“劫持”物流的举动已经完全超过了正常的界限和规范。
他还认为目前来看联邦快递已经“不安全”了,其在中国的相关业务也应该接受调查,而在明确其安全之前,则应该对其予以业务暂停。
被立案调查,联邦快递盘前大跌
盘中股价创三年新低
昨日,联邦快递盘前大跌3.14%。
后因华尔街见闻报道了其误送包裹事件,止涨转跌,最后收跌1.26%,报152.34美元,盘中股价跌至150.68美元,创三年新低。过去12个月,该只个股累计跌幅39.93%。
在联邦快递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错投华为快件后,商务部上周启动“不信赖实体名单”制度,针对非商业原因严重损害中国公司合法利益的国外企业、机构和个人。而在社会中,联邦快递有可能首批列入这个“黑名单”。
不仅如此,中国邮政监管部门还对联邦快递的错投进行立案调查。
6月2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采访时表示,
最近我们接到用户投诉,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在没有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也在没有事先对用户告知的前提下,擅自将快件转寄他地,没按约定的地址进行投递,严重违反了我们国家快递业的法规,也严重损害了用户合法权益。
联邦快递公司通过官网回应:“联邦快递高度重视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我们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所有中国客户的关系,对我们十分重要。联邦快递要求自己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服务。我们将全力配合任何对联邦快递如何服务客户进行的监管调查。”
但联邦快递的错误行为,已经在中国引发公愤,不尊重行业规则,侵犯用户隐私的作法,也让第三方国家的人们极度不满,宣称不再使用联邦快递的服务。
因此,资本市场普遍看淡联邦快递的股价。据央视报道,
瑞银证券已将联邦快递目标价从161美元下调至136美元。
进入中国35年,存在感越来越弱
记者注意到,作为全球物流业巨头之一,联邦快递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1984年,成立11年的联邦快递便以中外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
联邦快递(中国)官网显示,目前公司在中国区拥有员工约9000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的机场均有服务,每周还有220个航班为其货物提供运送。此外,联邦快递在中国的分公司已达到78家,运输车辆约2700辆,中国区的地面操作站近90个。
公开资料显示,联邦快递进入中国的首站选在了上海。它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只有3个人,主要通过代理商利用商务航班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
1995年,联邦快递以6750万美元收购了当时唯一可以直飞中国与美国的常青国际航空公司,开通了上海往返美国的定期航班,主要向中国运送进口货物,成为第一家由美国直飞中国的国际快递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