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存在的稀缺性珍品——纪念币样币
2011年,泓盛秋拍金银币专场中,一套5枚1984版熊猫金质样币,以750万元人民币高价估价上拍。
2016年5月,北京诚轩春拍古钱银锭机制币专场中,2套6枚1975年第二版硬分币工农学铝质样币,起拍价为40万元,最终以220万元的高价成交。
样币在2014年之前还不被大众所熟知,近些年不仅被市场广泛关注,价格也开始全面攀升,已成为了邮币收藏界的“新贵”,如1995年金丝猴纪念币,样币参考价格就已经在30000元左右。
样币的初衷:
检验人民币印制质量的样品
纪念币样币,其实是检验人民币印制质量和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标准样本,由印制人民币的企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印制,样币上印制“样币”字样,纸币样币加印序号及“禁止流通”字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样币管理办法》规定,样币包括纸币、硬币和普通纪念币样币,样币不具备货币职能,禁止流通和买卖样币。
由此可见,样币并不直接向公众发行,只作为钱币比对、检测之用,并且有严格的管理机制,这一切使得样币在市场中显得更加珍贵。
其实样币的原始功能通常有两个,一个是作为留样存放在各级人民银行,第二个作用是呈给货币发行机构,在该枚硬币发行前进行审核审样。
由于上述机构对样币的严格管理,一般不会轻易流出,因而在普通的藏品交易市场也难以寻觅。
时代产物,奇货可居
稀缺性决定了纪念币样币的收藏价值和价格。样币可以说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出现反应了所处时代的造币流程,这些“样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通人民币。
由于某些人为因素,少部分样币已流入钱币市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这些样币更显珍贵,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不惜重金争夺的“奇货”。
根据PCGS公布的评级数量看,所有现代机制币样币预估存世量不会超过5000枚,样币俨然已成为现代机制币中的特殊收藏门类,市场比重不大,但是价值不容小觑。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