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又一次开始躁动,这次和过去的打鸡血完全不同。
过去两年的几次回暖,不管是前年底的防疫放开,还是今年初的小阳春,或是今年517的降首付,都只能持续两个月的热度就偃旗息鼓,然后陷入更深的下跌。
这次凭什么不一样,怕不是又一次诱敌深入,然后全歼之?
认定诱敌深入全歼之的,大概率是得了被害妄想症,试问有哪个国家是通过消M人民财富来实现国运昌隆的。
那过去几年为什么一直在打压并灭失大量财富?
因为从高层的角度,认为前些年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机制都出现了严重问题,产生了大量泡沫,影响了社会和谐,需要努力去泡沫和纠偏。
在纠偏和去泡沫的过程中,高层的认知和基层的感受发生了重大偏差,下面觉得苦不堪言,上面觉得远远不够,数年的反复拉锯,双方都被折磨的够呛。
一直拉锯到今年9月份,政策终于确定要转向了。
为什么这次确定是真转向,一看政策的力度,以前是挤牙膏,这次是雷霆万钧;二看操盘手的水准,天差地别,以前是XXXX,现在是实操一流。
回顾这一轮每个政策的发布节点和内容:
9月19日,美国降息。
9月24日,星期二,金融政策发布会,股市应声大涨
9月25日,星期三,发射洲际DD,股市小涨
9月26日,星期四,发布中央政治局会议通报,再加一把火,股市大涨
9月27日,星期五,宣布降准,股市继续大涨
9月28日,星期六,休市
9月29日,休市,晚间10点到12点,依次放出降低存量房贷,上海放松,广州放松和深圳放松四个重磅消息
9月30日,股市疯涨,晚间放出北京放松政策
10月1日——7日,股市休市,高度兴奋的资金涌向售楼处。
行云流水的操作手法,立竿见影的效果,充分说明国家不是没有能人,也不是工具箱空了,以前那么久兜兜转转办不成,说到底还是没下定决心去办,没让能办事的人去办。
巨轮既然掉头,就会拿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劲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那么眼下,最有把握入场的城市是哪个?
深圳,只有深圳,其他城市对比较谨慎的人来说,都可以再等等,再看看。
选择深圳的原因,
一是楼市转向,二是一线低谷,三是政策的窗口期。
国庆前,四个一线针对外地户籍的放松政策依次是:
广州全面放开
深圳核心区一年社保,非核心区不限购
上海内环和中环三年社保,外环一年社保
北京五外内三年社保,五环外两年社保
北京和上海针对外地户籍,还保留了一到两年的社保门槛,深圳则完全放开了非核心区。
深圳的非核心区,虽然不是一类地段,但包括了刚需福地
龙华
,以及两个曾经的大网红:
光明和沙井
,经过几年的磨底,它们的价格已经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突然完全放开,全国人民都可以进场抄底了。
一个是跌到底部的价格,一个是无限的购买力,在政策和情绪的刺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理论上,一线最终会完全放开,但肯定是按节奏一步步放,价格也会是一步步涨。