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接触很多华人之后,发现这里的确有很多藏龙卧虎的人。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来到西班牙定居,只是不被这个环境里的大多数华人认识。
旅居海外,需要承受的就是籍籍无名和寂寞难耐。
即便是在国内已经有很好工作的人,在这里找到的工作也有很大的落差。认识的有国内做会计师的,在这里将就地在某个浙江人开的批发仓库里做一名会计。也有在国内从事保密职务的,做了一名代购……
当然,像我这种进入过全球500强的(工行),也得忍受着大多数中小学毕业生的羞辱。
总之,海外华人生活并非如出来之前想象的美好,更多的是不易和艰辛。很多人从事的并非一份工作,而是多份,所以也都见惯不怪。在报社工作时,有个同事即是我们的广告部的,也帮某个批发商销售灯泡,更不要说还有其他很多的兼职。
对于刚刚来到这里的华人来说,能够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还是有些不易。就是找到之后,也有很大的落差。这样的心境,需要很多年去改变,去忘记过去,忘记曾经。
很多人做不到,不能接受这样的落差,所以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仍然念念不忘国内曾经的生活。喝酒之余,不管说过多少遍,也都愿意听听朋友再次提起往事的自豪,聊以慰藉。
即使有不少抱怨,但他们还是没有回国,在这里坚持了下来。毕竟这里生活带来的益处,还是多于落差带来的甘于平庸。
当然,不是所有人甘愿于此。有些在国内籍籍无名的,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小有名气。
要想在海外华人中成名,做法很简单,首先你得变得厚颜无耻。
认识某一位号称“女高音”的,虽然我不懂音乐,但也能听出来她在台上演唱时的走调。这位“女高音”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是在国内时,某个偏远县乡的文化站里挂过职,还是在卡拉OK里时常被人捧场。
这位“女高音”多年前在巴塞罗那的某个音乐场馆里,办过一次个人演唱会,此后便打着巴塞罗那华人第一个办过演唱会的音乐家自居,然后办理音乐学校,参与当地华人各种音乐演出的评委和组织者。
顺便说一句,只要场地空闲,缴纳不多的钱便可以租用音乐宫、剧院或其他场地,举办活动。没人来?不用担心,门票免费,然后拉几个赞助最后进行抽奖,比如现金大奖6666欧!不管你的节目如何烂,只要把大奖结果在最后一个节目结束的时候公布,还是能够保证座无虚席的。
我们这位“女高音”算是有点垄断了当地音乐类活动的组织和评委权。为了将海外华人二代、三代和华裔的青少年,有回国参与比赛、了解中国的机会,便让当地华人组织一些歌唱类比赛,比如“水立方”之类的活动。
垄断了组织权的“女高音”,便获得了将自己音乐学校的孩子送上地区冠军的位置。即便是没有受教于她,也会挂着她为老师的名号,才有机会进入决赛。我不知道这里的观众傻,还是这位“女高音”厚颜无耻,不知道避嫌才不会惹来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