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旅游》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这里曾经是被人遗弃的地方!
“越后妻有”正是作家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新潟县,但这里长年冰封,年轻人流失惨重,村庄显得暮气沉沉。
出身此地的北川富朗有感于故乡的凋零,决心推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通过艺术把废弃空间改造成心灵避难所,重新找回人们的精神寄托。
自此,这片“故乡”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前来创作,人心重返,成了一片艺术的殿堂,数百万人的心之所往。
现在的辉煌: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户外艺术节
三年一届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创始于2000 年,迄今已经18个年头,今年将迎来第七届。
第六届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50个(或组合)艺术家参与。
著名艺术策展大师北川富朗先生发起并担任艺术总监,以越后妻有760平方公里土地为舞台的,
集合了世界上顶尖艺术家的作品,堪称“没有屋顶的美术馆”,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户外艺术节。
曾经的失落:精神崩坍,如同现在的中国乡村
越后妻有,一块760平方公里的土地,曾经是日本的粮仓。古称越国,“越”在日语里有难以逾越的意思,“越后”就是更难到达的地方。
新潟除了大雪、大米,还有良宽法师。良宽是江户时期曹洞宗的一名僧侣,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三越九天月一轮”正是体现他宽广胸怀的代表诗句,意喻越后天空高升的一轮明月普照世间大地。
上世纪90年代,经过长时期经济高度发展的诱惑和国家政策的诱导,越后这片日本曾经的粮仓经历着痛苦衰弱期,年轻人不断去往大城市,村里的房子一间间消失。
老人们都觉得儿子们下一次回来应该是举办自己的葬礼。
这是一片弥漫着悲伤的土地,同期日本大批乡村在凋零,越后妻有只是其中之一,跟现在中国一模一样...
但越后妻有是幸运的——
创始人北川富朗:找回人们的精神寄托
北川富朗
,1946年出生于新潟高田市,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佛像雕刻史专业。
艺术祭的创始人北川富朗▼
他小时候有一天严肃地对母亲和姐姐说,“从今天起你们不要再叫我小孩了”,从小就有个性的他,注定不会循规蹈矩走前人走好的路。
在艺大的时候,正值学生运动,他成为“东京艺术大学全共斗”的大哥,树立了鲜明的反权威、反美的旗帜,身边聚集了一批Underground文化的粉丝。毕业后他没有选择从艺或从教,而一直尝试着寻找梦想中的乌托邦。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过于偏重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吸收。但人们在满足了对金钱的欲望后,最终还是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敏锐的北川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隐约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先人一步,找到越后妻有这样一个舞台,
用当代艺术的模式创建一个他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通过一系列前期宣传活动,以及对当地政府和居民2000次以上的说明会,第一届艺术祭于2000年开幕。初期观者寥寥无几,淡定的北川也不免心慌,好在8月下旬来了不少观众。
雪还是那雪,但是内涵已经完全不一样▼
搭建平台:“忽悠”了全球最知名的艺术家
北川搭建的是一个平台,吸引全世界的艺术家汇聚于此。
从第一届开始,不仅有伊利亚与艾米利亚·卡巴科夫、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蔡国强等重量级的艺术家认同了北川的想法;
还有MVRDV、原广司、多米尼克·佩罗等建筑事务所和建筑师参与进来,给艺术祭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
蔡国强的《蓬莱山》
回归普世的作品 《人生的拱门》
2015年已经82岁高龄的卡巴科夫可能是目前艺术家里作品价格最高的一位了。
在拱门上,人生被分为五个部分,从人的头型开始,“一个男孩”在爬行,“一个人”背着一箱的“光”,一个试图爬上墙的人,和最终一个“破旧的人”。通过这五个部分,人生被抽象视觉化。从生到死,人的一生都在挣扎着。
属于大地的艺术品 《梯田》
这片梯田的主人是福岛友喜,当时因大腿骨折干不了农活,打算荒废了这片梯田。
即使这样福岛还是不愿意让外人在自己的田地上做作品,经过艺术家与艺术祭工作人员的诚意沟通,福岛最终同意了。由此在俄罗斯和日本农民的同感之下,诞生了一件伟大的作品。
《最后的教室》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作品,没有学生的最后的教室,就像中国的乡村学校。
不是简单的艺术节,更是一项乡村再造工程
“忽悠”艺术家和艺术进来后,是更深层乡村再造工程。
在第六届大地艺术节举办期间,50天的集中展期中,参观人数达到510,690人。
为了保证这些到访者每天的居住、饮食、购物需求,以及交通和安全,需要设计舒适合理的参观动线和营造彼此尊重的交流环境。
从艺术节到长期长效的运营服务,这背后是
以艺术节为核心、政府部门提供全面支撑、产业企业提供服务、众多社会资源参与其中的共赢组合。一届艺术节可以为新潟县创造出上百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大地艺术节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节,而是一个以文化为主导的系统工程”的观点。
由于艺术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于是近年来也新增了许多民宿、餐厅和各类消费服务设施,为当地的经济与生活带来了活力。由设计师重新设计,位于十日町市内的产业文化馆,一层是以当地农产品为食材的IKOTE餐厅,二层是公共文化空间。
北川富朗模式
:艺术家的自我实现和乡村振兴
聚合世界上顶级艺术家和青年才俊的艺术作品,是艺术节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证。
北川富朗以乡村为舞台进行的艺术实践,逐步摸索出的这套独特的、具有实操价值、可以落地生根、繁衍开花的“大地艺术节”模式可以称为“北川富朗模式”。
可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堂主所说的“
自我实现的有趣灵魂
”。
堂主最长演讲里提到的明月村案例,跟越后妻有一脉相承。
明月村叫做新村民。新村民都是一些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这里面有赵晓均,水立方的国内总设计师。就这么一些有艺术气息,有设计能力的人,把自我实现的东西落在了明月村,
乡村是艺术最好的载体。
这些艺术家都是大IP,新乡村的免费代言人推动者!
