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项目实施
探索如何让学生在保持独立自主精神的同时,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班级、校园、家乡等)文化归属。
一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方法:在每一节课上都有先让学生去做、引起感受、最后才让他们产生认识的这个顺序。
二是培养学生归属感的方法:课程内容有长久(一个月、一学期或一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说明:
这不是指特意开设一些专门的课程,而是让研修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所有课上使用支持建立创造性和归属感的方法。
整个研修学习及课题完成期限为三年。其中在
教研基地
全日制脱产带班方式学习
(教中学)
两年。
第三年论文答辩期,可选择在
现有教研基地、机构自办学校(实验班)或其他教育创新型合作学校
完成相关研究课题论文。
在研修生带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进行如下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课程开发,课程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领导力......
课程内容:教学基本技能、小学低年段课程解读、儿童心理发展、创造力课程体验、
创造心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教育……
正常开学期间,学员在机构自主管理的教研基地(农村全日制完全小学)进行课题相关联的常规教学及课题研究学习,结合定期的导师现场讲授、视频
远程
指导、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远程及实地观摩等完整相关学习任务。
教研基地的教学管理由研修生负责,教学采取小班化教学(一般20人左右),不需要参加地区统一考试,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研修生可以自主安排课程、学习形式、考核方式。提供了研修生自主教研的核心前提。
每年寒暑假时间在城市培训基地,由导师对学员进行专业理论的集中系统授课,同时安排参与相应的游学活动。
最终让学员们通过做(教)、感受、认识结合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第三年论文答辩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选在继续在教研基地完成相关课题论文,也可选择到机构自办教育创新学校(实验班)或其他教育创新型合作学校(
中科青云等
)完成课题论文。
学习期满并完成相关教研课题任务后颁发《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可选择在机构自办及合作教育创新学校(实验班)留用任教,或推荐至其他教育创新型学校就业以及到国内外大学继续进行研究深造。
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为当前中国在教育创新的探索道路增加一个新的途径。具体将会在一下几个方面有积极意义:
1、培养出一批具备较好专业能力,能参与到为当前中小学提供学生教育创新课程教学(创造力培养与归属感建立等)的基础教育专业人才;
2、帮助具有教育创新探索精神的师范毕业生,解决其短期内个人专业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师范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3、在短期内帮助偏远农村学校解决缺少优秀教师的问题,为农村孩子的成长提供实质性帮助(创造力培养解决孩子们未来的生存能力,家乡归属感建立解决未来农村发展所需要的本土力量);
4、借助农村学校这种适合进行教育创新研究的场所,为广大教育创新研究的专家提供了最基层的研究与实践环境;
5、为有意愿探索同类课题,但缺乏支持条件的的乡村教师提供易操作的教学指导用书;
6、通过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培养农村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缓解农村教师资源大量流失的状况。
在天使支教原有乡村支教行动培训师资力量基础上,邀请国内、国际教育领域,立足于教育创新研究的知名专家担任理论导师,邀请国内在教学中有一定创新教育理念及实践经验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学员教学指导老师。以下为部分已邀请的导师名单及往届学员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