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绍斐DUSHAOFEI
让性感有趣的男人先发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90%的用户不知道!触发DeepSeek深度 ...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4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绍斐DUSHAOFEI

东海小城,夏日碳水爱好者的天堂

杜绍斐DUSHAOFEI  · 公众号  ·  · 2024-07-22 19:5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温岭这一海滨小城的独特美食和文化。温岭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和多样的面食来源,还介绍了一些当地特色小吃和美食的制作过程。文章还提到了温岭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温岭的美食特色

温岭是美食的天堂,拥有琳琅满目的海鲜和街头小吃。米其林三星餐厅新荣记等高级餐厅也坐落于此。本文详细描述了温岭的各类美食,包括嵌糕、麻糍、青餣、麦饼筒等特色小吃,以及海鲜、面食等佳肴的制作过程和独特之处。

关键观点2: 温岭的海鲜资源

温岭靠海吃海,海鲜资源丰富。本文将温岭的海鲜与其他地方的美食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其独特性和美味。读者可以了解到各种海鲜的制作方法和口感。

关键观点3: 温岭的文化和传统

温岭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在美食中得到了体现。本文介绍了温岭的一些传统习俗和节日,以及这些节日中的特色美食。读者可以了解到温岭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关键观点4: 温岭的自然风光

温岭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包括海岸线、海滩、海岛等。本文提到了温岭的石头屋和海边风光,邀请读者来这个滨海小城开启一段寻味之旅。


正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那一座城
ID | thecity2015
作者 | 那城的城君

夏天,是属于水果的季节。

岭南和川渝有琳琅满目的荔枝,浙江,则有名满天下的仙居杨梅。

图源:图虫创意

杨梅刚上市时,我们写了仙居,这个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的「中国杨梅第一县」。

今天,炎炎盛夏中,城君又在台州,挖到了另一个好看又美味的小城——温岭。


温岭,背山临海,坐拥317公里的绝美海岸线,连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都被这里的风光所倾倒。

石墙、石屋、石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极具地中海小镇风貌,被誉为「东方巴黎圣母院」;还有一座七彩梦幻的海边小箬村,被称为是「中国的五渔村」。

像彩虹一样绚丽的小箬村。图源:图虫创意

这里也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琳琅满目的各色海鲜,街头巷尾的地道小吃,更有米其林三星餐厅新荣记。

「四山一水五分田」,山海之间的美味让人念念难忘。


在温岭,没有尝过「糯叽叽」的食物,大半是白来了。

每个离乡在外的温岭人,最想念的家乡美食中,嵌糕一定榜上有名。

在温岭,嵌糕基本上就是早餐标配,就好比武汉人早起一定要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


糯米做的年糕外衣颇具韧性,馅料是根据个人爱好添加的咸菜面、土豆丝、卤肉、油条…

结尾浇上一勺灵魂卤肉汤汁,这味道真的是太「迷道」了!


说起吃嵌糕,就不得不提它的灵魂伴侣,豆腐生。

一筒馅料丰富的嵌糕加上一碗爽滑鲜美的豆腐生,完完全全承包温岭人饿了一整晚的胃。


豆腐生即常说的豆腐脑。

在温岭人眼中,可没有南北甜咸之争的激烈。在这里,甜咸豆腐生可以和谐相处,完美共存。

甜的浇上黏稠的红糖浆,撒点桂花,香味扑鼻;

咸的放上虾皮、榨菜、紫菜、葱,味道鲜美。


城君更加偏爱咸口的,到家第二天起个大早去到村口的嵌糕店,点上一筒嵌糕加一碗咸豆腐生下肚,感觉漂在外乡的灵魂才算归来落了地,可以算是每次回家特有的仪式感了。

除了嵌糕之外,温岭人还喜欢一种叫麻糍的糯米制食物。

温岭的麻糍可以分成许多种,甜口的乌饭麻糍和咸口鸡蛋麻糍。

温岭有四月初八吃乌饭麻糍的传统,乌饭麻糍是用乌饭叶捣成汁做的,工序非常复杂,吃法也有很多种,有夹心、蘸糖、卷麻糍…

麻糍糯糯的,甜甜的,乌饭的香气四溢,吃了还想吃!


