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育蓝皮书
集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年度行业发展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新闻  ·  南京地铁发布出行提示 ·  昨天  
安徽市场监管  ·  “国补”落地啦!安徽这样领→ ·  2 天前  
东南网莆田站  ·  @所有人 返程倒计时!做好准备→ ·  3 天前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4 天前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育蓝皮书

2023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出炉,总量和人均面积均有明显提升

体育蓝皮书  · 公众号  ·  · 2024-03-20 17:00

正文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的坚实基础。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 2023 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全国体育场地达 459.27 万个,体育场地面积首次突破 40 亿平方米,达 40.71 亿平方米,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 2.89 平方米。

近年来,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长迅速,人民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不过,在全国体育场地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国仍存在各地区和城乡体育场地资源不均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不足、部分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不充分等短板。要进一步解决健身场地制约性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身需求,亟待盘活各方资源,形成合力。

体育场地增长迅速

近日, 2024 村超 总决赛阶段的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开赛,比赛将持续至 5 25 日。据悉,从去年开始火爆出圈的 村超 在今年全新升级后,吸引着更多草根球队参赛,也有更多球迷前去现场观赛。

在乡村公共活动场地配置球场,在城市的社区街巷中“挤出”空间添置健身设施,让废弃矿区和仓库“变身”体育公园……近年来体育场地设施的大量增加,为人民群众健身锻炼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相比 2022 年, 2023 年全国体育场地增加了 36.59 万个,增幅为 8.7% ;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 0.27 平方米,增幅超过 10%

据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介绍,近年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和面积快速增加,成绩喜人。 2019 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首次突破 2 平方米大关, 2023 年达 2.89 平方米,增幅近四成;健身步道 2023 年达到 37.1 万公里,比 2019 年增长了 107%

在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看来,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89 平方米这一成绩虽然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小差距,但已提前完成 2021 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 十四五 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 2025 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6 平方米 的目标。 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体育场地在战略政策支持、场地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成绩显著。

场地设施仍存短板

虽然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不断丰富,但在场地设施的配给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短板,这些短板制约着全民健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米靖认为,当下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城乡差距明显,城镇多而乡村少。“受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公共体育设施在乡村地区往往室外较多,室内场地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体育场地资源相差较大,东部地区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即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也存在较大差别。

其次,目前我国体育场地资源类型结构不甚合理。位居 2023 年体育场地数量前 3 位的分别是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乒乓球场地,均达 100 万个以上,占据体育场地总数的 70% 。而近年来群众参与意愿较强的游泳、网球、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数量仍明显偏少。除去乒羽和 三大球 ,其他球类场地比例甚至不足球类场地的 5%

共享不充分、部分场地设施对外开放不足,也是当前健身场地资源的一大短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分布呈现出“教育系统和政府事业单位多,居民区少”的特点。事业单位、机关、企业的体育场地面积约占总量的 60% 以上。而这些场所的体育设施对社会的开放程度,与群众要求显然存在距离。

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老旧小区、城市郊区的体育设施功能不全,体育器材的适老化程度不够,体育设施类型过于单调等短板,也导致部分群众的全民健身参与度与满意度较低。

盘活资源至关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