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逻辑】
:
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
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自媒体平台
原创: 李海
2018年9月14-23日,我们一行人对西北和山东苹果主产区初步摘袋情况进行系列调研。
摘袋调研一:西北
从陕西西安-渭南白水-延安洛川-富县-长武,甘肃合水-庆阳-西峰区-天水-庄浪-秦安-静宁等地走过,所到之处,除了甘肃庄浪秦安静宁稍好一点,其他苹果树大部份残枝败叶,个头偏小,色差锈裂,挂果稀疏,情况比我们六月份调研情况更差,减产更大,商品率和优果率大幅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西北减产严重地区苹果树大面积落叶。
落叶病原因是前期受冻害后果农投入不足不施肥不打药不护理,越减产地方越落叶,落叶病导致苹果供养不足果径小发育不全加重减产趋势,西北苹果真叫天灾人祸也,从初步摘袋采青调研情况看,减产比预期重,陕西减60%,山西减60%以上,甘肃减35%左右。陕西山西优果率30%左右,比上年减一半,甘肃优果率40%,比去年少30%。由于西北调研时间太匆忙,实地采点看样不足,这是我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得出的初步结论。
摘袋调研二:山东
由于受春季冻灾,今年山东烟台地区苹果整体套袋数量比上年少3成左右,除了受前期冻害和冰雹灾害,山东今年整体天气较风调雨顺,加上果农投入多护理好,所以果面普遍比上年好,个头大小与上年没有明显变化,调研团内也有争议。比如蓬莱市的大辛店镇和栖霞市的苏家店镇受冰雹影响地区果面非常不理想,商品率优果率均比上年下降,但是栖霞的蛇窝泊和牟平区商品率优果率均比去年上升,但总体生长情况良好,预计山东和烟台地区商品率比上年略降10%,优果率比上年略升10%,当然,还得看后期的天气和上色的情况。
从套袋数量和少量摘袋以及目前生长情况对比,我们给出山东地区苹果减产30%,商品率略降和优果率比上年略升的评判,与六月份调研减产数据基本相符。
摘袋调研三:交割库
这次我们的摘袋调研,主要围绕交割冷库进行,其中西北交割冷库4个,它们是1、盛隆交割库,2、康惠交割库,3、泉兴车板交割库,4、金鑫源交割库。山东交割冷库有3个,它们是德丰、天赐宝和金园交割库。很遗憾,时间关系,上市公司朗源交割库没去成。这些交割库老板智力过人,实力雄厚,经营超群,为苹果行业精英也,他们对当地减产预估和我们调研数据基本吻和,为我们减产数据提供有力支持,德丰库潘总对苹果深度认知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虽然今年有较大减产,但由于几年熊市,行业亏损累累,信心受打击,交割冷库对后市行情普遍比效谨慎,由于早熟苹果和富士价格己经上涨,晚熟富士平开低开己无可能,认为一二级富士开秤价也就高开在4块到4块五,超过五块大多数经营上表示保守或放弃,这也许是代表行业内的心声吧。
关于十月交割问题,基本得出四个结论:一是按4.2-4.5块75或80一二级苹果收购价,制成交割品成本普遍超过13000,山东和西北都是一样的成本。二是制成十月交割品时间太紧,交割数量有限。主要收果忙熟练工人少,短时间难以整理出量大的交割品,从成本上看车板和仓单成本也差不多,但从整理时间和复检难度上看,车板复检过关难度远远大于折算仓单。三是对买方在今年所接的货,不管车板和仓单,只要复检合格,交割库一律不拒绝买方申请转注册仓单。四是交割库一致认为纸夹膜和旧果交割基本不可能,原因是复检难过关成本奇高,交易所也不会允许此类劣果进入交割,因为不符合优果优价的初宗,交割库也不会冒这种质量保管风险。
经过对西北和山东苹果主产区的初步摘袋调研,我们将全国苹果减产数据由6月份的35%上调至40%以上,优果率下调30~40%,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苹果历史性的大减产已成定局,减产必定反应在价格上,一场价格大战的狼烟已经升起。
本次调研时间紧凑,路途遥远,但收获巨大,质量很高,解开很多疑惑,学到很多知识,结识了众多果业圈和交割库朋友,对我们今后判断苹果行情提供极大帮助,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果业集团、山东冠果、各交割库和鲁证期货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以下是作者符冰对苹果的一些看法
今年四月份以来的大涨,减产当然是主推因素,至于减产多少,各家众说纷纭,作为农产品,很难确定减产的比例。即使在正常年份,产量也是一个预估值。即便以套袋数量来算的话,也比较困难,比如以今年套袋销量是去年的三分之二为准(多个厂家如此表示)。但是这个三分之二很多转化为经销商的库存,并未上树。因为纸的原料一直在涨,经销商遇到这么大的减产,有囤积库存的需求。也就是说,从套袋的了解情况来看,至少减产三分之一。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减产幅度过大的果园,年轻人出去打工了,基本已放弃管理,这个从套袋数量上较难以统计,且容易被忽略。
且不论到底减产多少,30还是40%。优果减产幅度更大一些,保守估计最少35%。
减产百分之30到底会影响价格反弹到多少,这个很难预测。但是有一点,供应充足时,成本是支撑,供应大幅减少时,需求是支撑。需求的弹性是一个很微妙的话题。
如果家里有老人或者小孩想吃苹果,一个人去买,平时花钱习惯不好的人,会不计价格买贵的,好的,如果平时花钱习惯好的人,会比较价格,买稍微便宜的。共同点其实就是,如果有吃苹果欲望,一般不会换成别的品种。除非贵的离谱。
现在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风险仍还在空头一方,因为仓单在树上。排除后期灾害再次发生。即使从技术来讲,摘完袋子之后,如果天气不配合,上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假使再一遇到连阴雨,连果面都会受影响。色度和果面光洁是交割品最难达到的两点。
以现有的状态来看,很多仓库和果商预计,能达到交割品要求的苹果价格,应该在12000之上,甚至13000。所以目前的价格很少有果商敢去期货套利卖空。我有朋友问遍几个果商,12000之下绝对不会卖出,13000可以考虑。仓单成本显而易见,在受灾严重的陕西、甘肃地区在13000左右。山东主产区稍低应该也在120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