而鸡蛋麻糍就比较简单,鸡蛋液加入点葱花,裹住油锅中煎得微黄的麻糍,咸香软糯,是小时候最爱的点心。


长大后,只能偶尔在街边小摊,遇上挑着平底锅的老人在卖这个。

尝试着买过几次,虽有鸡蛋麻糍的纯正味道,但和儿时趴在灶头,看着母亲做出来的味道相比,总是逊色些许。

温岭人对糯米的喜爱,从一日三餐到时令节气,不仅满足了温岭人的胃,更是阐释了包裹的艺术。

温岭人管青团叫青餣yè,每年到了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做青餣。


青餣一般都是用鼠曲草和糯米粉揉成团,内馅有甜有咸。

相比传统的豆沙馅,温岭人更偏爱咸口的,豆腐干、肉丝、笋干、虾皮等馅料包在一起,糯米的软糯加上馅料的鲜香扑鼻而来。


同样用到鼠曲草染色的还有麦饼筒。

鼠曲草和糯米粉、面粉一起和成团,然后再用擀面杖擀成饼状煎熟,然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加料了,咸菜面、卤肉糜、鸡蛋丝、油爆鳝片、茭白鱿鱼等等不一而足,满满的馅料一筒下去就非常饱了。


食饼筒的做法和麦饼筒类似,唯一的区别在于不需要鼠曲草染色,直接面粉调成糊状在平底锅上摊好就可以了,就像煎饼果子一样。


温岭人立夏和端午都有吃麦饼筒和食饼筒的习俗,台州大概是全国唯一一个地方端午不吃粽子的了,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戚继光抗倭而发明的。

「家家捣米做米团,定是明日冬至节」。

温岭人过冬至节最有特色的吃食便是「冬至圆」了。

「冬至圆」有甜、咸之分,而咸圆则是独属于温岭人的口味。

糯米粉揉成团,内置猪肉、豆腐干、冬笋、川豆、红萝卜、白萝卜等切成的细丁,鲜香软糯,滑而不腻,清爽可口。


而到了过年前一两周,温岭人家家户户都会打年糕。

旧时将糯米和糕米混合蒸熟后石锤反复捶打再做成条状,现在都有专门的做年糕的机器会在过年前轮流进村,机器把年糕做好后铺开晾干,再放进明矾泡的水里可以保存好几个月。


然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碗三鲜汤年糕,鲜虾、蛤蜊、白菜、鸡蛋和肉丝加入年糕一起煮,软糯的年糕吸满鲜嫩的汤汁,填满温岭人的胃。


虽然地处南方,但温岭人对于面食的喜爱丝毫不亚于北方。

不过,相比北方面食主要来源于小麦,温岭的面食来源更加多样,而且更注重料头的鲜味。

满是海鲜的三鲜汤面,鱼香味丰富的敲鱼面,筋道十足的炒豆面…

温岭特有的米面,类似于粉丝,但又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粉丝不太一样,虽然都是白色的,但是米面不透明,是用我们所吃的大米,用水浸泡之后然后打成粉再蒸熟,然后在做成面条,过冷水之后晒干制成的。


米面可汤可炒,虾、蛤蜊、小白虾、香菇、蛋丝一起煮汤,再加入米面就成了温岭人最爱的三鲜汤面。


如果再加入姜汁,就成了鲜辣暖胃的姜汤面,一口下去鲜的眉毛都能掉下来。


而炒米面则要先把干面在汤水中浸软,沥干水分备用,接着再选配料,一般猪肉、鳗鲞、鲜虾加包菜、香菇、咸菜等,放入锅中爆炒,最后加上米面一起炒熟,鲜香爽口的三鲜炒面就出锅了。


