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出行请注意!宁德这条路将封闭施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纪念塾长诞辰93周年|稻盛和夫: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5-01-30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人在感觉迷惑的时候,需要一个判断的基准,就是哲学。特别是对于雇用很多员工、肩负重任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抱有以高度伦理观为基础的经营哲学,在严以律己的同时,教育员工接受并共同实践这种哲学。——稻盛和夫

本文字数:3164字 | 预计阅读:10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编者按】


在《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这本书的译者序中,曹岫云老师说:


思考就是哲学。 “心之官则思”,每个人每天都在思考。但思考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有深刻和肤浅之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思考是种子,行动是花朵,成败是果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思考 是一切的起源。


参天大树原本只是沉睡的种子,翱翔天空的苍鹰早先只在卵中待机,世界上的一切伟业最初不过是伟人心中的一个梦想而已。


中国历史上没有“哲学”这个词语,据说这个词语从日本引进,而日语中的“哲学”又是从希腊语“philosophia”翻译而来的。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据说西方有人对“哲学”的定义是:“ 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哲学。 ”提倡自由深入地思考,其结果之一就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在稻盛和夫先生之前,日本很少甚或没有人将“经营”和“哲学”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提倡“科学管理”,但是在很长时间内却没有“经营哲学”这样的说法。近年来, “经营哲学”这个词语在日本、中国开始流行,逐渐成为常用语。


但是早在50多年前,稻盛先生就开始思考经营和哲学的关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这就是几十年来稻盛经典演讲的主题之一。如果说泰勒首倡了“科学管理”,那么稻盛和夫首倡了“经营哲学”。我想这种说法符合事实。

商业经营之道,纷繁复杂,而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 “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却独树一帜。这一理念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以下是稻盛和夫先生于 2009年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学院(现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 的部分演讲内容,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吧!


为了建立与员工的信赖关系,经营必须“透明”

自京瓷创业以来,我一直注重 以心为本的经营 ,为了建立与员工的信赖关系,经营必须 透明

也就是说,现在有多少订单、比计划落后多少、利润是多少、这些利润是如何使用的、现在公司的处境怎样等问题不仅要向干部公开,而且要向基层员工公开, 开展“玻璃般透明的经营”。

为此, 根据公司所处的环境,领导者在思考什么、想达到何种目标,这些都要准确地传达给员工,这一点至关重要。

公司的现状、遭遇的问题、努力的方向等,要准确地传达给员工,以此统一员工的方向,凝聚员工的力量,实现既定的目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另外还有一点, 开展“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关键就是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带头保持光明正大的工作作风,绝不允许经营高层挪用公款和用公款随意招待。



如果发生了此类事情,那必然会招致员工的反感,道德的崩溃会像野火一样,转瞬蔓延到整个组织,甚至动摇整个企业的根基。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京瓷哲学里还有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注重公私分明” 等条文,这些都是企业经营中规定的原则。


作为经营者,我自身严格遵守这些简洁的原则,同时努力让全体员工遵循。


* 摘自《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曹岫云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如果没有这种哲学,情况会怎样呢?

如果经营者没有明确的哲学,在经营中只会片面追求合理性和效率,则企业只会片面追求利润,同时, 企业内会逐渐酿成一种 只要赚钱就行 的坏风气,就会出现用不正当的手段赚钱的管理者和员工。

这种不正当的行为哪怕只有一丝一毫,倘若听之任之,公司的道德将会很快堕落。而在充满堕落气氛的组织里,正直的人也会失去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公司的风气将急剧地败坏,业绩也会随之恶化。


实际上,快速发展的企业瞬间破产的事例,在日本、在中国、在欧美,都数不胜数。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又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败给自身的私欲,败给周围的环境。



追求虚荣,在不知不觉中若无其事地干起违背人道的勾当,这也是事实。正因为如此,我反复强调, 人在感觉迷惑的时候,需要一个判断的基准,就是哲学。


特别是对于雇用很多员工、肩负重任的经营者来说, 必须抱有以高度伦理观为基础的经营哲学,在严以律己的同时,教育员工接受并共同实践这种哲学。


为使事业取得成功,为使组织正确地发挥职能,领导者自身所持有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


经营者以普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高尚的经营哲学来经营企业,这一点在持续地拓展事业、保持企业繁荣的进程中,是最重要的。


* 摘自《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曹岫云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重新认识哲学和“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

京瓷之所以成功,就像刚才我所介绍的,是因为京瓷有一套明确的经营哲学,而且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员工都真挚地、一丝不苟地、不断地实践这种哲学。

我确信这才是京瓷成功的原因。然而, 追根溯源,这些道理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受到的教诲,是我们在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中学到的。

比如,中国有 德胜才者,君子也;才胜德者,小人也 这样一句经典格言,这是强调 的重要性的格言; 积善之家有余庆 是强调做善事的重要性的格言; 满招损,谦受益 是强调谦虚的重要性的格言。 这类经典的格言不胜枚举。

正是这些格言昭示了作为人应该走的正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事业经营中,必须重视的道理。

遵循这些道理,依据作为人的正确的 思维方式 行事,就能获得成功。反之,就不能成功,更谈不上取得长期持久的成功了。

而这些重要的道理,在现在的日本已经被淡忘了。比如只获得小小的成功,就陶醉起来,不再谦虚,变得傲慢不逊、得意忘形、为所欲为,其结果,就是丧失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成功。 这样的经营者层出不穷。


这种现象并不只在日本一个国家发生,这是富裕的发达国家共有的弊病。也许在中国,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能重新认识哲学和“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热情”,持续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同时,将自身具备的“能力”百分之百地发挥出来,这样就能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样做,不仅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而且能将成功长期保持下去,进而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我个人粗浅的经验出发,以“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为题,讲了上面这些话。


诸位企业家聚集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学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担负重任。希望我今天的讲话对大家有所启示。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诸位聆听。


* 摘自《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曹岫云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end


排版&音频 | 庆波
策划&责编 | 阿珂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往期精选

稻盛和夫:织布需要经线和纬线,事业成功需要两种性格兼而有之

稻盛和夫:每天自我诫勉,提高“真我”的比例,这就是“提高心性”

稻盛和夫:哪怕没有一个人追随也要干,领导者需要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责任感

了解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请关注视频号@ 盛和塾
别忘了给喜欢的内容点赞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