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4月发表在RFS上的论文《压力测试与银行贷款》。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机构普遍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其中压力测试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监管工具。压力测试是通过模拟极端经济情景来评估银行在面对严重经济衰退时的资本充足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然而,这一工具如何影响银行的贷款行为和整体金融稳定性,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监管机构通过压力测试传递的信息如何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特别是在银行预期未来可能的压力测试时会如何调整其行为。这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旨在深入理解压力测试不仅作为监管工具的直接作用,而且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预期而间接影响银行的行为。
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监管者、银行和存款人的动态博弈模型。在模型中,监管者可以是高成本或低成本两种类型,这影响其进行压力测试的方式。银行在每个时期根据自己的资本状况和市场环境决定是提供高风险的贷款还是选择风险较低的资产。银行的这一决策将受到监管者压力测试结果的影响,而存款人则可能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选择是否提前取回存款,这一行为可能会导致银行流动性的风险。通过这种设置,论文详细模拟了在不同监管策略和银行预期下,银行贷款行为的变化及其对整体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的模拟结果表明,压力测试能有效地引导银行调整其风险承担水平。当监管者进行较为宽松的压力测试时,可能鼓励银行增加贷款以支持经济增长;相反,严格的压力测试则促使银行减少风险敞口,以避免未来测试的失败。此外,银行为了应对可能的压力测试,可能提前调整其贷款组合和资本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监管行为的影响。这种预防行为虽然有助于银行短期内通过压力测试,但可能会影响其长期的资本充足性和贷款质量。
论文的结论强调了压力测试在现代银行监管中的双重作用:既是监测工具也是影响银行行为的激励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监管者不仅能够评估银行当前的风险状况,还能通过影响银行的预期和策略来间接管理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设计合理的压力测试策略,既要考虑其对银行行为的直接影响,也要充分评估其可能带来的间接效应。
论文原文:Joel Shapiro, Jing Zeng, Stress Testing and Bank Lending,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ume 37, Issue 4, April 2024, Pages 1265–1314, https://doi.org/10.1093/rfs/hhad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