作为地道的温岭人,顿顿离不开海鲜,即便现在还是禁渔期,温岭人还是有办法在餐桌上为自己谋得一口鲜味~

鱼面,就是这样的智慧。

将鱼肉与鱼皮分离,只取鱼肉与适量番薯粉混合,经过当地人娴熟的敲打,鱼肉与番薯粉逐渐融合,直至鱼面变得有劲道且皮薄透亮。

敲好的鱼面煎熟保存,待吃时再拿出,不管怎么做,都是一道美味。



在温岭,还有另一种番薯粉做的美食就是绿豆面。

绿豆面其实跟绿豆没有任何关系,是将番薯粉碾成细粉末放进锅里加水搅拌,再是揉粉,放到模具中,挤出一根根均匀的白色面条落入烧开的锅里煮熟,之后捞起冷却环成圈剪断,最后晒干…


豆面可炒可烫,炒豆面是大家最爱吃的,里面放上渔区特有的虾干(或虾米)、鳗鲞等干货作为配料,面的Q软嚼劲配上暴晒的干货,一口咬下,满是浓浓的海鲜味。


所谓靠海吃海,温岭到处都是海鲜排档,大多都没有菜单,所有食材统统摆出来,五色缤纷的海鲜整齐排列任君挑选,现杀现做,讲究的就是一个鲜。

而走进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松门白鲞、洞下紫菜、温岭墨鱼干…百余种海产品直叫人眼花缭乱。

凌晨,大量生猛海鲜从接鲜船直接运到市场,价格绝对会让吃货们疯狂。


水潺,鱼如其名,鲜嫩顺滑如同流水潺潺,通体只有一根软刺,滋溜一吸就能嗦掉小半条,肉质非常细嫩,入口即化。

在广东地区,将其裹上调好的面浆之后入锅炸,再撒上椒盐,就是港式茶餐厅里常见的「椒盐九肚鱼」。上海也有类似的做法,不过又是另一个名字,叫「椒盐龙头烤」。

台州的家烧做法不同于红烧的浓腻,比较简单和清爽,不需要复杂的调味,料酒放足了,有种别样的鲜香。


松门石塘的当地人也喜欢把鱼肉剔下来,混入面粉和姜汁做成水潺饼,烙熟或煎炸,外酥里嫩,吃过一次就忘不掉。

望潮则是最小一类的章鱼,生在滩涂深处,潮水退下时,用手或板锄挖捉。浙江的《宝庆志》里说:「大者叫『石拒』,次者称『章举』,小者曰『望潮』」。

望潮的吃法很多,生炒、红烧、水煮等,红烧望潮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我更喜欢盐水烫熟的原始味道,爪子脆嫩弹牙,小脑袋则塞满了膏汁,一口下去,嘴里就像炸烟花一样,妙不可言的爆浆和鲜香。

还有一种滩涂上的美味则是「弹胡」(即跳跳鱼),不过要想得到这极品美味可需要很好的耐心和毅力。

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渔民要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十米开外甩杆「精准打击」,才能捕获这些在滩涂上走位风骚的「小机灵鬼」们。


而弹胡的好动,在口味上则带来了极致的鲜嫩,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煲汤,入口的顺滑,汤汁的鲜香,都足以弥补捕捉的艰辛。


海葵一粒粒像蒜头,本地人因此将生在礁石上的称「岩蒜」,长在砂砾的就叫「沙蒜」,需要人力手工铲,腰挂竹篓,爬上礁石,从岩壁和沙砾中一撮撮地挖出来。

温岭人喜欢将岩蒜和年糕一起炒,吃起来有微甜的鲜味,年糕软糯香甜,岩蒜韧中带脆,岩蒜渗出的汁水,紧紧地包裹住年糕,那种鲜爽,妙不可言!


另一道沙蒜豆面也是温岭特有的美食,沙蒜自带咸香,吸足汤汁的豆面特别入味,绵密浓稠,特别下饭。


从前没有那么多专业冷藏保鲜技术,靠海的松门人想出了「鲞」这种保存工艺,延长了海鲜的享用期限。

记得儿时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晒鱼干虾干,村前村后、屋檐下、窗台上到处都挂着鱼干,寒风吹来时,能闻到一股鱼腥味。

天下白鲞数台州,台州白鲞出松门。

厚薄均匀,刀口光滑,头壳完整,石珠不落,鱼唇不破,是剖鱼遵循的基本原则。剖好黄鱼,经过清洗、腌制、再清洗和晾晒,白鲞制成。加入生姜小葱简单清蒸,就是一道极鲜的美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