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每年高考前后,张雪峰都很忙,在距离2024高考10天时,他称自己“忙飞了”,忙着为广大学子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忙着赚钱。
6月2号晚上,张雪峰宣布这是高考前自己最后一次直播,他说今年变量很大,也悉心给到了学子殷切嘱托,他连麦了一位490多分的河北农村女孩,他的建议让人想哭。
在此之前,张雪峰为大家分享志愿干货的时候,称学习是这辈子最后能控制的事情,到了社会就会发现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人生是由无数偶然事件组成的必然事件。
“人生成功路,志愿第一步,高考前你努力,高考后我接力!”
张雪峰建议普通家庭不要学医,张雪峰称打晕孩子也不能学新闻学……几乎每次他关于高考与考研的发声,都会在网上掀起一阵巨浪。
尽管张雪峰曾表示自己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太娱乐化,可流量向来眷顾他,半点不由人。
更何况,他也从中受益颇多,实现了财富自由。
作为一名实用主义者,张雪峰对曾经的理想主义早已挥手道了再见。谈什么理想,好荒唐,先把饭吃饱再谈别的。
没有好坏之分,活着还是生活,向来没有固定答案。
5月18日,张雪峰40岁了,在步入不惑之年之际,他决定向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协会捐款50万,向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100万。
他晒出两张网上银行电子回单,并写道:
“40岁了,以前别人跟我说咱们四十多岁的人怎么怎么的,我都会生气,我看起来有那么老么?今天,到了人生上半场结束的时候!上半场总结,就是在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到今天!”
张雪峰表示,向黑龙江捐的这50万将用于资助黑龙江省今年高考的贫困家庭学子大一第一年学费,苏州市教育基金会的100万用于报考来苏州就读的大一贫困家庭学子,助力大家完成梦想。
“请大家放心报考苏州的学校,请各位老乡加油冲刺!”
张雪峰口中的老乡是黑龙江的学子,那是他的来处。
1984年,张雪峰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个偏远县城,本名张子彪。
他的家庭贫苦拮据,一家人租住在一个破旧的平房里,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最困难时全家月收入只有600元。
他曾说:“别人说自己家穷,说的是穷得叮当响,而我们家响都不响。”
在那片贫瘠的处所,张雪峰渡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大部分光阴,那是他生命里最苦闷焦灼的岁月。
现实让张雪峰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疾苦,也造就了他务实的底色。对于穷人家的孩子,他有着极深的共情心。
上大学前,张雪峰连哈尔滨都没去过。
当时他心想,一定要出去长见识,所以填志愿时,全都报了东三省以外的学校。
高考那年,张雪峰考了全县第60名,终于可以离开东北,进入郑州大学就读给排水工程专业,那不是出自他的本心。
他觉得自己长得不孬,口才也不错,年少时的梦想是做一位主持人,直到在一次主持人大赛里被同行的人看到自己的西装牌子,对方的眼神他毕生难忘。
那一刻,张雪峰意识到自己穷人家孩子的出身,做主持人可谓是天方夜谭。
在读大四时,张雪峰看到周围同学都在准备考研,便主动帮大家查资料,时间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件事。
后来,有位朋友专门做考研辅导,代理招生,张雪峰就过去帮忙,因此开启考研指导教师的生涯。
2007年,23岁的张雪峰成为北漂一族。
他租住在海淀区的六郎庄村,环境嘈杂,全是外来到北京谋生的人。房间逼仄狭小,只能放得下一张单人床,上的是公厕,要走一段距离。
这种真实的人生体验,让他对北京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而后来,张雪峰告诉自己的学生,来北京别去故宫三环里与CBD,那是有钱人的北京。
要去就去坐清晨六点的八王坟第一班公交车,体验1000多个人挤在同一辆公交车上的感觉;或者去住天通苑,体验一下永远挤不上的第一班地铁。
“那才是普通人的北京,如果你能接受,你再来。”
来到考研学校,张雪峰的工作内容是给学生灌输考研的意义,俗称打鸡血。
效果不太好,他在大连大学开讲座,慷慨激昂地讲了20分钟,一位女生举手问:“老师,你能不能讲讲对考研有用的东西?”
