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最新发表在JOB上的论文《又是星期一:周末的睡眠通过周一的再联系对工作周产生不同影响》。该研究基于两个重要理论:边界理论和睡眠与昼夜节律理论。边界理论指出,员工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在周末到工作周的过渡期内,如何顺利切换这些角色至关重要。再联系这一概念描述了员工在周一早晨如何心理上重新连接到工作状态,而这被认为对工作周的表现和精力有重要影响。同时,睡眠作为恢复精力的核心过程,其质量、时长以及规律性等特征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认知与身体状态。因此,研究假设,周末睡眠质量、补觉(延长周末睡眠时长)和社交睡眠滞后(工作日与周末睡眠时间差异)可能会通过周一的再联系过程,产生不同的工作效应。
研究采用了为期四周的周记纵向设计,研究对象为310名员工。这些员工每周一和周五填写问卷,周一记录周末的睡眠情况以及心理再联系程度,周五则报告工作周的任务表现和精力消耗。周末睡眠包括三个核心指标:一是主观评价的睡眠质量,二是补觉时间,即周末睡眠时长与工作日的差异,三是社交睡眠滞后,即工作日和周末睡眠中点的差异。再联系则通过一套量表评估,衡量员工在周一重新投入工作时的心理准备程度。通过两级路径分析模型,研究捕捉了参与者在不同周的动态变化,既分析了个人内部的短期波动,也揭示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还通过中介模型,检验了再联系在周末睡眠和工作周表现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周末睡眠有助于员工在周一更好地进行心理再联系,从而减少工作周的精力消耗。而较长的补觉时间则会削弱周一的再联系能力,导致工作周的疲劳感增加。尽管社交睡眠滞后没有显著影响周一的再联系,但这项研究仍为理解睡眠与工作表现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整体来看,研究结果强调了提升周末睡眠质量对员工在工作周表现的重要性,同时警惕过度补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一发现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建议,如通过改善员工的睡眠健康来提高其工作效率与福祉。
JOB,Volume 45 Issue 6,June 2024
It is Monday again: Weekend sleep differentially relates to the workweek via reattachment on Monday
Jette Völker, Monika Wiegelmann, Theresa J. S. Koch,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