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101个职位虚位以待!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 ...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国产“野马”搭载96A坦克演练跨海登陆,气垫登陆船该怎么用?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0-11-23 16:02

正文


本周三,B站UP主“人民海军”在BiliBili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南部战区海军某登陆舰支队协同陆军某两栖机械化旅,在粤西某海域开展一场“实战背景下的两栖登陆演练”的新闻。


在这则视频中,隶属该登陆舰支队的多型“新质作战装备”精锐尽出,国产726“野马”型气垫登陆艇、研仿改进的国产“野牛”式大型气垫登陆艇先后登场。尤其是726型气垫登陆艇,首次成建制搭载了陆军某旅的ZTZ-96A型主战坦克,还顺带搭载了一下ZBD-05式两栖步兵战车,可谓是赚足了大多数军迷的眼球。


▲“人民海军”这次拍摄的视频效果确实精良

颇有美国海军LCAC气垫登陆艇的味道


当然,提到该登陆舰支队装备的“大家伙”、有“欧洲野牛”之称的苏制1232.2型大型气垫登陆舰,相信大多数军迷都不太陌生,毕竟,该型登陆舰怎么说都有一个“世界最大气垫登陆艇”的称号,当年怎么说也是苏军实施分队一级两栖突击的主力。


▲南部战区海军某登陆舰支队

列装的“野牛”式大型气垫登陆艇


但是,“野牛”式气垫登陆舰的装载能力的确突出,但劣势和优势却也基本上同样突出,气垫船只抗损性能比较差、抗浪性能相对较弱的劣势在它的身上,无疑体现得更加明显,且恰恰因为它装载量巨大,一旦损毁造成的损失也当然更大,搞不好能直接导致连队、分队一级作战单位全军覆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视频中出现的、吨位稍微“次”上那么一点儿的、看起来有点儿不太起眼的国产726“野马”型气垫登陆艇,才是遂行两栖登陆作战“经济适用款”的主力气垫登陆艇。


相比“野牛”,啥才是“野马”?


而提到726型气垫登陆艇,该型登陆艇的研发、装备和实际兵力运用同样也能用“命运多舛、一波三折”来形容:726型艇的研发和试装其实并不晚,早在2009年,其首艇3320号艇就已经在珠江口进行了试航试验,并在2011年正式加入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服役。而2013年、2016年,726型登陆艇的2号艇3321号、3号艇3322号才正式加入海军现役,意味着海军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一共只造出了区区三艘726,确实是“慢工出细活”。


▲726型1号艇3320号

该艇长期以来都是我军726型登陆艇的“独苗”


726型气垫登陆艇的初期建造与装备进度较慢,一方面确有作为新型作战装备,其建造、装备、维护、保障都需要一定的探索和验证过程,但主要因素还是三个字儿:发动机。726型艇的首艇、第一批次两艘艇使用的发动机还是乌克兰制造的ГТД-6000型燃气轮机,而在乌克兰的燃气轮机停止供应后,726型登陆艇也只能慢慢等待国产燃气轮机的技术成熟。


故而,726型登陆艇的第二批次是在2015到2016年、航空工业拿出了基于FWS-10型涡扇发动机核心机研发的QC-70型燃气轮机后,才开始重新大批建造的。从2016年到2020年,估计中国海军已经又建造出了八、九艘726型气垫登陆艇,使得该型登陆艇的总装备数量达到10艘以上。虽然这个数字相比6艘071型“大坞登”、3艘075型“两攻”所需要的登陆艇数量远远不够,但是既然咱们已经“掌握核心科技”,数量不是问题。



再从726型登陆艇在中国海军中的实际兵力运用来看,其实和该型艇的研发、技术验证、持续批产过程一样,多多少少都有点“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慢悠悠不着急的特点:自726型气垫登陆艇装备之后,不管是内部演训、还是涉外演习,只要它露面的地方,726型艇搭载的永远都是“老一样”,轻步兵。


