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6-12-09 08: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国馆文化(ID:guoguanwenhua)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活在朋友圈的人,无幸福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多大程度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附。活在朋友圈里,你永远得不到幸福。


1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位中年男子开着车行驶在路上,旁边坐着他的老婆。


突然,旁边驶过一辆同款的车,里面也坐着一对夫妇。


老婆看了一眼对面的车,说:


“你看对面的男人比你帅多了。”


老公也瞟了一眼对面的车,回:


“你没看到,他老婆也比你漂亮多了啊。”


车里的空气瞬间就变了。


······


笑是笑过了,只是笑完之后,是否觉得自己也曾这样过。


2


有一女生,本科就读于西南一个偏僻地方的普通师范,研究生考上了南方某著名高校。


毕业后在广州一单位做文秘,属于合同工,没有编制,工资不超过六千。


每天都洋溢着笑容,自我感觉甚是不错,遇到稍微熟一点的人便情不自禁开始吐槽。


吐槽的对象不是自己,而是她的那些本科师范的同学:


“我都不知道那些本科同学在老家考公务员,拿着两三千的工资有什么出息······”


“我有个本科同学在西南老家当老师,好几年了,工资才一千多,好可怜······”


“我们单位一个打饭的普工,工资都比他们高······”


一面说,一面摆出鄙视的眼神。


当然,她是决口不提她的研究生同学都混得怎么样了。


当然,她也绝不愿承认广州的平均工资都快七千块了。


······



3


面对他人的境遇,人们很容易陷入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看到你混得那么差,我就放心了,一是看你混得那么好,我就揪心了。


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那一丁点。


工资是不是比他高一丁点,房子是不是比他宽一点,衣服是不是比他贵一点,手机是不是比他好一点,车子是不是比他快一点······


很多时候,你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说到底把幸福建立在他人身上的人,对成长、对快乐、对幸福缺乏一种长远的思索与考量,更缺乏一颗坚定而丰富的内心。


一旦人生境遇不佳,便惶惶乎如丧家之犬,艰难度日,诉不完的苦,吐不完的槽,伤不完的心,生不完的气。


其实他们从来就不懂得为自己而活。



4


《庄子》有一则故事:


一天,庄子拿着鱼竿,在濮河边钓鱼。


远方突然来了两个人,衣着华丽。对着钓鱼的庄子说:


“请问是庄周先生吗?我们是楚国的大夫,国王派我们来,请您前去做官。希望您能随我们前往,到了那里,富贵荣华就不用提了。”


庄子继续钓着他的鱼,头也懒得回,说道: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把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早晚还向它朝拜。请问,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在烂泥里摇着尾巴呢?”


那两人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着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才是几千年来最懂幸福之道的人,对他而言,已无需富贵名声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最好的幸福,莫过于在自己适合的地方执着以求。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多大程度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附。


所以,真正懂得快乐于幸福的人,往往是那些思想坚定,内心强大,率真而又执着的人。


毕淑敏说:“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


没有稳定的内心,再好的生活也难以慰藉你不平的内心。


幸福的人是生活的艺术家

因为他们更善于在车水马龙和行色匆匆里

寻找到耐人寻味的美


什么样的景会让你内心安定?

是晨起的雾气还是傍晚的炊烟

是平静的海面还是广阔的原野


每一种画面都是在诠释生活的艺术

这个世界上没有为艺术而生的生灵,

却处处都有为生灵而存在的艺术。

艺术家一定是艺术的,

但懂艺术的却不一定是艺术家。


17世纪的巴洛克

18世纪的洛可可

19世纪的古典主义

无不在展示世界的光怪陆离

我们从文艺复兴开始


慈怀读书会最新线上课程

如何欣赏一幅画、现代派艺术很难吗?


你也能听懂的艺术通识课

让生活瞬间美好


专业的事情要找专业的人

2016年12月9日——12月12日


慈怀读书会联合知更社区为你 请来了两位艺术专业的大牛, 从文艺复兴开始到最难搞懂、最让人头疼的现代派。他们或从光影、技法、笔触,或从思想风格、历史环境等, 哪怕你从没接触过艺术鉴赏,深入浅出, 教你如何欣赏世界上最难懂的画。


课程讲师


鲁迅美院教师、清华博士:常雷


涉及作品


文艺复兴:《蒙娜丽莎》达芬奇 、《公使》 荷尔拜因

十七世纪:《带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十八世纪:《秋千》弗拉戈纳尔

十九世纪:《薄暮下的国会大厦》莫奈 、《星月夜》梵高 、《呐喊》蒙克

二十世纪:《亚威农少女》毕加索 、《舞蹈》马蒂斯  、《黄红蓝》 康定斯基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刘世洁


涉及作品


莫奈《日出》印象、梵高《星空》、蒙克《呐喊》、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马蒂斯《红色的和谐》、达利《内战的预感》《记忆的永恒》


重点讲解现代派艺术。


课程安排



一共四堂大咖的艺术鉴赏课

共60元

购买后可永久回听

真正的物有所值


上课形式


线上直播间:语音+文字+图片


课程购买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可直接购买课程


[主办:知更社区、慈怀读书会]


如需咨询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添加慈怀微课助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微课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