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接招
创业路上关键一招。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接招

创投圈先疯了

接招  · 公众号  ·  · 2020-02-09 15:03

正文


不吹不黑


文丨方浩




这两天创投圈很热闹,起因是一张微信群截图:



对于LWL大夫不治去世一事,傅盛怼了两位投资人,然后周航迅速跟进并要求群主张颖表态。一天之后,相关各方都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疫情期间情绪容易失控,退群不退友情,第二季度大家还是哥儿们……


NCP分裂了微信群、朋友圈甚至你和你爸妈。


往年12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投资人、创业者集中休长假的时刻,不是在北海道滑雪就是在阿根廷看星星,就算在家哪儿也不去,也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


但今年不行了。不仅出不去,出去的还不一定能按时回来。全国人民都很焦虑,创投圈尤甚。


最先焦虑的是VC。拿钱办事、保值增值,是每一家投资机构的使命。VC比拼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资本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效率,但NCP这只黑天鹅一来,钱生钱的时间机器骤然停下来了,投资人对创业者的度量衡瞬间消失了。


但悲催的是,LP对GP的度量衡并没有消失,依然在叮咚叮咚地运转。魔鬼的声音啊!


据我所知,春节之后很多投资机构开始对被投企业进行摸底式调查:账上还有多少钱?还能支撑公司多久?今年营收能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自救?眼下最需要什么帮助?


用“上有老下有小”形容VC们再合适不过了,一方面背负LP的KPI,另一方面又对创业者有KPI。


所以,压力又来到了创业者一边。投资人面对项目的生死,看到的是数字,因为带来巨大收益的成功项目永远是极少数;而创业者面对公司的生死,就不是数字了,要么是天堂要么是地狱。


活下去成了当下中小企业的唯一使命。开源节流是个老生常谈,但目前形势下,开源很难了,首先只能从节流上考虑。


怎么节流?无外乎房租、税费、人员、营销几个方面。营销往往是为开源服务的,开源没有了,营销当然没啥意义了。


至于房租、税费,就看当地政府的政策了,即使有了政策,也要看落实。总之来说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


剩下的就是裁员了。要不要裁?该不该裁?前者涉及现实问题,后者涉及道义问题。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企业只要能活下去,就算把创始人裁掉也可以,但从创业者的角度看,有些问题还真不是裁员就能解决的。


过去这些年,创投圈形成了这么一套打法:先划定一条赛道,然后投资人给创业者钱,后者负责把一条泥泞小路修成一条康庄大道。先有钱,再挖掘需求。年景好的时候,融资能力强的创业者可以通过不停融资续命。一旦潮水退去、大家都带上口罩,就知道谁在裸奔了。


之前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抱怨,担心公司只能发三个月的工资了。不出一周,西贝就拿到了几大银行数亿元的授信贷款。经受过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和公司,在任何时候都不缺钱,更不缺拿钱的能力。反倒是一路走to VC模式的公司,直接上呼吸机都没用。


某种程度上,创投圈就是一个“大群”:它对社会基本面的风吹草动极其敏感,免疫力很差,不像“国企群”那么稳如泰山,也不想“跨国公司群”那么来去自由。每个人都是大爷,每个人也都是孙子,都不容易。


上帝欲使其退群,必先使其疯狂。




接招创始人方浩新书《进化: 中国互联网生存法则》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发售,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





接招是由方浩及其小伙伴们一起创立的互联网商业新媒体。方浩拥有十年以上互联网创投媒体报道经验,曾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商业报道卓越奖」。接招专注于记录、梳理中国互联网江湖的真实商业逻辑。接招接招,见招拆招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jiezhaonews1







接招原创热文


《AT巨兽诞生记》


《朱啸虎VS王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


《盒马模式走入死胡同》


《老娘叫徐新》


《知春路:没有巨头,只有创业者》


《王兴式宿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