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茅HR  ·  2025年1月1日起,病退政策全面取消 ·  昨天  
人力资源管理  ·  百万年薪“招兵买马”,这泼天的富贵DeepS ... ·  2 天前  
中国人力资源  ·  明确了!二次合同后公司不续签是否要赔2N?人 ... ·  2 天前  
薪人薪事企小薪  ·  拒绝在工位“坐牢”!这届打工人午休选择走出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正在拖垮你的3个思维方式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9-08-16 18:05

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

这周末读了本书《贫穷的本质》,可以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大门的一本书,今天推荐给大家。
实际上,这本书不是在讨论「个体的贫穷」,而是一本关注世界贫穷的书,两位作者深入到世界上很多贫穷的地方,与当地的穷人直接对话交流,实际体验他们的生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深度剖析贫穷这个话题: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穷人摆脱不了贫穷?


其中给了Taka 很大触动的是书里提到「 贫穷的3个根源 」:

  1. 存在认知偏见

  2. 只顾眼前,没有长远规划

  3. 不会规避风险


虽然讲的是「世界的贫穷问题」,但是这3点却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存在,甚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每一个选择。


关于价格的偏见


前段时间, Taka 去帮闺蜜搬家,打包衣服的时候,闺蜜一直感叹:
今天收拾衣服才发现,今年居然买了这么多衣服! 当初买的时候想着省钱 ,就买了一些比较便宜的,但是后来不是变形就是起球,穿不了几次就不想穿或者不能穿了,然后又要买新的。
听完闺蜜的话,我想起了饲主在微博上提到的她朋友的一件事:
这位朋友之前认识一个英国人,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还挺节省的,但是他有一双很贵的皮鞋,而且他只有这一双鞋,每年还会定期拿到鞋店加固和修理,因为鞋子质量很好,所以就这样穿了几十年。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买一些便宜好看的新鞋子,而是一直穿这一双鞋子?
他这样回答道:
因为太穷,所以买不起便宜货
Taka 的闺蜜看似是「省钱」,但是一件件买下来,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饲主朋友提到的这个人看似「买得贵」,但是因为经穿,一双可以穿好久,所以其实算下来,并没有花太多钱。
当然,Taka 并不是在告诉大家一定要去买一些贵的东西,或者说贵的东西就一定好,重点是这两个故事背后的思维:
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价值」,而不是「价格」上
对于一件衣服来说,价值就是质量是不是好、好不好看或者自己是否喜欢,你把关注点放在这个方面,才是真正省钱的方式。
大家也可以现在回去算算: 在今年已经买的衣服当中: 真正自己发自内心喜欢、质量好的又有几件,那些自己想扔掉的衣服,算算他们的价格。

图片来源:Pinterest

但是大多数人生活中最常见的误区是: 用价格去衡量价值 ,从而做出选择。不仅仅是衣服,这在职业选择、租房、对时间的态度上面都可以体现。
比如 Taka 之前听一个业内好友讲的故事。
当时她的部门同时有好几个新项目,所以需要招聘一个实习生。 一位大二的学生过来面试,当时已经给了offer,朋友也当面和这位学生聊过会让她全程参与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这对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职场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但是后来这位学生没有过来,而是选择去做了一家餐饮店的兼职。
原因是那份兼职工作开出的工资比朋友公司给实习生开出的价格高了1500块钱。
朋友后来感叹:
「机会」 是一个公司能给你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你只看到了价格,但是忽略了背后的价值。你现在少1500,但是你能得到的经验以及能力,之后不知道会让你翻多少倍的工资啊。
Taka 也一直觉得刚刚毕业几年的同学,如果能找到一份工资又高、平台又好的工作是再好不过的。如果不能, 请把「平台」、「机会」放在首位
所以每做一个决定的时候,除了「价格」,先想一想这个事情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

只看眼下,不会延迟满足


Taka 大学上课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棉花糖实验」:
讲的是心理学家在一个幼儿园的班上,给了每个小朋友一个棉花糖,然后告诉小朋友们:
我半个小时以后再过来,如果到时候我看到你没有吃手里面这个棉花糖,我就会再给你们一个棉花糖,如果你们吃了的话,就不会给你们。
半小时后,心理学家发现只有一两个小朋友手里还拿着棉花糖,而其他的小朋友都没抵抗住诱惑,把手里的棉花糖吃掉了。
尽管如果他们不吃的话,他们就可以一共得到「两个棉花糖」
生活中,我们也像极了这些「因为忍不住诱惑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朋友」,习惯于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先享受了再说,先满足了再说, 以自己「未来的收益」为代价,来获得眼前的满足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也提到,很多家长不知道教育的好处,因为教育的回报通常是要在十几年之后才看得到,这让很多家长看不到这件事情的价值。
而且同时,他们不想放弃孩子现在就能挣到的钱,所以就为了眼前的利益让孩子辍学去工作。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很多,比如: 超前消费、每做一件事情总想立即得到肉眼可见的反馈,不然就直接放弃。
「棉花糖」的故事给了我挺大触动的,所以我现在也会定期提醒自己:
别着急吃你手里的这个棉花糖。
看一件事情,不仅要学会看此时此刻的价值,也要看它的「 未来价值 」,看它在「未来」可以带给你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不懂规避风险


大多数人会忽略「规避风险」的重要性。

但其实比「应对风险」更重要的是「规避风险」,未雨绸缪总好过于亡羊补牢。

Taka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以终为始 」这个概念,即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让自己站在终点的角度,回过头来看自己应该如何做。 所以Taka 建议大家站在终点,以终为始,未雨绸缪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举个例子。

Taka 身边有个朋友,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花了一周时间, 把自己在大学结束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尽可能详细地列了出来
不知道考研还是找工作,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类型的工作,自己到时候没有能力找到一份好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