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子晚报  ·  江苏南通一校长被查! ·  3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维持死刑判决!白天辉受贿案二审宣判 ·  7 小时前  
新华社  ·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  8 小时前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昨天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昨天  
都市报道  ·  急冒烟了!豫A78666车主,全网等你现身! ... ·  3 天前  
都市报道  ·  急冒烟了!豫A78666车主,全网等你现身!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湖北发问:武钢,将来我们该怎么称呼你?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09-22 10:57

正文



文/湖北日报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本文转载自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hubeiribao181)



宝钢与武钢整合的路径,终于浮出水面。


这次,拟由宝钢股份主导,吸收合并武钢股份。

两钢合并后,将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钢铁“巨无霸”。



9月21日武钢股份(600005)披露,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初步交易方案拟为宝钢股份(600019)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本次重组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这意味着, 武钢股份这家国内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将伴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变化而成为历史。


3年前

3年前,马国强从宝钢调任武钢集团董事长,彼时市场便有宝钢与武钢要进行整合的 猜想。

2015年3月

国家工信部 公布《钢铁产业调整政策》 。文件提出, 钢铁行业需加快兼并重组, 到2025年形成3家到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此后, “宝武合并”开始在坊间传开,但多次被双方高层否认。

2016年6月16日

武钢股份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马国强仍表示: “针对同行间的并购重组,武钢股份没有太多机会。”

但仅仅只过了10天,一纸公告开启了双方重组大幕。

2016年6月26日

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同时宣布,控股股东武钢集团与宝钢集团 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 ,重组方案尚未确定。

2016年6月27日

因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 宝钢股份与武钢股份已于6月27日起停牌。

2016年9月21日

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敲定换股吸收合并的方案框架。 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今日同时发布公告称,将由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

待续

经过近3个月的筹划之后,宝钢与武钢的 战略重组方向初定, 而旗下上市公司层面的整合方式已基本确定, 两大钢铁巨头重组正慢慢揭开面纱。

宝钢集团将成为此次重组的主导方

武钢股份公告截图

宝钢股份公告截图

在时隔数月之后,我国钢铁行业的最大重组案——宝钢与武钢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武钢股份9月20日收市后公告称,公司将被宝钢股份吸收合并。

这一方案与市场预期吻合。 在一位与宝钢、武钢均有业务往来的机构人士看来,从双方各自规模上,宝钢为国内钢铁行业老大,作为此次重组的主导方也是实至名归。

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宝钢不仅规模大于武钢,更重要的是宝钢市场化经营好于武钢。由宝钢来主导这场合并,符合“宝武”合并后统一经营的要求。

截至目前,有关各方仍在就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和完善, 还须取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前置审批意见,尚未最终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武钢股份是2015年钢铁业上市公司“亏损王”,年净利润亏损超过75亿元,总负债将近700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这仅是武钢财务困境的冰山一角。武钢集团2016年第一期超短融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武钢集团负债总额接近150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184亿元。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同为央企,但宝钢在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上明显优于国内同行, 与武钢合并还能减少同业竞争,加速钢铁行业去产能。

宝钢武钢频繁向央企“送股” 为重组铺路


武钢公告还显示,9月20日,武钢集团将武钢股份总股本的2.45%划转给诚通金控,总股本的2.45%划转给国新投资,二者分别属于诚通集团和中国国新这两家央企旗下企业。两笔股权的划转均是无偿的。

近期以来,两家钢企大规模的股份划转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宝钢方面,今年8月,宝钢集团把宝钢股份总股本的4.86%无偿划转给中石油;9月,宝钢集团又把宝钢股份总股本的2.45%无偿划转给诚通金控,将总股本的2.45%划转给国新投资。

武钢方面,在9月20日公告之前,今年2月,武钢集团将武钢股份总股本的4.95%无偿划转给中远集团。

截至当前,武钢集团持有武钢股份总股本的52.76%,宝钢集团持有宝钢股份总股本的74.84%,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对于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近期对外划转股份,不少声音认为这是为了“备战”股东大会。按照当前监管规则,在就重组方案表决的股东大会上,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作为关联方需要回避,故而其他股东的地位上升。由于央企无偿承接上述巨额股份,且与武钢、宝钢均为国资委监管企业,故而在股东大会上有望助力重组方案通过。

合并后将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钢铁厂


作为中国两大龙头钢铁央企,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6月底启动“联姻”,被称为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最大规模的重组事件,这也是继南北车合并、中冶与五矿合并之后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

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2015年,宝钢生产粗钢3493.8万吨,位列全球十大钢企第5名;武钢粗钢产量为2577.6万吨,位列中国十大钢企第6位。预计两者合并后将超过河北钢铁,拥有超过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跃居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安塞勒米塔尔(Arcelor Mittal)的9713万吨。


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宝钢、武钢两个企业的联合重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钢铁去产能中如何发挥联合效应。

在上一轮钢铁行业整合潮时,宝钢和武钢均重组了多家钢铁公司。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并不算成功。宝钢先后重组新疆八一钢铁、韶钢,并在广东湛江兴建钢铁基地,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武钢先后重组鄂钢、昆钢、柳钢,在广西防城港建立了防城港钢铁基地。其中,宝钢的湛江钢铁基地和武钢的防城港基地仅距200公里,产品结构方面基本雷同。

2014年以来,钢铁行业遭遇全行业亏损的寒冬局面。2015年,武钢亏损超过75亿元,宝钢实现净利润10.13亿元,但同比下滑超过8成。2015年,宝钢剥离了宁波钢铁,武钢也剥离了柳州钢铁。

武钢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2.73亿元,同比下降47.66%,但较之2015年巨额亏损业绩已大幅改善。宝钢上半年实现净利34.68亿元,同比增加9.25%。

钢铁业整合大幕开启


随着宝钢与武钢整合步伐的加快,整个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预期上升,市场近期又传出鞍钢与本钢合并的消息。尽管鞍钢股份(000898)20日作出了相应澄清,称董事会对重组一事并不知情,但仍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整合有推进的可能。

第三方研究机构My steel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国企改革步伐正逐步加快,从钢铁行业的情况来看,脱贫解困、压缩产能成为迫切需要,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兼并重组来减少恶性竞争,已成为大趋势。“企业合并将最直接地减少过度竞争,提高市场定价能力。”

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宝钢、武钢正式合并意味着国内钢铁产业深度整合大幕正式拉开,中国钢铁产业也由此迈出了消除恶性竞争、去产能促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一步。长期来看,在双方完成技术、产能与市场的深度整合之后,合并后新的上市主体有望将中国钢铁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推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整个钢铁产业也将由此迈出良性竞争的关键性一步,而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有望借此得到实质性推动。

武钢大事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