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江西新首富,踩着英伟达,狂赚700亿 ·  21 小时前  
FT中文网  ·  为什么香港不能放弃联系汇率制? ·  21 小时前  
FT中文网  ·  《唐探1900》的当代留学启示录 ·  昨天  
哈佛商业评论  ·  理想的退休生活,在于实现“四个A”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内蒙青年爆改家业,羊绒老牌年入35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安踏VS李宁,谁才是国货之王?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7-08 17:27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商业洞察

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来源:陈列营销(ID:chenlieyx)


李宁,这个一度被我们遗忘在年少时光里的国产运动品牌,如今却成了潮流圈新宠。特别是前一段在巴黎举行的时装发布会,再次让业内刮目相看。



但是说起国民运动品牌,社长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个品牌——安踏。



安踏作为国产运动品牌之一,这些年仿佛销声匿迹了,可它却实力告诉我们——越强大,越低调。



最近英国著名品牌评估机构 BrandFinance 发布2017 全球最有价值服饰品牌50强名单,中国仅有两家品牌入选,一家是珠宝品牌周大福,另外一个就是安踏。(而且和16年相比,安踏排名上升了11位)。


可对此,安踏官网则没有任何消息。演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低调。



既然这两家品牌都这么厉害,那究竟谁更胜一筹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



1

论出身,李宁胜


李宁品牌的创始人李宁,是当时世界知名的“体操王子”,知名度不用多说;背后还有号称“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健力宝的资金扶持, “纯种”的“贵族后裔”。



相比之下,安踏则是典型的“寒门子弟”了。老板丁世忠在当时也不过是一个小老板,安踏成立的地方是福建晋江,当时号称“中国鞋都”。


当时的鞋都,有很多制鞋厂。德尔惠、361、特步等运动品牌,都是发迹于此的,安踏不过是最普通的一个。


(安踏早年的老厂房)


2

论赚钱,安踏赢


一个企业牛逼的程度,取决于它的盈利程度。 截至目前,安踏完胜李宁。


安踏体育于2月27日公布17年年报。集团2017年实现收入166.9亿元,同增25.1%;实现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增29.4%。



3月22日,李宁公司在香港发布了2017年财务报告。2017年李宁集团收入达到88.74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同期上升11%,其中毛利为41.76亿元,比2016年的37.05亿元上升13%。


首选值得可喜可贺的是,2家公司都挣钱了,说明国产运动品牌正在逐步壮大。但是回到这两家品牌自身,李宁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截止21017年,安踏的市值已经突破千亿,门店超过9500家,成为与耐克、阿迪、安德玛一同跻身全球四大体育用品公司。而李宁,实在是...


3

论设计,李宁拽


李宁的设计水准在国内还是毋庸置疑的,从一开始李宁就坚持自有设计,而近些年的“韦德之道”“悟道”等系列,更是让李宁的设计成为潮牌的代名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安踏在设计方面,简直一言难尽:



最初的安踏,在设计上,直接“生搬硬超”,耐克、乔丹都没能逃过它,让人穿的尴尬癌都犯了;


安踏汤普森系列


可是近些年大火的安踏汤普森,说明了安踏还是有设计能力的。但是从整体上看,距离李宁,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


4

论营销,安踏牛


营销,对一个品牌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安踏证明了,营销做得好,销量没烦恼;李宁证明了,营销做的坏,品牌死的快。


李宁从建立之初,就有着安踏没有的天然优势。给中国奥委会冠名,中国体操队合作等资源,当时多少品牌都羡慕不来。


“跳水皇后”郭晶晶奥运会获奖时身穿李宁


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李宁本人身穿自身品牌,在数十亿人的目光下点燃奥运主火炬。


李宁点燃北京奥运主火炬


就那一年,李宁公司的收入从66.9亿元增长到83.87亿元,以势如破竹之势超过阿迪达斯约70亿元的销售额。



手握如此优势的李宁,却在奥运会后,经过一系列愚蠢的决定,把自己亲手从神坛上拽了下来。


为了发展,李宁先是放弃了中国奥委会的冠名,后来把合作长达20年的中国体操队也扔了。而这些被李宁抛弃的“机会”,安踏迅速的抓住了。



首先是和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让安踏随着中国健儿,先后登上国庆大典的体育方阵和奥运领奖台,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之后与NBA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接着又拿下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赞助权益。就连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穿着安踏的衣服视察冬奥会的场地。



中间,李宁甚至为了CBA的赞助权,5年花了20亿的天价,在当时可谓轰动一时。


李宁的营销,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2011年,李宁业绩自2004年来,出现首次下滑,净利润从11亿元悬崖式的下跌至3.86亿元。



同年,安踏崛起,业绩超过李宁,之后一骑绝尘,成为中国第一运动品牌,李宁只能望其项背。


经过4轮的对比,竟然是一个平局。但是两个品牌真的不分伯仲吗?其实安踏远把李宁甩了10条街都不止。


作为一家企业,营收才是最终的“试金石”。而如今,安踏在市值上是李宁的5.4倍啊。把它和361度+特步绑在一块,也不够安踏的一半。李宁作为一个“贵族后裔”,到今天的局面,实在令人唏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