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元器件全线开涨,晶元代工淡季不减
8K高清加速渗透、车载显示尺寸增大,DOT时代LCD应用继续升级
据经济日报讯,友达、群创将供应65寸以上8K电视面板给三星、索尼等大厂,可见京东方8425战略中所涉及的“推广8K”正成为行业共同目标,IHS预期18年8K在60寸以上TV的渗透率为1%,2020年将提高到9%,将有助提升面板厂出货单价、有效去化产能。此外,据中华液晶网讯,近日BYTON推出的首款电动SUV搭载了京东方研制的50寸车载曲面屏,可取代传统中控设置,支持手势交互、语音控制等功能,由此可见,在DOT(万物皆显示)时代,伴随LCD成本下滑,类似全面屏、大尺寸车载等定制化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开拓,继续推荐全球LCD龙头京东方A。
被动元件价格全线开涨,行业大周期迎来盈利能力长线修复
继MLCC之后,近期片阻、铝电解电容、二极管也是一片涨价之声。1月10日全球铝电解电容龙头尼吉康调涨插脚式和螺杆式全型号价格5%,1月11日台厂智宝跟进。1月9日台厂强茂对MOS管及多系列二极管涨价10%-15%。由此可见被动元件正面临新一轮景气大周期,“需求哪里来”成为手机增速放缓趋势中大家的疑惑。我们认为3C产品功能的升级、汽车电子以及共享单车等应用的兴起实现了对存量产能的消化,而日韩向利基市场的倾斜构成催化,因此需求哪里来的疑惑反而构成行业此前谨慎扩产的理由,成为当前景气可持续的支撑,推荐风华高科,关注艾华集团。
上游硅晶圆材料供不应求 晶圆代工转为卖方市场
17年上游硅晶圆材料供不应求,晶圆代工业为抢硅晶圆产能,开始出现以预付款项绑约。且因硅晶圆材料持续涨价,晶圆代工厂成本不得不反映到客户身上,从17年下半年以来,有的晶圆厂已调涨多次代工价格;现在连晶圆代工业也逐渐强势,要求客户预付款项10%到15%,还仅能给60%至70%产能,由于晶圆代工业目前淡季不淡,转为卖方市场,客户也不得不配合。电竞、绘图、手机、比特币挖矿等芯片需求,带动台积电目前在先进制程包括12英寸厂的10、16纳米制程全满,8英寸厂产能利用率也呈现高档水准。推荐上海新阳、晶盛机电等。
奇瑞艾瑞泽5自动驾驶版亮相CES 搭载Apollo Pilot 2.0
北京时间1月10日,奇瑞联手百度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会期间发布了艾瑞泽5自动驾驶版车型,该车首次搭载百度ApolloPilot2.0,拥有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艾瑞泽5自动驾驶版配备9个摄像头、4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涵盖了自主巡航、车道保持、自主变道、以及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系统HMI,以百度高精地图为基础,整合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ACU计算模块,从而提高了自动驾驶在复杂路况、高速公路和远程调度和维护的功能。另外,为了能够实现自动驾驶量产,百度还会为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技术成本研究解决方案。交易关注法拉电子,长信科技,得润电子等。
消费电子:
东山精密、安洁科技、卓翼科技、闻泰科技、风华高科、立讯精密、长盈精密、劲胜智能、科森科技、蓝思科技、中颖电子、欧菲光、信维通信、欣旺达、合力泰、得润电子、德赛电池
光电:
京东方、利亚德、三安光电、乾照光电、鸿利智汇、聚飞光电、洲明科技、佛山照明、光韵达
半导体:
环旭电子、汇顶科技、长川科技、北方华创、华天科技、上海新阳、紫光国芯、国民技术、南大光电、东软载波
安防及智慧城市:
海康威视、汉威科技、大华股份
过去一周国内市场指数普遍上涨,涨幅居前的是:沪深300上涨2.08%,上证综指上涨1.10%,申万A股上涨0.73%;下跌的有:电子(申万)下跌0.80%,创业板指下跌0.76%。海外市场有涨有跌,恒生资讯科技业上涨1.70%,台湾资讯科技指数下跌0.76%,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0.27%。
过去一周电子板块二级行业普遍下跌,半导体(申万)下跌3.60%,元件Ⅱ(申万)下跌2.01%,电子制造Ⅱ(申万)下跌0.17%,其他电子Ⅱ(申万)下跌1.06%,光学光电子(申万)上涨0.11%。
三级行业中,涨幅居前的是:电子系统组装(申万)上涨4.01%,显示器件Ⅲ(申万)上涨3.39%;跌幅居前的是:半导体材料(申万)下跌9.45%,光学元件(申万)下跌4.87%,电子零部件制造(申万)下跌4.48%,LED(申万)下跌3.43%。
个股方面,过去一周涨幅前五名为卓翼科技上涨28.6%,宇顺电子上涨17.3%,麦捷科技上涨9.4%,京东方A上涨8.8%,艾华集团上涨8.0%;
跌幅前五名为ST保千里下跌22.5%,信维通信下跌14.0%,北方华创下跌11.1%,乾照光电下跌10.2%,扬杰科技下跌10.1%。
在我们重点关注的消费电子产业链相关公司中,过去一周普遍上涨,涨幅居前的是亚马逊(6.19%),舜宇(4.12%)和新普(2.38%);跌幅居前的是三星电子(-7.44%),F-TPK(-1.26%)和可成(-0.75%)。
在我们重点关注的半导体产业链相关公司中,过去一周涨幅居前的是QORVO(4.42%),意法(3.81%)和英伟达(3.52%);跌幅居前的是海力士(-8.45%),美光(-6.53%)和RENESAS(-5.44%)。
在我们重点关注的汽车电子产业链相关公司中,过去一周普遍上涨,涨幅居前的是特斯拉(6.20%),德尔福(5.28%)和HYUNDAI MOTOR(4.03%),下跌的有富士通(-2.58%)和日本电装(-0.18%)。
