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egmentFault思否
SegmentFault (www.sf.gg)开发者社区,是中国年轻开发者喜爱的极客社区,我们为开发者提供最纯粹的技术交流和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的那些事  ·  OpenAI ... ·  14 小时前  
OSC开源社区  ·  升级到Svelte ... ·  3 天前  
程序猿  ·  “未来 3 年内,Python 在 AI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惊!小偷“零元购”后竟向 DeepSeek ... ·  2 天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做AI代写,彻底爆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egmentFault思否

微软副总裁沈向洋即将离任,海外科技巨头恐再无华人高管

SegmentFault思否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9-11-14 12:08

正文

文章关键词



微软副总裁卸任/牛棚小学走出的博士/海外华人现状





微软于今日宣布,该公司执行副总裁、人工智能和研究负责人、23 年的微软老兵沈向洋博士将于 2020 年 2 月 1 日正式离开微软,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离职后将继续担任微软 CEO 纳德拉和创始人比尔盖茨的顾问。


沈向洋于 1996 年加入微软,并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始成员之一。此后,沈向洋建立了搜索引擎 Bing,并已帮助微软构建了关键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平台。




沈向洋是谁?




沈向洋 1966 年 10 月出生于南京市溧水区 (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孙家巷南圩村) ,并在那里长大。据他回忆,他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就读的第一所学校叫“牛棚小学”。


溧水区东屏湖

1980 年,年仅 13 岁的沈向洋从江苏省溧水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南京工学院 (现东南大学) ,是当时学校年龄最小的学生。他获得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并获得硕士学位。


后来,他前往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深造,求学于计算机专家拉吉·瑞迪 (Raj Reddy) 教授,并于 1996 年获得该校计算机科学学院机器人专业的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将照片转换成虚拟现实的研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虚拟现实的研究之一)


1996 年 11 月 4 日,沈向洋由在微软的另一位华人科学家陆奇引荐,加入了微软研究院;1998 年 11 月 5 日,沈向洋回到了北京,作为创始成员,和李开复、洪小文等人一起创办了微软亚洲研究院 (MSRA)



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度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实力最强大的前沿科研机构,除创始团队外,张亚勤、张宏江、李世鹏、王坚、林晨曦、王海峰等都是 MSRA 的成员。 2004 年,沈向洋开始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


2007 年,他成为微软必应产品开发部的副总裁,并 领导必应搜索团队。 2013 年,接替克瑞格·蒙迪,担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


2016 年,沈向洋正式担任微软人工智能和研究集团(Microsoft AI & Research Group)的执行副总裁,领导人工智能的整体战略和研发工作。 在他的领导下,团队开发了人工智能小冰,并规划了微软人工智能目前的三大产品线,包括 infuse AI、Bing 和小娜、全球小冰。


2019 年 11 月 14 日,沈向洋宣布将离开微软, 离职后将继续担任微软 CEO 纳德拉和创始人比尔盖茨的顾问





沈向洋有多厉害?


“沈向洋为人很随和,上台讲话的时候总用自己当学生打篮球时「单手乔丹」的绰号自黑。


2006 年,沈向洋获提名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

2007 年,他成为计算机协会的院士;

2017 年,他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

2018年,他担任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的国际院士。


沈向洋在业内饱受赞誉的原因,是他 为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做出的贡献,并在工业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发挥了引导的作用。


他主要致力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目前已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 200 多篇。 另外,他还拥有 50 多项美国专利。此外, 他设计的四分树样条函数算法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参数估计算法之一。


他还兼职于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和中科院客座教授及博士导师,并兼任多本权威学术杂志编委。 在 MSRA 期间,他曾主导和浙大、清华、哈工大、北大、上海交大等在内的众多高校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探索了校企研究合作的新模式。不仅如此,他还力主推出了微软学者奖学金、微软创新人才学院等人才鼓励项目。 对于中国新一代计算机科研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业内有一个说法,微软亚洲研究院是中国科技行业的黄埔军校,除成员质量高外,也为中国科技行业培养了大量核心技术人才。


直到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也是技术人才最向往加入的机构。


微软小冰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在沈向洋的领导下,微软小冰在微软亚洲工程院诞生并壮大,成为巨头微软里屈指可数的“孵化”于国外分舵的重量级产品。


此外,沈向洋在负责微软人工智能和研究期间,微软的人工智能也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 (新闻资料来自「机器之心」)


2016 年,微软在 152 层残差图像识别中,达到了 96% 的准确度。这基本上相当于一位斯坦福研究生的水准;

2017 年,微软在著名的 Switchboard 数据集测试中,将误差率降到了只有 5.1%。差不多是专业速记员的职业水准;

2018 年 3 月,微软的人工智能,又在英汉、汉英新闻的机器翻译测试中,再次达到了人类水平;

2019 年 3 月,微软第一次,在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媲美人类的表现;

2019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微软公布了其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麻将 AI 系统 Suphx(超级凤凰)成为首个在国际知名的专业麻将平台「天凤」上荣升十段的 AI 系统。





沈向洋为啥会辞职?



在一封发给员工的全体信中,沈向洋解释了为什么选择在11月宣布离职的消息:

“11 月,对我来说,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里,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1996 年 11 月 4 日,我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软研究院; 1998 年 11 月 5 日,我参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建仪式; 2007 年 11 月,我作为搜索产品研发工程副总裁正式加入必应团队; 2013 年 11 月,我成为执行副总裁、加入高级管理团队,主管技术与研究; 而今天,2019 年 11 月 13 日,一切圆满始终。


对于此次沈向洋卸任,网上评论表示: “此前是陆奇,现在是沈向洋,对于微软来说这是一大损失。”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沈向洋的离职并不能说太意外。


沈向洋是微软前任 CEO 鲍尔默时期提拔的最后一名核心高管。 如果不包括非业务部门的 CFO 艾米·胡德(Amy Hood),沈向洋的离职意味着微软整个核心管理层在 2014 年 2 月新 CEO 萨提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上任之后,完成了彻底的大换血。


现在微软每一个业务部门高管都是纳德拉亲自任命的。 沈向洋负责的研究院致力于技术的研发与推进,很少涉及到微软内部的权力斗争,这可能是他最后一个被「换血」的原因。


从业绩和公司发展的层面上看, 纳德拉确实可以算得上是特别优秀的 CEO。 在他的带领下,微软用短短几年的时间, “从一家营收严重依赖 Office 和 Windows 的死气沉沉的老牌科技公司,顺利转型成为一家通吃企业和消费市场的云计算和生产力服务商。”


如今微软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营收来自云计算业务,市场份额仅次于亚马逊的AWS。





海外华人高管现状?



虽然这次沈向洋的卸任更多的原因,像是企业内部的洗牌, 但在沈向洋离职之后,世界排名前 50 的 美国科技巨头的核心管理层里,好像确实没有了华人的身影。


相比越来越多的印度裔人才晋升高管乃至出任 CEO,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