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螺旋
解螺旋——医生科研最好的帮手。无论你是科研零基础,抑或初窥门径,你都可以在解螺旋获得极大的提升,从而面对基金、论文、实验游刃有余。解螺旋课堂是所有热爱科研技能学习的医生聚集地,解螺旋会员是医生科研全方位的贴心助手,加入我们,体验改变。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解螺旋

秃头的信号路通找到,“绝顶”有希望

解螺旋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7-19 18:00

正文

经验 | 文献 | 实验 |  | SCI写作 | 国自然

作者:子非鱼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话说,印象中饱受脱发之苦的人应该是这样式的画风,仿佛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淡淡忧桑,眼神中,透露着惶恐和无奈…



遥想当年青葱岁月,头发浓黑稠密,也颇有一种风姿绰约之感,可不成想岁月除了带走青春和纯真,还能顺道带走头发。眼瞅着脑袋上的“地方包围中央”,确实不胜恐慌。

 

对此,理工科的童鞋表示有话要说,一入理科深似海,从此头发是路人。尤其在医学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费脑领域中,每天背不完的理论知识,把脑袋都撑得圆润起来。所以在求知的路上,提升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发际线啊!



成人间的“绝顶”危机世界普遍存在。2016年Infographics 网站公布了日本分公司的一张搞怪的《世界“秃顶”地图》,如下图所示:



全世界约有2.9亿成年人秃头,而“世界第一秃”的称号花落捷克,其平均秃头率达42.79%,随后的2-5名均是欧洲国家。亚洲的日本名列第14,中国香港和上海分列为第15名和第21名。



因而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不少心存爱美之心的同胞为着秃顶歇斯底里。头顶的斑驳挥之不去,每每午夜梦回之时,它都用光滑的触感提醒大家:人生的有些空缺,若是能用头发去填补该有多好!



 头发纷纷凋零之传统解释


那么究竟这些原本矗立于身体最高处、让头顶像一片大草丛的头发,为何会像秋风落叶般簌簌掉落呢?长期以来,人们对秃头的成因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

 

亚里斯多德曾认为秃头由性行为引起。在古罗马,军队中秃顶的传播归咎于士兵头戴金属头盔。之后的理论包括“大脑干燥”——有人认为气候干燥导致大脑萎缩,从而头发也落了下去,此外还有归于空气污染的,或怪上了技艺不精的理发师。 

 

1897年,一位法国皮肤科医生宣布他发现了秃头的元凶是微生物,随后一波恐慌席卷全球。理发师和医学期刊马上行动,某些说法——如梳子应定期煮沸杀菌,家族中有秃头成员的人们无论如何都不得使用别人的梳子,只能用自己的。

 

直到1942年,美国解剖学家汉密尔顿发现,遭受阉割的男性并不会脱发,并提示到头发的真正杀手正是男性体内以双氢睾酮(DHT)为代表的雄激素。在DHT的魔法作用下,毛囊萎缩、头发生长期缩短,进而导致成人头上长长的终毛转变为婴儿头上那种短短、柔软的毫毛。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至于DHT是如何形成的,原因还得从头发自身找起。原来,毛囊中含有一种II型5α-还原酶的物质,它作为一个“二传手”,可将睾酮转化为DHT。二传手一旦增多,DHT也相应升高,脱发也就不可避免。


毛发结构:从下向上可分为毛乳头、毛囊、毛根和毛干四个部分。在毛囊基底处的干细胞会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毛发不同的组分(如皮质,表皮和髓质等)。

 

而已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影响了大约80%的“男性型脱发”(male-pattern hair loss,MPHL),这意味着基因在男性谢顶的这件事上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基因惹的祸,治疗效果总是难如人意。


拯救新希望:秃头信号通路被发现


至此,不少男性同胞心中已经暗含绝望,不仅仰天长叹道,难道我们只有有无可奈何地面临惨淡现实的份了么?答案当然是NO!

 

虽然让贫瘠的头皮重新焕发生机,不比治理沙漠简单,但是为了圆大家的美丽之梦,众多医学科研者都努力攻克此堡垒,希望将来能让头发重焕生机。而提及机体内的再生能力,干细胞若是称第二,谁又敢称第一呢?此时毛囊基质处的干细胞就自然而然地被研究者们提溜出来进行研究调查。

 

很快美国德州大学的研究者就带来一个绝对重磅的好消息,他们在研究一种罕见的遗传病——1型神经纤维瘤病时,偶然间发现了关于毛发的秘密。头发毛囊基底上的毛发祖细胞在表达的转录因子KROX20蛋白后,可促使其在分化成发根的过程中表达干细胞因子(SCF)蛋白,进而可维持头发生长和黑色素的沉淀,未来或可通过矫正相关基因来治疗脱发现状。



随后频频传来捷报的是加州大学的研究者,他们认为没有哪根头发是一座孤岛在体表独踞,每根头发都像一个小小的发报机,协调而茂密的连成一片。换言之,体表的每根毛发之间都存在着“交流”,即所有毛发均受到单分子机制调节,以保证体表有效毛发的顺利生长,一旦沟通停止你就只能秃了。

 

而这种调节身体部位毛发生长的Wnt-BMP信号存在于所有皮肤,可控制着不同身体区域的不同毛发的生长密度。这也意味着只要能重新激活非秃与秃区之间的通信交流,生长信号就可以蔓延整个头皮,防止区域性脱发。



当然,毛发细胞素来喜欢和别人交流,除了跟自家兄弟聊天,也会去免疫细胞家串串门、唠唠嗑。原来,毛囊附近存在的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s)会高表达一种参与Notch信号的蛋白Jagged1(Jag1),可刺激皮肤中的干细胞,促进毛发生长。而且一旦这些免疫细胞失效,毛囊将无法再生,从而导致脱发。



虽说以上种种突破带来了治疗秃顶的希望,但并不能缓解秃顶童鞋心中的焦虑,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将其转入临床应用恐怕还需一段漫长的过程。但是不要方,Cell杂志又提供一种简单粗暴的新疗法——通过拔头发来治疗秃头!

 

研究者发现在直径超过六毫米的区域以低密度模式拔掉毛发时,没有新毛发再生。但当他们在直径三到五毫米的区域以较高密度拔掉毛发的时候,小鼠再生了450-1300根毛发,拔毛区域以外的地方也有毛发生长。



而这是因为拔掉毛发时毛囊会通过释放炎症蛋白发出危险信号,招募免疫细胞涌向损伤位点。这些免疫细胞随后分泌出信号分子(比如肿瘤坏死因子-α),这些分子在特定浓度下可以促使毛囊生长新的毛发。

 

对于这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小编表示毛发生长不易,敢于尝试的勇士们且拔且珍惜啊!那么最后的最后,小编我也赠送大家一个包治秃顶的灵丹妙药吧!



嘿嘿,这种“地方支援中央”的治疗方式是不是超级简单呢?!

 

参考文献:

1.www.bbc.com/future/story/20160921-the-benefits-of-going-bald

2.A multi-scale model for hair follicles reveals heterogeneous domains driving rapid spatiotemporal hair growth patterning

3.Identification of hair shaft progenitors that create a niche for hair pigmentation

4.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7-05-hair-growth-mechanism.html

5.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signaling modulates adult hair follicle dermal stem cell maintenance and self-renewal(doi:10.1038/s41536-017-0013-4)

6.Organ-Level Quorum Sensing Directs Regeneration in Hair Stem Cell Populations(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5.02.016)

7.Regulatory T Cells in Skin Facilitate Epitheli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7.05.002)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合作微信:helixlif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