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留白是阿娟姐妹的人生,她没有出去打工,在乡下被安排好了一生。
“厂子倒闭,老板卷款跑路,阿娟挤坏一双鞋才从仓库里抢回两大袋子鼠标。
跟着两周她都没找到活儿,窝在廉租房里琢磨着把货卖出去。”
故事刚开始,女主角阿娟就陷入了生存困境。这两句话足以体现作者功力。这里的留白,通过不写阿娟遭遇的挫折,反而直接把阿娟积极向上的特征写出来了。
普通的作者会描述阿娟没了工作后如何为生计发愁,又如何因找不到工作而焦头烂额,自怨自艾,进而才打起了卖鼠标的主意。这样写就会把阿娟骨子里的坚强乐观给消磨掉。她的坚强体现在虽然两周都没找到工作,但这种打击却不足为惧,她的乐观体现在闲下来的时候就在琢磨卖货。只有这样坚强乐观的主角阿娟才能想到后面破除困境的方法
。
“
阿娟一寻思,家电能下乡,鼠标是不是也能啊!”
阿娟脑子灵活,她不循规蹈矩。她阳光自信。姐妹结婚喊她回乡参加婚礼,她不会因为自己没了工作而瞻前顾后,反而想到借着回乡能不能卖掉自己手上的鼠标。
“姐妹嫁到隔壁村,阿娟本可以顺路去家里歇歇,但妈那条“彩礼不够,你弟说不上媳妇”的语音她还没删,手中无钱没脸回。”
阿娟是乡下重男轻女陋习的牺牲品,她出去打工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过上好生活,是为了给弟弟凑彩礼,甚至后面的剧情中还能得知阿娟家里是有一定资产的。这是多么讽刺。
可以想象,阿娟已经被牺牲过多次,对于被索取也司空见惯,很有可能她的学业也因此中断。聪明的她本来应该有更好的出路。
“上网手机不够了吗?
”
阿娟答不上来,对于电脑,她也仅是知道个名词而已。
这一段是比较有争议的部分,许多读者认为这里写得离谱,怎么村里人都用上手机了,还不知道电脑是什么,这不合理。
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在闭塞的乡下村庄,对于科技发展的认知存在断层,他们处在厚重的信息茧房。随着家电下乡,智能手机变得普遍,人手一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可以替代电脑。不会用电脑、甚至没见过电脑的大有人在。
前段时间因为要写三农方面的论文,我恰巧了解到一个情况,在这里分享一下:如今许多惠农政策软件如今会只推出手机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下很多村干部和村民家里没有电脑、不会用电脑,相反手机却能熟练操作。电脑在他们的世界里是一个被淘汰的科技产品。
"...婆婆这才勉强同意,只是彩礼上多少有点不尽兴。”
越是保守的地方,越是会对迷信有种特别的迷恋。带有神秘主义的说法也就越有用。
当无知占据上风的时候,迷信就愈演愈烈。
现代迷信已不仅仅是对玄学的盲目崇拜,对科技的盲目崇拜、盲目抵制也是一种迷信。这是一种“期待外物能够帮自己打理一切”的病态思维。
“
...接宝歌来。”
结合下文,“接宝歌”应该和生育有关系。我联想到21年网上很火的《我为祖国生二胎》。
“可她们都有弟弟,好歹阿娟还能去打工。”
这里的留白是阿娟姐妹的人生,她没有出去打工,在乡下被安排好了一生。
“
这位妇人同姐妹的婆婆面目仿佛,阿娟福至心灵,“接男宝。”
娟忽然开窍,灵光一现,联系上文“孩子在天上闻不到酒肉味”的迷信说法,她决定利用当地的封建迷信心态来兜售自己的产品。
“妇人将信将疑,阿娟便翻出抖音来,“看嘛,网上都有。”
阿娟想到了营销噱头,接下来就是如何让买家爱相有用。给姐妹无心拍下的抖音在没见过世面的村民眼里成了一种权威,具有可信度。
“鼠宝鼠宝,接男宝咯,”她边传新视频边吆喝,“抖音点个赞便宜两块钱咯!”
这里很有意思。网络营销的老套路,通过点赞,让买它的顾客以为赚到甜头,也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和宣传。
"她把大部分鼠宝卖了,正犹豫要不要回趟家,就接到妈妈的消息。妈妈说家里花所有积蓄给弟弟盘了个厂,不仅媳妇有着落,还能在城里安家
。"
这段用平淡的语气,写出了十分残酷的现实,一刀剜进心里。
阿娟家里是有钱的,盘厂不是一笔小数目,虽然是需要花光所有的积蓄,但至少是说明她家在这之前应该是有一定积蓄,不必为生计发愁。只不过她家的钱不是为女儿准备的,而是全部为儿子做准
备的。
"那栋再熟悉不过的建筑,吞噬了她五年的青春。"
好不容易摆脱了缠人的鼠标,迎来的希望,又被一棒现实打得头晕眼花。太绝望了。阿娟费尽了力气卖掉了鼠标,爬出困境,可还没来得及高兴,接着又被家人拖入更大的困境。更令人窒息的是,促使家里买厂的原因竟是因为自己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