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德经

​不同年龄段的取舍(顿悟)

老子道德经  · 公众号  ·  · 2024-10-01 06:00

正文


道家

道法自然...

点上方绿标收听 主播 诵读美文

《道德经》中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在这个充满纷繁诱惑的世界里,许多人为了追求所欲而不择手段。

然而,他们往往不自知,越是贪求,越是为生活所累。

真正的智者懂得取舍,懂得放弃诱惑,专注于追求有意义的事物。【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30岁,顾家,家庭和睦

30岁,是一个事业与家庭并重的年纪。

在这个阶段,应该明白,家庭是力量的源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支撑。

顾家不仅是照顾家人的物质需求,更是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培养良好的沟通方式,懂得分享,懂得倾听,懂得与家人共同成长, 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幸福和安心。

在家庭中,更要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彼此,解决冲突,化解矛盾,以一颗关爱的心,呵护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30岁的人生,只有当我们顾家、家庭和睦时,才能收获最真实、最美好的家庭之花。

40岁,不争,管住脾气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讲:中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0岁,不再是争辩的时候,更不值得将时间浪费在发脾气上。

争辩和愤怒从未解决过问题,它们只会让自己显得不成熟、不靠谱,甚至加剧矛盾、引来灾祸。

然而,当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情,洞悉了一些人后,就会明白争夺和计较、雷霆大怒和肆意发火只会让生活更加糟糕。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以水为师,掌控自己的脾气,以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用宽容和大度的态度面对事情,才是人生中最好的处世方式。

当我们开始静心沉淀自己,不再浪费时间争论琐事,我们所渴望的,岁月终将给予。

50岁,不贪,知足常乐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贪婪,从未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它只是一个无底洞,让我们追逐不断,永无止境。

50岁,应该明白贪婪的行为已不再适用,不要追求无尽的欲望,不要被物质所束缚,而是懂得知足常乐。

学会满足于当下拥有的,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50岁的这个阶段,让我们拥抱内心的平静和宁和,专注于内心的成长与修炼。

告别贪婪,追求知足常乐,才能品味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60岁,看淡,一切随缘

60岁,是一个经历了人生风雨的年龄。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明白,人生并非完全由我们掌控,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与其为了一些无谓的事情而焦虑不安,不如接受现实,以宽容和淡定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看淡,意味着不再过度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上。

无论是丰富的人际关系,还是内心的宁静,都是我们珍贵的财富。

一切随缘,学会接受生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70岁,不愁,笑对人生

70岁,是一个经历了世事沧桑的年纪。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明白,忧愁和烦恼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我们心情沉重。

相反,笑对人生,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才能让我们的晚年更加美好和充实。

不愁,意味着我们不再为琐事纠结,不再因为生活的起伏而心生忧虑。

人生无法掌控的事情太多,与其为之烦恼,不如学会接受并从中寻找快乐。

只有当我们不愁、笑对人生时,才能收获最真实、最美好的晚年之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经济网  ·  明日冬至,36计“躲”为上丨节气
8 年前
全球见证分享网  ·  生是无悔的追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