从来没见过它搭载过任何重型装甲车辆,也从来没见过它搭载过轻型作战载具,其实以726型气垫登陆艇那160来吨的正常排水量、50吨的最大载重量,理论上想搭载ZTZ-99型主战坦克都不在话下,想搭载如ZBL-08型轮式步兵战车之类的装备,搞不好还可以直接搭载两辆。



至于为何726型艇除了在早期试航中搭载过重型装甲车辆、后来就再也没有实际搭载过主战坦克或步兵战车这样的装备、这么多年来一直光带着海军陆战队的那些轻步兵跑来跑去。估计一方面是载荷与气垫船甲板的匹配、定位问题,这跟战役运输机运输重型装备时的考量是差不多的,单件数十吨重的装备放在货舱甲板上,需要考虑全舰重心、需要考虑由此带来的稳性系数改变,需要大量的试验与验证、给出明确的搭载构型与技术规范后才能实际搭载。


而另一方面估计也牵涉到海军与陆军的军兵种协同问题,不过可能性不是很大,毕竟东部战区海军登陆舰支队那些072II、072III型登陆舰早跟东战陆军的ZTZ-96A型主战坦克做过协同登陆演练了。


▲老是带着一群陆战队的轻步兵玩

“小野马”也很无奈啊


但是,技术验证也好,军种协同也好,伴随着726型气垫登陆艇这下真的带上了ZTZ-96A型主战坦克、带上了ZBD-05型两栖步兵战车,咱们的这些“野马”登陆艇这下应该算是终于具备了完全作战能力了。


“小野马”登陆艇到底应该怎么用?


在726型艇“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后,它在两栖登陆战役中的具体兵力运用模式、可能将要承担的战术任务,自然就是大家最关注的焦点了,这几天关于726型艇的评论,基本上也都集中在那著名的四字箴言“地动山摇”上了。但该型艇真到“地动山摇”的时候怎么用它、打算搭载什么装备、在什么上陆地段上登陆、承担什么类型的战术任务,估计就没人说得清楚了。


不仅是726型艇这种装备、甚至包括“野牛”式大型气垫船,能赋予我军登陆部队的战术优势都是一样的:极大地增加我方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在上陆地段选择上的灵活性。毕竟,使用普通的坦克登陆舰或小型冲锋舟实施的抢滩登陆,或者使用两栖船坞登陆舰实施的两栖登陆作战,对上陆地段、登陆场纵深的地形地貌都有很高的要求:


坦克登陆舰和冲锋舟很难突破滨海丘陵、盐田、养殖水网地形,两栖船坞登陆舰搭载的两栖突击车很难突破滨海岩岸地形,而面对相对破碎、割裂的地形时,可能导致上陆部队突击速度缓慢、突击队形遭到分割、极易陷入海岸防御一方的火制范围、遭到对方分割歼灭。


故而,在使用坦克登陆舰、小型冲锋舟、两栖船坞登陆舰组织两栖突击作战时,可供选择的登陆地域往往集中在坡度平缓、没有复杂地形地貌的海滩地形上,但问题是,你觉得容易登陆的地段,对防御方来说难道不是容易防御的地段?


▲你觉得容易上陆的地方

也是别人觉得容易防御的地方


相对来说,诸如726或者“野牛”型气垫登陆艇在登陆地段的选择上无疑要灵活得多:毕竟以气垫船的通过能力而言,既具备通过滨海池塘、养殖池、盐田等复杂割裂地形的能力,又具备一定的跨越滨海岩墙与丘陵地形的能力。


部队能够快速通过滨海养殖池或盐田,就能够迅速突破最容易遭到火力压制、最容易遭到重大伤亡的地段,能够直接跨越滨海岩墙甚至在丘陵地形内行驶,就可以在一些意想不到的上陆地段直接登陆,甚至将部队整建制投送到对方的战术纵深、防御侧翼去。故而,相对于登陆性能“中规中矩”的坦克登陆舰或船坞登陆舰,这才是气垫登陆艇性能上的独到之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