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概念版宣传片今天上线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
1月20日晚8点,《奇葩大会》也将在爱奇艺正式和大家见面!
短短一分多钟的宣传片,已经告诉了我们和节目有关的一切——在看《奇葩大会》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情都在这里。
▼奇葩何以谓之奇葩?
这一季节目的选角工作开始后,选角组的同学们陆陆续续见了很多奇葩——
他们之中,有些人身着招摇的服饰、口吐惊人的狂言,他们的观点令人侧目、他们的眼神不可一世、他们的辩才令人惊叹。
但是这些阅人无数、慧眼如炬的导演们,却开始发现: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it.
在这些奇葩的外貌和言语背后,大多只有强烈的表现欲与上节目的渴望。导演们能从他们身上找到颜如晶、马薇薇、肖骁、黄执中的
影子,
却难以发现他们的真实的
本心。
《奇葩说》已历三载,此“奇葩”已非彼奇葩。为了叛逆而叛逆,只是另一种方式的随波逐流;而
当“奇葩”这件事本身,已经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套路,“奇葩”也就不再是奇葩了
。
那么,今天,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奇葩?
答案很简单:那些过着自己精彩的人生、不因他人而改变自己的人,就是真奇葩。ta并不一定要奇装异服、语出惊人,但ta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做出了一点点小成就、坚持着自己的小风格;ta也许普普通通、毫不起眼,但却是你无法归类、无法忽视的、
独特
而真实
的存在。
▼新奇葩都是怎样的人?
参与到本次奇葩大会的有名不见经传的素人,也有一定名气的大咖,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性格各不相同。但是,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他们身上的共同点。
《奇葩大会》所强调的,是“我”——
“我”不是他们。
“我”的灵魂,并未困入这整齐划一的格子间。
“我”的风格,并未混同于低调灰暗的人群。
“我”的梦想,并未被精准的流程与工序碾死。
“我”要做,就做我自认为做不到的事。
“我”接受并拥抱真实的自己——无论在你眼中“我”是一个作
B
、中二病,还是装嫩的老炮、不识相的小鬼。
至于外人对“我”的评价,“我”并不关心。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的人生改走怎样的路、“我”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他们”无法享受“我”生命的精彩,也无法理解“我”生命中的困惑。
没有“我”的人,你们才应该原地爆炸。
▼《奇葩大会》究竟是怎样一档节目?
那么,究竟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才能让众多如此“自我”的人齐聚在一起?
演说?
选秀?
辩论?
撕
X
?
似乎是,但其实不是;似乎都有,但其实都没有。
高晓松节目录制结束,念叨着:“zhei
有点儿意思有点儿意思,下次奇葩大会你们邀请我我还来。”
黄执中在私下里说:
“参加别的节目,我都是作为输出内容的角色,而在参加奇葩大会,我成为了被输入的那一方。”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足够多内心有“我”的奇葩,把舞台交给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去表达。当我们认为ta可以进入《奇葩说》,我们就发出邀请;但如果ta的“我”足够精彩,就可以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至于进不进入《奇葩说》,绝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的。
《奇葩大会》,有选秀、有演讲、有辩论、有撕X——但这都只是外在的形式;核心的,是那些心中有“我”的生命在盛放、在冲撞。
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但在《奇葩大会》,你会看到足够丰富的生命、足够奇葩的自我,你也许会领悟:
“我”到底在哪?“我”该怎么活?
若果如此,其幸甚焉。
▼《奇葩大会》奇葩在哪里?
理念的革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节目形式的焕然一新:
无论是身经百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