目前,运用“
北川
富朗模式”的艺术节已经成为日本振兴乡村的成功典范。
由此催生瀬户内国际艺术节、北阿尔卑斯国际艺术节、奥能登国际艺术节、中房总国际艺术节...成为振兴乡村、发展旅游的利器。
从这个角度来看,“
北川
富朗模式”也是完全可以运用到国内的,正如前文提到的明月村。
文章
来源:《搜狐旅游》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成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引领全国,以
美丽乡村,乡村度假,乡村社区,社区营造,亲子农庄,乡村民宿
为代表的乡村振兴新经济,正成为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增长点。
· 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的特色化、文创化、品牌化、连片化发展?
· 如何将双创,文化,康养,教育等融入突破和提升?
· 如何将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的突破和提升?
· 如何搭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及流转的方式?
9月4日-7日
,精选成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9个经典案例,与一线操盘手与行业人士一起考察交流!
4天
游学,
9个
项目,
1场
主题式授课,
7位
导师
开启深度研学
,梳理项目体系
主题分享: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乡村旅游发展
王老师从事旅游规划、研究、管理工作十余年,擅长区域产业规划、景区策划、乡村旅游规划、A级景区提升规划等。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战略谋划和产品创新,为区域发展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课程大纲:
一.成都乡村旅游各发展阶段
二.各阶段代表案例及配套政策
三.区域乡村旅游规划顶层设计要点
以锦江区三圣乡,郫县为例
史老师拥有20多年地产营销及乡村旅游型地产行业经验,从地产开发思维到运营思维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操经验。史老师首创“幸福公社”模式,通过10年的坚守与探索,打造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从住区到养老、景区、创客孵化的跨越,成为西南区域乡村综合体典范,开创了乡村振兴新模式。
考察案例1:幸福公社
大邑
幸福公社采取特色街区打造、服务提升、举办赛事活动等措施创新社区治理,让新农人创客入住匠人村,通过“幸福课堂”的学习带动村民创业,以旅游的方式承载养老,涉及国学践行、民艺手工、休闲农耕、养生养老、旅游教育、运动医护一体化。
学习点:整合新老村民人才培养,整合城市力量反哺乡村,整合社区力量打造命运共同体。
作为明月村项目负责人,负责模式研究,规划设计,项目引进,项目建设,社区营造等工作。三年半时间带领团队为明月村引进四十五个文创项目,带动村民发展创业项目近三十个。成功创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四川省首批乡村创客示范基地。
考察案例2:明月村
蒲江
明月村以陶文化为主题,以明月国际陶艺手工艺文创园区为核心,打造集陶艺生产销售、文化展示、创意体验、休闲运动、禅修养生、田园度假于一体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连接2218名原住民与100余位新村民,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实现古老村子的文艺创变与产业升级。明月村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思路与启发。
学习点:新老村民的社群营造,如何引入孵化驻村创客?
梁老师自2011年开始从一个公务员跨界成为专心致力国内乡村旅游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凭借差异化经营,创意农业新思路,将其亲手打造田园乐翻天、大梁酒庄、黄龙溪古镇等项目,打造成为国内乡村旅游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品牌,擅长研究乡村旅游创意规划与创新发展。
考察案例3:中国酒村·大梁酒庄
邛崃
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酒村—酒道田园综合体”是一处依托邛崃深厚的酿酒文化和原有的老村落形态,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无中生有”乡村旅游景区;是一处融“邛酒文化体验、酿酒高粱种植、原酒加工酿造、花海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活化的“南丝路原酒原乡文化博物馆”。中国酒村所在的文笔山村从事旅游接待的人员就达1100余人,有600余人长年在酒庄务工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种植猕猴桃、种植无公害蔬菜、养殖跑山鸡、饲养土山羊等30余户。
考察案例4:中国酒村
·
田园乐翻天
邛崃
“田园乐翻天”是一个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的创意休闲农业项目。以“嬉戏田园一天,穿越时空千年”为定位,打破固有的“就农业而种庄稼”的思维,在不破坏土地的基础上创意休闲农业发展,以酒村古文化为背景、以稻草艺术为主题、以灯会的制作手法、以迪士尼的游乐方式,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俗文化、老成都童趣文化、川西农耕文化、天工开物等非物质文化活化于田间地头,将田园变乐园,将农业园区变旅游景区,打造出了中国唯一的、全球最大的稻草艺术主题乐园和非遗文化体验工场。
学习点:差异化主题定位与客群定位,如何搭建农旅相生的一二三产融合模式?
周老师全程参与了天府红谷从文创品牌打造,开发,投资,运营的全流程,对乡村田园综合体开发流程及管理及乡村旅游扶贫有深刻理解。周老师也是国家乡旅“双创”人才培训基地讲师,四川省乡旅“两师一员”讲师。
考察案例5:天府红谷
邛崃
天府红谷从灾后重建的责任担当到乡村振兴的乡愁情怀,2015年7月携手台湾文创团队,利用震后的废旧老厂房,用文创智慧,实现川西民居的活化再生,再现川西林盘的特色与秀美。
2017年9月正式完工的缓缓院子是天府红谷项目住宿、餐饮及体验业态升级的展示、体验之地,每个房间、每个角落赋予不一样新生和灵感,展现了木土的手工技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在一起。
学习点
:如何挖掘在地文化,用文创、有机和信仰力量打造品牌故事?如何通过资源联动实现乡村旅游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