张雪峰备受打击,开始铆足了劲重新调整备课内容。
为了提升效率,他住在办公室,每天睡4个小时,醒了继续干活,他多次在下半夜写下一句话:“累,感觉我在透支自己的一切,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想过好的生活,就要承担这种压力。”
直到整合了全国800多所研招单位的专业资料、录取情况、毕业生就业等信息,做出一份条理清晰的表格。
与此同时,张雪峰发挥自身优势,讲课风格开始走幽默路线,他的课越来越受学生欢迎。
不过,张雪峰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很快将发生巨变。
2016年,张雪峰离开了考研机构,与合伙人注册了“苏州研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生意不太好,在倒闭的临界点左右飘摇。
彼时视频网站如日中天,有学生将张雪峰的《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讲课视频传到网上,获得巨大关注,达到十几亿播放量,一触即发他的网红生涯。
视频里,张雪峰搞笑解读全国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最无私奉献的学校,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是中国最委屈的大学……”
他的粉丝从几千人暴涨到几百万,最疯狂的时候一天涨粉10万,一发不可收拾。
段子式的表达,“东北大碴子”口音,语速直逼华少,让张雪峰的讲学视频变得接地气,拉近了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在网络上以裂变的形式火到出圈。
张雪峰一觉醒来,感觉自己在做梦,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变,从一位普通的考研老师成为了网红。
生活了发生了巨变。
他把自己的微博名字改为“张雪峰老师”,粉丝暴涨。
他的舞台不再只是讲台,张雪峰陆续受到邀请参加各大节目,《快乐大本营》《奇葩说》《火星情报局》《演说家》等综艺,甚至还去拍了电影。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张雪峰的人脉越来越广。
在《奇葩说》海选现场,张雪峰的演说名为《我是个网红,想上热搜有错吗》,他慷慨激昂讲述自己一夜成名的经历。
在节目中,与其他略显先锋的辩手们相比,张雪峰的观点传统,让棱角分明的年轻人不满。
“男人没有自己。最好的状态就是,25岁的时候让你的父母认为他们有个好儿子,35岁的时候,让你的老婆觉得她有个好老公,45岁的时候让你的孩子觉得他有个好爹。”
对此,年轻辩手肖骁反对他的价值观,觉得他过于功利。
张雪峰反驳道:“我就想在我所在的城市买个房,买个车,这过分吗?让别人有的,我老婆孩子也有,这过分吗?”
随着参加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张雪峰心直口快的性格,招来不少争议,他太会制造话题。
面对争议,他经常道歉。
张雪峰混社会这么多年,怎会不知物极必反的道理,他曾悲观地预言“所有网红的终点,都是塌房”。
他不知道那天什么时候会到来,只能尽量保持低调,被骂得多了,有人问他是否会有抑郁情绪?
张雪峰回答:“我心态很好,我就搞不懂为什么要抑郁,火就多挣点钱,不火就少挣点钱,为什么非得抑郁呢。”
他称自己已经没什么欲望,起初张雪峰鼓励大家要成功,现在他劝人活得舒服比较重要。
张雪峰深知,来他直播间咨询的,大多不是精英家庭,来找他的多是普通家庭,甚至是条件不怎么好的贫困家庭。
他曾经在一次媒体采访时,若有沉思地说了一句话:“老百姓的家庭,不是那个样子的。”
张雪峰靠给穷人的孩子指路,讲难听的实话,打破普通人的认知壁垒,赞誉与谩骂同时袭来,他也实现了财富自由。
张雪峰很擅长撕开遮羞布,讲难听的大实话,在他过往的演讲中,被转发次数最多的是这样一段话:
“孩子不爱学习就带他去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看看。看看里里面的人都是什么形象、姿态,问问他想做什么样的人。”
在给家长与学生推荐专业时,他称“所有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
面对想上外交学院的学生,张雪峰平静回应:“想上外交学院将来当外交官?天黑了适合做梦。”
有想学哲学的连麦学生,张雪峰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你学了哲学,将来吃不饱饭怎么办?”
