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市民向《张小融》栏目反映,与家仅一墙之隔的废品中转站存在噪音扰民和环境污染问题。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废品中转站证照齐全但选址合理性存疑,村民和废品中转站老板对是否构成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持不同意见。目前缺乏相关法规界定,解决方案需各方协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市民反映废品中转站噪音和环境污染问题
市民向《张小融》栏目反映,离其家仅一墙之隔的废品中转站存在噪音扰民和环境污染问题,让周围村民不堪其扰。
关键观点2: 记者实地探访废品中转站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废品中转站内有大量废旧物品,老板对噪音和污染问题的解释未获村民认同。
关键观点3: 废品中转站证照齐全但选址合理性存疑
废品中转站具有经营证照,但其选址是否合理存在争议,缺乏相关法规界定。
关键观点4: 缺乏相关法规界定,解决方案需各方协商
目前对于废品中转站的设立标准和与居民区的距离规定不明确,解决方案需要各方协商,寻找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
正文
近日
有市民向
@张小融栏目
反应
称
自家与
废品中转站仅一墙之隔
噪音、污染问题反复
周围居民的生活不堪其扰
“实在是受不了了!哐当哐当的金属撞击声,太影响我们休息了!”
最近,市民陶阿姨向《@张小融》栏目反映,
称10多年来,离她家仅一墙之隔的废品中转站存在噪音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周围村民不堪其扰
。
接到陶阿姨的反映后,栏目组记者前往现场实地探访。
“废品中转站离我家距离最近,他们早上装卸货物的各种噪音,我们躺在床上就能听得一清二楚,常常在睡梦中被惊醒。”
陶阿姨向记者提供了一段透过窗户拍摄的画面,从画面中可以看到,
上午8点半左右,场地上成堆的废铁被装进车里,发出阵阵金属撞击声
。
“以前我就和老板反映过,让他动静小一点,或者换个工作时间,
但他改了几天又恢复成老样子。
”陶阿姨无奈地说。
除了陶阿姨家,废品中转站周边的几户村民也深受其扰
。
“我们都退休在家了,身体也并不硬朗,有时白天想补补觉,都不得安生。”
村民潘爷爷的家就在废品中转站的北侧,他告诉记者
,
遇上大风天,扬尘污染更让人苦不堪言
。
“我今年也考虑像邻居一样,搭个阳光房挡挡灰尘,实在是没办法。”
潘爷爷说。
采访中,废品中转站的老板来到现场,表示他们的废品中转站
有资质,证照齐全。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工作时间就改成早上8点到下午6点,堆场里也没有金属打包机、剪切机,就一台挖机装卸货,基本没什么响动。”
这位老板向记者解释道,该废品中转站仅作为“堆场”存放废旧金属、塑料等可回收物,是“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并未进行加工、回收等工作,因此
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
至于周边村民反映的噪音扰民,该老板认为,
装卸时废旧金属发出的碰撞声,不构成噪音污染
。
对于老板的解释,村民们并不认同,他们
认为废品中转站离住房太近,希望尽快搬离
。
记者查询了解到,目前,在我市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未对类似存在噪音扰民问题的废品中转站与相邻住房的最小距离进行明文规定。
那么
设在住宅区内部的废品中转站
到底是否合规呢?
记者来到所属村委会了解情况。“我们去现场调查过,这家废品中转站是向当地生产组租赁的房子,
证照齐全,经营范围也与证照一致,都符合规范要求。
废品中转站的去留问题,由该生产组组员
按要求共同投票表决
。
”村委会工作人员陆静表示。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该废品中转站所在生产组的组长,对方表示,到目前为止,暂未就废品中转站搬离一事组织投票表决。
“废品中转站的租金收到后会进行二次分配,组里每人每年能分到60元。我问了好多村民,
他们都
不同意
废品中转站搬走
。”
该废品中转站所在生产组的组长表示。
这个废品中转站的经营证照齐全,但其选址是否合理?目前各方说辞不一。究其原因,还是
多方利益无法平衡
,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界定。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大家一起坐下来谈一谈,
协商找到一个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
让废品中转站既能满足大多数村民的利益诉求,又不影响村民们的居住环境。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藕粉俱乐部”。转发、点赞并在本推文下方留言,
小编将选取2位“藕粉”,
送出“偶俚张家港”定制帆布袋一个
。
2月27日
定制帆布袋
Phoenix_no1
Okk-
(请中奖网友前往人民中路52号广电大厦门口领取;领取时间:工作日9:00—11:30,13:00—17:00;联系电话:58111900;领取期限: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