在我们重点关注的安防+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公司中,过去一周涨幅居前的是和椿(7.84%),研华(4.40%)和发那科(3.57%);下跌的有安霸(-13.67%)和KUKA AG(-2.19%)。
在我们重点关注的LED产业链相关公司过去一周上涨的有晶电(2.39%)和丰田合成(1.48%);跌幅居前的有AIXTRON(-7.04%),迅杰(-4.17%)和CREE(-3.94%)。
在我们重点关注的面板产业链相关公司中,过去一周涨幅居前的有夏普(6.75%),群创(4.42%)和JDI(2.17%);下跌的有LGD(-3.30%)和SDI (-2.72%)。
【华天科技】内部审计负责人孙莉辞职,聘任陈爱芳为审计办公室主任。
【长盈精密】解除承诺锁定限售股287.17万股,占总股本0.31%,可上市流通日为2018年1月11日(星期四)。
【欧菲科技】“裕高”解除质押4500万股,占其持股14.46%;“欧菲投控”解除质押722.1万股,占其持股1.38%;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车联”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 “欧菲骓翼智能”,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广州欧菲影像员工持股计划累计增持490.74万股,购买完成;拟通过全资子公司 “香港欧菲” 向“欧菲多媒体”增资1000万美元;拟向全资子公司 “南昌触控科技”增资2000万元人民币。
【蓝思科技】2017年度业绩预告:盈利20.46亿元—23.47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0% -95%;2017年度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5股;全资子公司 “蓝思国际”与 “国瓷材料”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蓝思科技出资49%)完成工商登记。
【佛山照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深圳广晟投资”质押2300万股,占其持股35.29%。
【风华高科】解除限售2015年部分非公开发行股票为607.76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68%,可上市流通日为2018年1月10日。
【合力泰】解除限售非公开发行限售股2.83亿股,占总股本9.06%。
【得润电子】邱建民解除质押210万股,占其持股13.44%。
【欣旺达】控股股东王明旺质押1952 万股,占其持股4.34%;控股股东、董事长王威增持64.33万股,占总股本0.05%。
【科森科技】向 221 名激励对方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 194.34万股,完成股本工商变更登记;收到证监会关于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行政材料审查反馈意见书。
【上海新阳】董事耿雷计划减持20万股,实际减持20万股,坚持完毕。
【洲明科技】2017 年度业绩预告:盈利:2.85亿元—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22%-89.24%;收到证监会关于创业板发行可转债行政材料审查的反馈意见通知书;林洺锋质押3600万股,占其持股13.71%。
【汉威科技】拟在股权回购前提下向招商资管转让控股子公司嘉园环保 29%股权向招商资管申请融资3亿元,期限3年;下属子公司 “高新热力”与 “拆迁改造指挥部”签署《拆迁补偿协议》,补偿金额为 2486万元。
【中颖电子】2017 年度业绩预告:盈利:1.29亿元—1.4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0%-30%。
【乾照光电】王维勇延期购回503.66万股,占其持股6.29%;王维勇预披露计划减持700万股,占总股本0.97%。
消费电子:
三星可卷曲屏幕新增功能:重力按压技术
据外媒phoneArena报道,如果未来三星推出Galaxy X手机的话,那么它的卷曲屏幕会非常特殊,使用其他公司没有使用过的技术,其中一项就是搭载类似于3D Touch的重力按压技术。重力按压技术用户已经很熟悉,早前苹果和华为公司便相继开发这项技术到手机中,最终就是苹果的3D Touch和华为的Force Touch技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三星在GalaxyS8/S8+上也实现了重力按压技术,但它仅支持HOME键。早在前年,三星就申请了一项关于重力按压的技术,与苹果不同,三星的这项重力按压技术是应用在可卷曲屏幕中。
世界首块弹性电池问世!可穿戴设备即将迎来技术革新
据外媒Etnews报道,在韩国研究人员的努力之下,UNIST(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块弹性电池。这电池在被拉伸的同时又可以保持其原有性能,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以通俗来讲,弹性电池就是一块开发安全且可拉伸的锂离子电池。更重要的一点,由这种复合材料和水系电解质制成的锂离子电池比现在的电池安全性更可靠。当这些电池被拉伸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毫无疑问,弹性电池在折叠设备、可穿戴设备上有着广袤的施展空间,不过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像石墨烯电池那样难产了。
面板:
京东方、
LGD
等中外面板制造商角力
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