类似的还有“家里没有企业要管理的别报管理”“家里没有资源的别报金融”“适不适合学建筑跟美术功底没关系,主要是看你家孩子能不能熬夜”……
每每这时,张雪峰都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皱眉的神情。
不少直播间连线的名场面,被剪辑成短视频在网络上传播。
在某次演讲上,他不建议大家报考西南大学,理由是“曾经有一位家长说自己闺女报考西南大学化学专业,但是分没够,结果一分都没浪费,进了西南大学学了兽医……”
台上的学生哄堂大笑,西南大学的学生在网上骂声一片。
他又道歉了。
张雪峰被围攻的次数多了,他越来越熟悉道歉的姿态。
2021年,张雪峰正式告别了北京,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苏州定居,结束了14年的北漂生涯,在苏州成立了面向高中阶段业务的峰学蔚来公司。
消息一出,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逃离北上广”再次引发热议。
当人生处在不同阶段,在子女教育、生活幸福指数与事业三者中,张雪峰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最终他认为那个地方是在苏州。
今年1月,张雪峰给自己公司的员工每人多发300块钱,称“冬天的第一顿火锅,我请大家。”
他还在在员工的工资里多打300块钱,让他们吃过年的第一顿猪肉。
火锅、猪肉有了,为了让大家能温暖地过冬,张雪峰还为每位员工以及他们的家人,送上羽绒服。
张雪峰从小县城走出来,深知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他向来是实用主义者。
今年1月,张雪峰发文称将从2024年开始,每年向郑州大学定向捐赠50万元,暂时签订6年协议,共计300万,用于郑州大学大一家庭贫困新生学费。
除此之外,他还将每年向哈尔滨理工大学定向捐赠25万元,暂时签订4年协议,共计100万。
这些钱,用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大一家庭贫困新生学费。
一直以现实、功利著称的张雪峰,并未忘记自己曾经的理想主义与来时的路。
前段时间,讲了快20年课的张雪峰,人生第一次在体育场讲课,在太阳底下晒了两个小时,尽心尽力,声嘶力竭地讲好每一场课与演讲,是他的使命。
追着太阳被硬晒了两小时,张雪峰可谓是亲自示范了何为“服务行业”。
台下有位大学生问:“张老师,我想问一下,文科生的前路只能是考公或者考编吗?”
张雪峰回答:“当然你也可以去社会的服务业的广泛天地里边,去找寻自我。”
不难看出,如今的张雪峰讲话变得委婉,毕竟他曾经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去年夏天高考季,因为一句话,张雪峰被骂到风口浪尖。
一位家长到张雪峰的直播间咨询,自己的孩子理科模拟考试考了590分,能不能报考四川大学的新闻专业。张雪峰坐不住了,有些激动地说:
“孩子非要报新闻,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再给他报别的!千万别报新闻,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
这位家长反复强调新闻系是孩子的梦想,张雪峰按捺不住,一直劝阻这可以做爱好,但不能作为职业,一定要把孩子打晕。
张雪峰这番言论,瞬间被推向舆论的顶峰。
很多新闻学教授、学者反驳他,张小强教授说:“新闻专业能文能武,进可以自主创业、到互联网大厂,退可以考公务员,到国有企业。”
有一位来自重庆大学的教授直怼:“千万别被张雪峰这样的网红忽悠。他害人不浅、误导公众。”
舆论不停发酵,甚至相关词条「张雪峰新闻学之争」上了热搜第一,众多新闻学教授与媒体对张雪峰进行“围剿”,过往言论被以偏概全地放出来,被群起而攻之。
张雪峰说:“我离被人搞不远了。”
他不得不闭嘴,还“被医院强制住院了”,关闭评论,安心休养。
在一年中最应该驰骋、发力的时候,张雪峰选择闭麦。
很多人觉得张雪峰说得没错,选专业就要选适合的,能让自己吃上饭的,普通家庭没有反悔的本钱:“穷人需要张雪峰。”
这场轰动的新闻学风波,随着张雪峰的“病倒”,得到缓和。
他知道,自己成为了“危险人物”。
在大众看来,志愿报考层面,选择比努力重要。
选择张雪峰,成为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的定心丸,尽管这颗定心丸的标价并不低。
最为紧迫的2024届服务,分为11999元的梦想卡与17999元的圆梦卡。其中2026届收费最低,为8999元起。
能获得张雪峰本人指导的志愿填报服务,更受家长追捧,价格自然更为昂贵。
临近高考,最近「张雪峰志愿填报课」被指饥饿营销:师资只能匹配有限名额,连2026届志愿填报服务都已售罄。
标榜“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洞察人性的弱点,张雪峰在直播间打造出指点迷津的氛围,获得火热的追捧。
在一则爆火的直播视频里,张雪峰神态激昂地说:“志愿填好了,能够弥补50分的差距。”
随后,他解释这句话的意思:“通过选择合适的专业,少考50分的人在毕业后能与分数高出50到100分的同龄人获得同样的工作机会。”
这是张雪峰能火到现在的直接原因,他深谙人性幽微之处,也参透了高考学子与家长的焦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