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校友,在伦敦小有自己的事业,一间不算大但也有两层的画廊开在市中心,有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展出,还能看到一幅江南山水画是他描绘的自己家乡。
在我看来,在海外经营画廊,比起开餐厅或商店,或许更难。愿意跟你买艺术品,是考验品味和信任度的生意。
有次跟这个校友聊天,听他讲自己开画廊的经历,坎坷又有趣。他个子不算高,鼻子上架了一副金丝眼镜,总穿着西装,一副很敬业的样子。
“我能有这样一个画廊,完全是拜‘坏事’所赐。”
他谈起这段往事,恭恭敬敬的同时又有点小小的激动。
他是个农村孩子,从小不喜欢读书,但喜欢画画,画家乡的小溪、萤火虫、山头、梨花树。
上小学时家搬去了县城,一开始有些自卑,觉得自己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很不愿提起家乡,也很嫌弃地不愿回留守农村的爷爷家,觉得村里的一切都不够干净。
再长大一些,有了一些经历,在城市中站稳脚跟,想法却完全颠覆。“农村怎么会脏呢?农村的一切都淳朴,自然是最干净的。城市里的垃圾才是真的脏。”
也因小时候有过那段乡村生活,才让他的画里,有了城市同龄人所不易得的灵气。
三岁时开始画画,他只有一个梦想就是学艺术,家里花了不少钱给他请老师,后来真的考上了中央美院。然而,与梦想阴差阳错,上了时装专业。
“我一心想要学艺术,可命运跟我开玩笑,第二年,我还是坚持不下去辍学了,申请了中央圣马丁的Fine Art专业。”
因为没有退路,他拼尽全力,然后真的来了伦敦,成了当年唯一一个申请到这个专业的中国大陆留学生。
画画养不活自己,出产量很低又很慢,他从圣马丁毕业后,就在一家画廊打工,勤勤恳恳,也积累了一些人脉。不料,到了续约工作时,画廊老板无故跟他解了约。
对于很多想要留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来说,如果丢了工作,便意味着没有担保,失去工作签证,只能卷铺盖回老家。
除非你自己创业,申请新的创业签证,或者在签证到期前找到新工作,这份工作的提供者还必须给工签资质。
他没有去追问老板为什么解雇他,而是默默下了狠心,立志开一间自己的画廊。
为了找到一块适合又不太贵的地界儿,他寻遍伦敦各个角落。最后终于找到这处市中心一区,又不算太吵的地方,虽然没有跟西区那些昂贵的商业画廊毗邻,但也在一条不失体面的商业文化街上。
“你看,要不是当年老板辞退我,走投无路,我也不会想到要自己开画廊。”
于是,在房价还不如今昔这么昂贵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画廊,成了第一个自己在伦敦开画廊的中国人。
做艺术品生意,算是半年不开张的那种,于是他盘算着利用空着的下层,开些艺术课程。
好不容易请到一位画家,上课没多久就被学生家长投诉。他同画家谈,“孩子的父母把他们送来,如果老师随意批评,可能让孩子失去画画的热情,也许天赋从此就埋没了。”
画家也傲气,第二天突然辞职,还要求他立刻支付所有工资,让他措手不及,课程却还要继续,老师却没了。
他一周内按要求结清画家工资,下定决心雇佣到更优秀的老师,又开始跟自己“死磕”。
“如果不是当时那位画家突然辞职,我也不会下功夫寻找更多优秀的老师。”他把自己母校圣马丁的老师请来救急,托人打听皇家艺术学院的哪些老师或艺术家愿意来他的画廊教课,慢慢地积累了十多位专业讲师。
“那些带给我障碍和困难的人,都是我的恩人。”他很诚恳地说。
“如果没有他们的压力,我就不会去寻求改变,找到更好的方法。”
他的经历让我思考生活中有多少看上去的良机,之前有多么差强人意,最终的结果是自我选择并努力转化的。
那些糟糕的时刻,不被期待发生的所谓坏事,都暗藏着生活的启示。对有些人来说是末日,对有些人来说,是好事将要到来的征兆。
也许事情的走势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幻想,掺杂了太多个人的情绪,最后变成推诿给命运的说辞。
如果你一直抱怨,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倒霉蛋;如果你相信好运,它就真的会发生。
我回忆起校友讲这段经历时的表情,有一种隐约的骄傲。虽然每一次坏事变好事,都是在冒险,但如果你不去冒风险,也不会遇到美丽的意外。
顺势而为不是什么难事,赶在崩坏之前翻盘才是一种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